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皇恩塔依然
迎恩塔位于古鎮西北面3華里處、宜水邊的龜山上,建于明崇禎年間。塔身為6面7層,當地人也稱其為“七層塔”,塔高約36米,底層每面寬4米。該塔系磚石結構,通體粉紅色,分內外兩重青磚砌成。內外兩墻夾成兩條磚梯。磚梯隨著塔身的升高而逐漸變得狹窄,到頂端只有一人寬。底層分東、北向兩條磚梯同時按順時針雙螺旋走道通上塔頂。
塔內除每層設互望口外,對外亦設有望窗。獨特的是,人往上走的時候,聽腳步聲,一在頭上,一在腳下,兩梯卻互不碰頭。但每登上一層,雙方便可在互望口互望,但不能會合。層層如此,令人驚嘆。
站在塔頂,可以眺望古鎮,宜水從鎮邊流過,像一條蜿蜒的玉帶。站在這古塔上,想像曾經的鎮里每家每戶門前院里晾曬的夏布,那白白的一片在風中飄著,似乎仍在訴說古鎮的繁華和喧囂。想像在那走過的長長古街上,門前織著夏布的女人們抬起頭,那時每個路過的人都成了她們眼中的一縷絲線。

棠陰 巷道 村里的巷道不寬,蜿蜒著延伸到另一戶人家。

棠陰16號民居院 門前有空間的人家都喜歡種上樹木,為住宅帶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