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15年,6月的一天。中央電視臺舊址略顯老態的大樓里,22層一間會議室中,氣氛有些凝重。新聞中心經濟新聞部的十幾位記者,神色嚴峻。雖然他們都是央視新聞中心經濟報道的主力軍,在各自領域都堪稱專家型記者,出色完成過很多重大報道任務,但是剛剛宣布的這項任務,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職業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戰。
“發揮我們的專業和平臺優勢,在海量數據中發現并以最前沿的數據可視化的方式,來揭示‘一帶一路’的內在邏輯和可能給國家及百姓帶來的變化和發展機遇。”——當經濟新聞部主任肖振生明確此次任務的要求時,十幾個記者沒有一個人接茬兒。真的暈!3月28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剛剛發布,且不說“一帶一路”本身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相關國家的范圍在不斷變化;即使是按照主要國家來講,針對這個區域的統計數據非常有限。
雖然這些記者在數據新聞領域一直站在前沿,很多人參與過創作《數字十年》這本“十八大”代表人手一冊的大會唯一指定圖書;雖然他們曾率先利用大數據技術打造出的“兩會大數據”,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在數據挖掘、整理和分析方面,可以說這群人都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但即使是這樣,這一次的任務還是讓大家很犯難。沒有現成的數據不說,這樣一個跨越幾大洲,主要國家超過60個,僅語言種類就超過40種,如此龐雜的數據體系,一時間讓大家無從下手。
“要想打造出不同凡響的作品,能夠真正滿足受眾的需求,我們只能下苦功夫、笨功夫,只有扎扎實實把功夫下到了,才會有真正有價值的原創作品。”——顯然,不接茬兒也沒用,大家只能選擇出發。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統計局、國家信息中心、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各行業協會、各大企業等近百家機構,成為大家頻繁造訪的地方;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貿發組織等多個國際機構,登門拜訪不現實,官方網站成了大家經常光顧的地方。然而,僅靠這些基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還是無法有效揭示出60多個國家縱橫古今的彼此聯系。很感謝億贊普大數據公司,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強大的數據資源和大數據挖掘能力,幫我們在海量的互聯網大數據中,抓取和分析出很多獨家而有趣的內容。近四個月的時間里,我們挖掘和整理的數據量達到了1億GB,相當于1億部高清電影的數據量。
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系統,如何繪制出每個人心中的“尋寶圖”,然后能夠按圖索驥?這的確非常考驗團隊的策劃能力和記者的專業能力。“一帶一路”作為未來將會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宏偉構想,自然是經濟金融、貿易投資、文化教育等等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如何在第一季的作品中,能抓住最根本的脈絡,以一種可知、可感的方式,生產最有價值的數據產品?團隊的策劃會開過幾十次,最終,大家描摹出的數據框架就是本書最終呈現出的這樣:“一帶一路”究其根本是沿線國家和人民生生不息的相連,在這樣一種彼此需要中,貨物、人員、能量、食物、產品、文化甚至是貨幣都在不停地奔跑,在位移和交換中,人與人和國與國之間的命運更加緊密地交織在了一起。
有了清晰的“尋寶圖”,數據挖掘、整理和可視化的進度大大加快,與此同時,包括著名主持人歐陽夏丹在內的采訪報道團隊,也奔赴沿線十幾個國家,在通過主持人瞬間穿越不同國家來實現數據可視化的同時,采訪團隊沿著數據挖掘給出的方向尋找并記錄下了數據背后的很多故事。
國慶節期間,中央電視臺在最重要的欄目《新聞聯播》中,以罕見的長篇幅連續播出了我們創作的系列報道《數說命運共同體》,這個國內首部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數據發現式的報道,七天的播出,每天的收視率都在不斷攀升,這意味著每天都有更多的觀眾被吸引到電視機前。在互聯網上,僅主持人歐陽夏丹瞬間從演播室穿越的一條視頻,點擊量就超過了1,000萬次。節目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很多國際組織、國內一些部委、投資機構、企業對《數說命運共同體》中披露的大量數據表示了濃厚的興趣。而在節目之外,還有大量寶貴的數據資源,因為節目時長的關系,沒有得到充分展開。很感謝商務印書館周洪波總編輯的智慧與真誠,鼓勵團隊把費盡千辛萬苦挖出來的“寶藏”,盡可能好地呈現給讀者。
于是,有了這本在電視系列節目《數說命運共同體》之外的《數說“一帶一路”》,它記錄了一群有情懷、有理想、有追求、誠意滿滿的年輕人,在“一帶一路”酸甜苦辣的數字之旅中,那些深刻的感悟、驚喜的發現和意外的收獲。
打開這本書,跟隨他們的腳步,開啟你的“一帶一路”尋寶之旅吧!相信你一定也會有自己的感悟、發現和收獲!|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