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經濟學(2014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850字
- 2019-09-26 13:10:14
5 凱恩斯拯救了一個時代刺激內需理論刷新了古典經濟學
凱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理論”對其以前的古典經濟學思想的沖擊是顛覆性的。自他以后,國家干預經濟的宏觀經濟理論應運而生,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對自由市場進行積極調控。
宏觀經濟理論的創始人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883-1946),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在劍橋大學學習數學,曾跟馬歇爾學習經濟學,畢業后曾回校任教,曾擔任《經濟學雜志》主編和政府經濟部門官員,并籌建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銀行”。此外,他還經營私人企業,從事金融投機,留下大約1000萬美元的遺產。凱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被公認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他提出的“有效需求理論”刷新了傳統的經濟理論,被稱為“凱恩斯革命”。
經濟學貢獻
凱恩斯對經濟學的最大貢獻,在于推翻了傳統理論的重要基石——“供給自行創造需求”的薩伊定律。他認為在自由放任的經濟條件下,有效需求(即社會總需求)通常都是不足的,市場根本不能自動實現充分就業的均衡。以他的觀點,在通常情況下,有效需求總是不足的,其根源在于三個“心理規律”:①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即隨著收入的增加,用于消費的部分逐漸減少;②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即隨著投資的增加,投資預期利潤率逐漸下降;③流動偏好,也就是人們出于多種動機會保持一定的貨幣在手中不流通出去。為了使這些貨幣流通,就要保持不能太低的利息率,以間接促使人們投資。
凱恩斯認為,市場機制對于這些原因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無能為力,當然也不會使經濟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態,因而通過政府的干預措施來擴大有效需求是必要的。這為政府的反危機措施提供了理論根據,標志著國家干預主義的興起。
同時,凱恩斯認為工資并不能適應需求不足的變化,因為它存在著剛性,不可能像新古典經濟學體系描述的那樣迅速變動。
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的奠基人
凱恩斯對經濟學的貢獻

在凱恩斯的理論出現以前,經濟學家對國家干預經濟理論是批判的。凱恩斯理論出現后,人們才接受國家干預經濟理論,并進而使它成為基本的資源配置方式。
國家干預經濟理論的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