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著歲月的客家方屋
周田客家古建筑,是一本刻著歲月的書。尋烏縣有句俗話:“項山的糯,三標的貨,周田的屋,長畬的谷。”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周田村古建筑在周邊地區的影響力。周田村古建筑的類型十分豐富,而且數量較多,在方圓3平方公里之內建有18座方型圍屋(現存完好的有15座)、學堂4座、茶亭1間、客棧4棟、藥棧1間、水車油坊1座、古寺廟5處。圍屋設計合理,木雕、磚雕、石雕內容豐富,工藝精湛,栩栩如生。

周田 上田塘民居 長方形的小院內也作成天井式樣,卻在天井內擺放了幾盆花卉,為這不大的天地里增添了幾分生機。
周田的18座客家方屋的確極具特色。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的周崧公宗祠是“十八只大屋”的榜首之作。周崧公宗祠為王周崧所建,圍屋占地4畝,3進大廳,7列廂房,大小房間70余間。大廳門楣上方的浮雕壁畫,玲瓏剔透。飛禽走獸,栩栩如生;人物造型,活靈活現;樓臺亭閣,別致逼真。雕梁畫棟的大廳吊頂,更是金碧輝煌。凡此種種,充分顯示出客家祖先們的聰明才智,更顯示了房主人的家財富足。
從周崧公宗祠出來,往西過梯公河,是田壙灣大屋。這又是一座客家方屋的代表作,在《尋烏縣志》中列古建民居之首。它建于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共3大棟,7廳11井,磚木結構。大廳門上浮雕壁畫,人物眾多,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樓臺亭閣,凌空而起。大廳門外的墻,貌似長城,高1.5米,長50米,外院罩墻,圍成巨大院坪,整個建筑宏偉壯觀。只是現在看到的院墻已經大多倒塌,只留有少部分的斷墻,在風中向人們證明著昔日的輝煌。

周田 村景 村子處在群山環抱之中,陽光的余暉中,古老的民居就像畫中一般。

周田 周崧宇祠 大門為仿牌樓式貼磚門樓,四柱三間三樓式,上面有一些簡單卻精美的磚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