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各種發明
- 玉在山
- 那朵小黃花
- 2270字
- 2019-08-27 22:00:00
宋玉寧最近開始了研發美食的項目,想起以往自己年紀小,沈氏不許自己動手,她想吃一些現代的美食就得讓丫頭們動手。
可她們畢竟沒有見過吃過,做出來的自然不同。
如今,她也九歲多了,到了可以學習的時候了,她便開始學著做以往吃過的美食。
她首先開始學習做的是面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湯餅。
她發現如今的湯餅做法很是簡單,只是將面煮熟,加入食鹽和調料即可,可這個時候調味料很少,做出來的湯餅自然是不怎么樣。
她想起以往吃到過的各種面條,雖然大多數她也不知道怎么做,可是簡單的一些總是可以的。
她先讓人將老母雞燉上,燉的爛爛的,等雞湯出了一層油時備用。
然后開始準備面條,她做的是寬面,雖然開始時做的不太好,但做了幾次,已經很是拿得出手了,面不厚不薄,極為勁道爽口。
將面條下鍋煮熟,放入備好的雞湯里,再煮幾根青菜,一個雞蛋放入面里,最后再加入煮熟煮爛了的雞肉,放上蔥花,完美。
沈氏和宋遠吃了都大為驚奇,宋謙寧嚷嚷著還要吃,說是再也不吃廚娘做的湯餅了。
而韓先生,自從吃了一回之后更是常常來她的小廚房里蹭吃蹭喝。
宋遠發現,這湯餅冬日里在府衙里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府衙里的吃食,到了冬日里總是很快就冷了,變得又冷又硬,當真是不怎么好吃,而若是冬日里做上這樣一碗湯餅,有湯又有主食,熱乎乎的吃下去,整個都暖和了起來。
更重要的是,這湯餅味道也極為鮮美,比以往府衙里供給的吃食好吃多了,想到這里,他便動了心思。
但這畢竟是宋玉寧的創意,所以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但是一想到這件事情的益處,他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哪知宋玉寧極為痛快的就答應了將這湯餅的做法教給廚娘,倒讓宋遠愣住了。
“玉兒,你,父親以為,你至少會思索一番。”宋遠看著宋玉寧道。
“爹爹是驚奇于女兒不藏私,將湯餅的方子交了出去啊,其實,這湯餅制作的方法并非我首創,而是偶然從書里得出的靈感,所以我沒有理由藏私,再者,這也是好事,我做的湯餅能夠幫助到爹爹,也能夠被大家喜歡,我很開心啊。”
“玉兒果然比爹爹厲害啊。”宋遠笑道。
“爹爹又是在取笑女兒嗎。”
兩人對視了一眼,想到了自己的客套,皆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宋玉寧又按照現世的方法做了好幾個品種的湯餅,宋遠在府衙試了試,沒想到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評。
宋玉寧又想到了現世的砂鍋,用砂鍋做吃的,既可以保溫,做出的東西又好吃,于是她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宋遠,宋遠一聽,便說這種砂鍋原也是有的,在蜀地時常可以看到窮苦的人用砂鍋燉吃的。
他便讓人做了幾個,帶回來,宋玉寧想起現世時的砂鍋米線,過橋米線等吃食,便試著做了做,又有辣椒的輔助,做出來的東西竟是美味異常。
宋遠一家因在蜀地待過,又是北方人,自然是能吃辣的,對于辣椒這種新奇的品種,也是覺得非常好吃,比帶著怪味的茱萸好很多,米線又是以往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因此一家都吃的津津有味,連沈氏這個平日里吃不了多少的貴婦人都吃了整整一碗米線。
“可惜這米線雖好吃,卻是辣口的,蘇州當地人向來不喜吃辣,不然,若是用砂鍋做食,冬日里做上這么一砂鍋,暖暖和和的吃下去,豈不美哉。”宋遠吃完一大碗米線,靠在榻上道。
“非也,爹爹你忘了嗎,我想出這砂鍋就有此種打算,這米線其實也可以做成三鮮口味的,蘇州多水,砂鍋里也可以放些魚蝦來食,味道也是鮮美異常,這砂鍋也可用來煮粥或者湯餅,一小砂鍋煮出來,比大鍋煮出來的要鮮美很多。”宋玉寧解釋。
“哦,也可如此嗎,那可當真是極好的了,我明天就去讓他們試試”宋遠一臉開懷。
宋遠第二日便將這方子做法教給了府衙廚下,他們很快也做了出來。
雖然他們做出來的并沒有宋玉寧做的好吃,可第一次用這種新奇的方法做出的吃食,眾官員們卻都覺得美味異常,吃過之后,紛紛向廚下問起做法,不久,蘇州城里的官員們家里都多了幾口砂鍋,常常有美味的米線的味道從各家飄出。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多么強大,又過了不久,便有人發現了這砂鍋的商機,雜貨鋪里開始賣起了砂鍋。
更有甚者開始走起來高端路線,專門開起了砂鍋店,他們做出的砂鍋精致異常,很受蘇州上層人民的歡迎。
街道上更是有了各種賣砂鍋食物的小攤子,剛剛開啟時,人們圖個新鮮紛紛前去嘗試,小攤販們很是賺了一筆。
當宋玉寧聽到丫頭們將這件事如數家珍般的道來,她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作何表情,只能歸結于蘇州人民強大的模仿能力和商人們毒辣的經商眼光,一眼就看出了商機所在。
當蘇州人民掀起了一股砂鍋熱潮的時候,當事人宋玉寧早已不再想這件事了。
一直以來她都想要研究著坐幾把椅子來做,如今終于提上了日程。
這時候的人們還沒有椅子,因此人們都是跽坐,就是挺直腰和背,雙腿跪著坐,坐久了那當真是個腰酸背痛啊。
更何況蘇州地處南方,地上往往都是很潮濕的,那樣坐久了,寒氣入了腿,很多人老了都得了風濕病。
對于宋玉寧而言,她是覺得自己看書寫字時極不方便,做的久了就覺得特別累,因此她便想起現代椅子的種種好處來。
她先是照著記憶畫出椅子的形狀來,再交給下人們去木匠鋪根據圖紙做出椅子。
其實這椅子做起來極為簡單,以如今的木工們的水平而言,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因此木工們很快就做出來了,而且還在上面做了雕花裝飾,看起來很像以前那種太師椅,宋玉寧覺得驚喜異常。
試了試,覺得坐著異常舒服,便再次下單,這次她做了很多把,給韓先生和宋遠夫婦,宋謙寧等人各送了兩把,大家都喜愛異常。
宋遠感嘆平日里批閱公文,一做就是幾個時辰,起來時腿都麻了,但是做了宋玉寧做的椅子,不但腿不再麻了,累的時候還可以靠在靠背上,簡直舒服異常。
韓先生更是對這個椅子贊不絕口,馬上去了城外蘇家向蘇老先生炫耀,奈何蘇老先生聽了心癢不已,也想要坐一坐這所謂的椅子,于是宋玉寧便又囑咐人送了幾把到城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