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憂
- 懸旌萬里
- 鸝桑
- 2624字
- 2019-05-18 11:10:17
昔剛葬禮按禮制從簡操辦,停靈四日后下葬。
正是清明時節(jié),春雨、新墳和滿眼荒草的田地,襯得四平鎮(zhèn)更加荒涼。
戰(zhàn)火沒有真正蔓延到這里,之前避難的居民有的已經(jīng)回到了四平鎮(zhèn),北山關(guān)也重新開放,鎮(zhèn)上往來客商增多,不多久,小鎮(zhèn)便可以重新熱鬧起來。
昔軍聞被準(zhǔn)長假,許他留在家里安心為父服喪,其間,昔軍聞隔幾天都要到昔剛墳前墓前祭奠,而這一次,除長子昔豐飛外,堂弟昔懸、昔旌和度萬兒也跟了過來。
昔懸、昔旌和度萬兒三兄妹本來是不來的,只因度萬兒一個多月沒見到娘親,在家中又哭又鬧,昔母徐氏已經(jīng)應(yīng)付不過來了,只得讓昔軍聞把她帶出家來。
昔旌和度萬兒從來形影不離,所以昔旌也一起帶了出來。
昔太夫人放心不下兩小孩,讓昔懸也一起去,臨行時囑咐昔軍聞和昔懸要照顧好旌兒和萬兒。
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后,昔豐飛背起昔旌當(dāng)先出門而去,昔軍聞抱著度萬兒,昔懸走在最后。
兒人已經(jīng)走遠,傳來老太夫人的喊聲:“豐飛要是背不動了,懸兒多幫著點兒。”
昔母徐氏聽了老太夫人的話,想道:“老太夫人平時責(zé)怪自己太過寵溺孫兒昔豐飛年紀比昔懸大,個子比昔懸高,身子也比昔懸壯,我孫兒背不動,你小孫兒就背得動嗎?“您老不也一樣寵溺小孫兒么?”
經(jīng)過一段田間小路,又轉(zhuǎn)過幾個彎便到墓地,這里只一座新墳,度萬兒、昔旌、昔懸的娘親度蘭兒并沒有葬在這里。
昔軍聞曾問過三叔,是否要將嬸嬸葬在此處,昔不拒絕了,他說:“蘭兒生前說過,他們要長住在那處有青山綠水、有松林翠竹的地方,這是她心愿。”昔軍聞只好幫三叔收了骨灰。
附近舊墳不少,昔軍聞每次來祭奠之時,還會在臨近的另一座墳前祭奠一番,這墳葬的是昔剛的父親,昔軍聞的祖父。墳前立有石碑,刻有“先父昔鐵軍之墓”七個大字,“不肖子昔不僅立”七個小字,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風(fēng)雨,碑上字跡已有此模糊不清。
祭奠完畢,折返途中昔豐飛問道:“父親,您為什么不為祖父立碑呢?”
昔軍聞回答道:“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昔豐飛不明所以,道:“父親不可以現(xiàn)在就告訴我嗎?”
昔豐飛見到父親面露怒意,不敢追問,便低下了頭,只好小聲地向昔懸詢問。
昔懸道:“因為這里地處邊陲。”
昔豐飛追問道:“邊陲就不能立碑嗎?那三叔公為什么為曾祖父立碑?”
昔懸閉口不言,始終不愿告訴昔豐飛原因。
昔軍聞看著昔懸,心想:“這個弟弟比豐飛小兩歲,聽說讀書不多,經(jīng)三叔的調(diào)教,已比豐飛要聰明懂事,一定是自己疏于管教。”想到這里,訓(xùn)斥昔豐飛道:“回家后,在你祖父靈前跪兩個時辰,沒跪夠不準(zhǔn)吃飯!”
路上經(jīng)過一片田地,其中有幾塊屬于昔家,昔家早已不愁吃穿,但昔太夫人這幾十年不肯放手,從未沒有荒廢。
現(xiàn)在又到了播種的時候,回想往年農(nóng)忙時,無論是叔叔嬸嬸還是父親母親,只要回到四平鎮(zhèn),都會幫忙一起料理農(nóng)活,想到父親耕作時的畫面,又升起一絲憂傷。
“我要娘親!”
“還要多久才能見到娘新?”
“懸哥哥,旌哥哥,我們?nèi)フ夷镉H!”
“娘親!”
