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鎮書 江西
- 《古鎮書》編輯部
- 626字
- 2019-09-27 13:20:38
三省通衢的客家村落
在山路上顛簸了半個小時后,望見了一片村莊,有一條河從村子的中間流過,把村子分成兩半。村莊便是被稱為“三省通衢”的周田村了,在群山的環抱中,整個村子像一個盆地,奇石、秀峰、圍屋、古樹點綴著這片客家樂土。梯公河靜靜地由北向南流去,最后匯入東江之源——尋烏水。
據周田王氏族譜記載:明朝初期王氏先輩從福建上杭縣遷居尋烏縣澄江鎮的王屋村,明朝萬歷年間,周田開基祖王梯從王屋遷居周田村,歷經500多年,村子還保持著同一個姓氏。
看似普通的山村,卻是從明朝至新中國成立的500多年來,贛、粵、閩三省的官府、商販、平民均不能忽略的地方。沿著周田村的古驛道向南行15公里,就是贛、粵、閩三省交界點。其上有一古亭,叫石茶亭,過亭南行,就是廣東省平遠縣,過亭東行,就是福建省武平縣。因此周田村是名副其實的“三省通衢”。

周田 田塘灣民居 池塘和門之間本來筑有院墻,現在已經倒塌了。

周田 田塘灣民居 圖中是民居的側門,門樓的造型也顯出了主人的氣派。
解放前,交通運輸以水路為主。尋烏縣境內10%屬于贛江水系,90%屬于東江水系。而且只有東江之源——尋烏水可通航木船。這一帶的主要水運碼頭有:尋烏縣的澄江、羅塘,會昌縣的筠門嶺,廣東平遠縣的下壩。而這幾個水運碼頭之間有大量的貨物需要輾轉運輸。古代主要靠肩挑、馬馱,這種自然條件造就了影響贛、粵、閩三省500多年的古驛道。正是這通達三省的古驛道,給周田帶來了明清500多年的繁榮,培養了大批客家富商,他們創造了輝煌的客家文化,建造了遠近聞名的客家圍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