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經濟學(2014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954字
- 2019-09-26 13:10:18
6 供給和需求推動均衡市場中一雙看不見的手
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總是向著供需均衡狀態進發。當供給和需求有任何一個因素變動時,原有的均衡狀態改變并向新的均衡狀態進發。
在前面的敘述中,我們一直把供給和需求分割開來看,知道供給量和需求量都取決于各自的價格。如果把供給和需求放在一起考察,就會發現供給和需求的力量相互作用,從而產生均衡的價格和均衡的數量。就好像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它總是在神秘地將市場引向能夠最大化同時滿足供給和需求的均衡點。
認識均衡點
在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的價格水平上,市場才算達到均衡。唯有在這一點上,價格才不會有上升或下降的趨勢,這種均衡價格稱為市場出清價格。這時供給和需求都已完成,賬面已經出清,需求者和供給者剛好得到滿足。通常,用圖表來描述這一點會更直觀,如右頁上圖所示,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放在一起,采用了相同的單位。我們會發現,市場出清價格和數量在兩條曲線的相交點,這時市場不存在短缺或過剩。
均衡點的移動
供給分析和需求分析還能預測經濟條件的變化對于價格和數量的影響。例如,一個災害頻繁的季節使三明治的原料——小麥——歉收,小麥的成本大幅度提高,但喜愛吃快餐的人們對三明治的需求并沒有減少。這時,三明治市場的供給量減少了,而需求量超過供給量很多。這時,價格自然上升,既抑制了人們的需求量,也刺激了生產者提高供給量的意圖,直到形成新的均衡點為止。
同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還存在三明治制作技術的進步降低成本,從而使供給量增加的可能。這時均衡價格為下降,而均衡數量有所提高。
綜合看來,供給和需求共同作用帶給價格和數量的影響如下表所示:

供需均衡及其變動
市場均衡發生在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
市場中買方與賣方的活動都在自發地將市場價格推向均衡價格,因為在這一點上,買賣雙方均能獲得最大滿足。均衡點是市場波動的永遠趨勢,但只能短暫存在,不能長久保持。經濟學為此現象提出了供求定理,即任何一種物品價格的調整都會使該物品的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

音樂會門票的均衡點
以音樂會為例,某場音樂會門票價格的均衡點在500元,高于或低于它的價格會無法達到均衡點。而均衡點也隨時可能出現變化,比如當音樂明星增加,演唱會增多時,即上圖中的供給曲線將向右移動,市場就會隨之自動調節,在更低的價格上形成新的均衡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