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研究設計

一、 研究框架和技術路線

(一) 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包括前面兩章,為本書的總論和研究綜述,具體介紹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設計,并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章,為本書的主體部分。第三章是本書主題的背景分析,也是第六章批發市場物流空間格局形成機制探討的重要鋪墊。第四章為物流結點的空間格局分析,通過遙感影像解譯、GIS空間分析等技術手段探討廣州批發市場的空間格局,包括格局的演變軌跡、演變特征等內容;并詳細地分析了不同類型批發市場的空間格局特征,為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研究打下基礎。第五章是基于批發市場群的商戶調查所進行的物流網絡格局分析,主要采用社會網絡理論、經濟基礎理論和場論等方法分別對城市供應物流和銷售物流網絡空間進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類型批發市場群的物流網絡特征。第六章是結合第三章的分析,并根據第四、五章的結論,在分別探討了批發市場空間格局以及貨物流動的影響因素基礎上,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與提煉,最終概括出批發市場物流空間格局的形成機制,期望本書的機制分析能對同類學術研究以及其他特大城市的批發業、物流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第三部分是本書的最后一章,通過對整個研究的總結,提出本書的創新點,并指出本書的局限性與不足。

(二) 技術路線

本研究的技術路線如圖1—5所示。

5

圖1—5  研究的技術路線

二、 研究方法

本書采用多尺度空間分析方法,分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的層面探討城市物流活動及其形成機制。具體是通過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途徑獲得第一、二手資料,在對資料的分析整理基礎上,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本書各主體部分進行分析。

(一) 多尺度空間分析

本書分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的層面對城市物流空間格局及其形成機制進行分析。

一是宏觀層面,將城市看作一個質點,分析物流結點在廣州布局的影響因素,并探討廣州與外界的聯系,刻畫出城市外部的物流網絡空間特征,從而反映出城市在區域、國家層面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中觀層面,將城市看作一個面,分析廣州內部物流結點的布局、演變,貨物流動的空間特征及其形成機制,刻畫城市內部物流網絡的空間特征。

三是微觀層面,立足于城市物流網絡中的重要結點甄別、結點內部的物流運作過程及其形成機制。

(二) 實地調查

通過走訪與流通業運營、管理、規劃等方面相關的政府部門、物流企業、批發企業和出租車公司,以及訪談流通領域、地理學領域的專家學者等方式,收集廣州市批發業、物流業的相關信息,加深認識。

深入到各大批發市場群、貨運站場,以及結點周邊的居住小區等進行實地調研,并通過訪談、問卷等多種渠道獲取翔實的資料。

(三)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本書主體部分試圖通過對統計年鑒、調查問卷、訪談等數據的深入分析,從定量角度并輔以可視化圖件刻畫出批發市場的物流空間格局。在對物流空間格局的形成機制探討方面,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也輔以了相當部分的定量分析。

(四) GIS空間分析、遙感影像解譯

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采集、處理、傳輸、存儲、管理、查詢檢索、分析、表達和應用地理信息的計算機系統,是分析、處理和挖掘海量地理數據的通用技術(繆興鋒,2005)。本書對物流結點的空間布局、演變軌跡等方面的分析中,運用了遙感影像解譯、GIS空間分析等技術手段,較為客觀地支撐了研究結論;本書基于GIS平臺,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城市物流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

三、 資料來源與數據評估

(一) 文獻資料

本書的電子參考文獻主要來源于中山大學圖書館所采購的數據庫,紙質圖書來源于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書。部分電子參考文獻和書籍來源于香港大學圖書館。

(二) 批發市場資料

本書批發市場的數據資料如市場名稱、商品種類、開業年份、占地規模等主要來源于三個出版物。

一是1999年廣州出版社出版的由廣州市工商局編著的《廣州市商品交易市場購物手冊》,該手冊對廣州的主要批發市場進行了詳細介紹,包括市場名稱、商品類型、經營類型(批發、零售)、開業年份、占地面積、商戶規模、發展簡介、聯系方式、交通線路等。二是200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先慶主編的《廣州流通發展報告(2007~2008)》,里面有目前廣州主要批發市場的列表介紹。三是2010年廣州出版社出版的由王永平主編的《中國廣州》(實用手冊),里面有關于廣州主要批發市場群的詳細介紹。這三個出版物是本書的重要資料。此外,最新開業(2010年和2011年)的批發市場以及其他相關的補充資料主要通過各大報刊媒體及批發市場的實地調研獲得。

本書所采用的批發市場樣本數共213個,主要用于第四章“廣州批發市場的空間格局”分析。

(三) 貨物流動及批發市場物流運營情況資料

流數據是研究物流空間格局的重要支撐,它反映了結點間聯系的重要信息。本書有關貨物流動的數據和物流運營資料主要來源于對批發市場商家的問卷調查,以及對政府工作人員、企業管理人員、批發市場周邊居民、小貨車司機、出租車司機、貨運公司司機的訪談。

其中,調查問卷的數據主要應用于本書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本書直接從批發市場經營者(商家)的調查中獲得貨物的流動信息,包括訪問經營者的主要貨物品名、供應商(或工廠)、銷售地(客戶),及平均每次的進貨量、銷售量、運輸方式和運輸起始點等;也訪問了經營者對批發市場物流運營現狀的評價和改進意見??紤]到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筆者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進行。首先根據第四章的研究確定所要調查的批發市場群(含重要批發市場)的類別、數量和位置;然后從實地調查中確定每個批發市場群的經營者(店鋪)數量,以此作為批發市場群的規模;最后按各批發市場群規模的3%進行抽樣調查。整項研究共派發問卷2 233份,回收有效問卷2 184份。

(四) 二手資料

本書的二手資料主要通過各類統計年鑒、廣州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政府及商會的相關工作報告和出版物,以及本地報紙、雜志等獲得,主要應用于第一章、第三章和第六章。

總體而言,本書的數據來源較為可靠,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县| 当雄县| 龙游县| 庆云县| 义马市| 南宫市| 巨野县| 南城县| 上虞市| 鸡东县| 宣威市| 滕州市| 威远县| 秦安县| 阿克陶县| 宜宾县| 德惠市| 博爱县| 武功县| 金门县| 三门峡市| 临洮县| 吉林市| 苏尼特右旗| 建阳市| 金门县| 肇源县| 永清县| 晋城| 岳普湖县| 湾仔区| 黑水县| 怀集县| 通河县| 乐东| 南投市| 遂溪县| 涟水县| 桐梓县| 荆州市|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