昔軍聞懷中小女孩兒大聲哭鬧起來,打斷了他的思路,昔豐飛背上昔旌也同時發(fā)作,昔豐飛應(yīng)付不來,只得交給昔懸。
昔軍聞連忙出聲安撫懷中,輕輕拍打她的后背,想道:“三叔長年在外闖蕩,過去十多年,只與三叔、三嬸見幾次,現(xiàn)在三嬸沒了,三叔又受這么重的傷,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康復(fù)。”輕嘆一聲,又想道:“若三叔傷勢不能好轉(zhuǎn),三個孩子以后該如何安排呢?”又看向昔懸,想到:“昔懸如此聰慧,送到京城上學(xué),或許可以做官,而昔旌度萬兒這對雙胞胎兄妹,生得如此調(diào)皮,這段時間家里所有人都應(yīng)付不過來,以后不知道要得罪多少教書先生,簡直無法想象,之前三嬸是如何應(yīng)付過來的。”
想到這里,對昔懸道:“懸弟,明天你到豐飛這邊來,和他一起念書吧。”
昔懸從小大到?jīng)]有上過學(xué)堂,讀書識字都是由度蘭兒教授,所以從不以讀書人自居,每當(dāng)別人問起時也都回答自己沒有讀過書。但昔懸不知道,他娘親能文能武,她一身學(xué)問遠超普通夫子,他沒見過其他夫子,自然也不會知道。
度蘭兒所學(xué)龐雜,琴棋書畫自不必說,只要昔懸愿意學(xué),她都認真教,在她的長期教導(dǎo)下,十三歲的昔懸所知所學(xué)早已遠超普通同齡人,而昔懸自己并沒有意識到。
昔懸掻了下頭皮,道:“大哥,我還沒上過學(xué)呢。”
昔軍聞聞言一愣,“你長得書生模樣,竟沒上過學(xué)。”想到躺在病床上的三叔,道:“以后就和昔豐飛一起上學(xué)。”
……
次日起昔懸和昔豐飛就在一起學(xué)習(xí),昔豐飛床底藏了一些雜書,如百工集、鬼怪異物志、俠客傳等。
昔豐飛拿出其中一本雜書,悄悄地告訴昔懸:“走得急,很多有意思的書沒來得及帶過來。”
昔懸一邊翻看問道:“還有些什么書,何時能拿過來?”
昔豐飛道:“現(xiàn)在熱喪守孝,今年應(yīng)該都不會去京城。叔叔這次要在這里待多久?如果明年還在,我從京城給你帶過來。”
昔懸道:“父親養(yǎng)好傷,我們就會走。”
昔豐飛道:“那估計要不了幾個月,好在有幾本書我都看過,我可以把書里寫的說給你聽。其中一本書記錄了神州大陸各地的人文地理,比如在極北之地八個腦袋的蛇,西邊大森林里面三條腿的貓,還有會吃人的草等”
昔懸打斷昔豐飛道:“會吃人的草我沒見過,但我看到過吃蟲子的草,很神奇,能吃人的草不知是什么模樣!”
昔豐飛見昔懸感興趣,學(xué)著說書先生模樣,添油加醋,胡編亂說一番。
昔豐飛自幼開始讀書,而昔懸從出生起就同父母在外游歷,昔懸足跡遍布大榮、大梁、大盛、大渠,去過各處名勝古,所以昔豐飛閑時總會問昔懸各處的風(fēng)土人情、途中的奇聞逸事和當(dāng)?shù)氐牡赜蛱禺a(chǎn)。
有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昔懸走過的路已逾萬里,不少奇聞軼事,令昔豐飛向往不以,使昔豐飛萌生出要出門游歷的想法。
這一日,昔懸?guī)е鴥蓚€小孩到昔豐飛這邊,如往常一樣,二人自顧自地看書,任昔旌度萬兒在門外玩耍。
至中飯時徹底,昔旌度萬兒兩兄妹躲在門口不敢進屋,見他們渾身濕透,全身污泥,昔太夫人見了,心疼得不以,對昔懸一頓訓(xùn)斥。
誰知就在當(dāng)夜,這兩兄妹竟又同時病倒,大家心急如焚,徐氏忙令錢管家連夜到附近城鎮(zhèn)去尋醫(yī),昔軍聞見病情危急,立即飛鴿傳書北山營,希望能借調(diào)一名軍醫(yī)。
大人把昔懸和昔豐飛叫到一起,再三追問白天發(fā)生的事情,希望對兩個孩子的病情有所幫助,二人一問三不知,為此二人又領(lǐng)受了一頓斥責(zé),昔太夫人也因此病倒在床。
四平鎮(zhèn)實在太偏,離縣城和州府都很遠,郎中遲遲未到,昔旌度萬兒兄妹高燒不退,已經(jīng)昏迷了過去。
北山關(guān)的軍醫(yī)連換幾匹快馬,第二日下午終趕到。
軍醫(yī)立即為他們診脈配藥,服藥后病情不僅未見好轉(zhuǎn),反而更為嚴重。
軍醫(yī)束手無策,大家徹夜難眠,昔軍聞決定連夜帶著孩子到最近的縣城去,在行李飲食已準(zhǔn)備妥當(dāng),正要出發(fā)之時,錢管家?guī)е蠓蚧貋砹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