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花園中的風花雪月
在圍屋里游覽時,不時會碰到現在居住在里面的居民。圍屋里是一個封閉的家族社會,現在還居住了32戶,共109人,均為徐氏后人,到現在已是第9代了。本來等級分明的住宅制度現在已經廢棄。圍屋里的年輕人們外出發展,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婦女在圍屋內過著悠閑的生活。在曬陽光的時候,還有些狗兒貓兒在他們的腳邊陪著在樓廊下、院子里。面對眼前的外來的看圍屋的游客,無論是住家,還是貓兒狗兒,都已經習慣了,不再表現出任何不安和好奇。
小花洲則是主人的一段風花雪月的見證。小花洲其實不在圍屋的長方形的厚實圍墻范疇內,而屬于后花園,從西門出來便到了這里。這里有著和圍屋不同的建筑風格,透著蘇杭的婉約。這里是徐名鈞的兩個張姓愛妾居住的地方。據說,兩張姓女子本是蘇杭女子,徐名鈞在蘇杭經商之時結識。可見那時的徐家木材生意已經做到了蘇杭。蘇杭的繁盛和鶯歌燕舞令徐名鈞情懷大開,結識了這兩名女子。據說這兩名女子均有才藝。難于割舍之下,徐名鈞便把這兩個女子帶回,但因為族規等級森嚴,兩名女子無法進入族宅。徐名鈞便仿照蘇杭的風格,為她們修建了這生活之所,常與她們在這里讀書作賦。
如今的小花洲,除了那人工挖的“品”字型池塘依然無改之外,當日的輕歌曼舞的情形已然不在,園中的建筑大部分已經倒塌損壞,但這亭臺樓閣痕跡,無一不在訴說著往日的兒女情長的繾綣和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