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言
- 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研究
- 陳思明
- 1447字
- 2019-03-11 15:37:05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由“法制宣傳教育”上升為“法治宣傳教育”。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亟需總結近三十年法制宣傳教育的良好經驗、推進普法宣傳工作的規范化建設。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在國家法治建設中處于長期基礎性地位,故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整體推進水平與法治宣傳教育的法治化水平息息相關。從法學角度講,法制宣傳活動在我國存在著悠久的歷史,呈現以公布成文法、組織法律教育、嚴格執行法律等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但是,官方文件對“法制宣傳教育”一詞使用始于近三十年的司法行政機關機關主導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或稱為普法活動。結合我國普法宣傳教育活動的實現情況,本書所指的法治宣傳教育即為司法行政機關主導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
本書采用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跨學科研究方法、例證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等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進行行政法學規制。本書由三部分組成,分別從理論界定、靜態工作機制、動態工作機制角度展開理論闡釋。
第一部分,闡釋法治宣傳教育的行政法學基本定位。首先在比較分析中明確法治宣傳教育行為的行政行為性質;然后分析法治宣傳教育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現實問題,明確在法治社會中解決法治宣傳教育問題的路徑和方式;深刻認識法治宣傳教育領域國家行政和社會行政的互動關系,探究從深層次解決法治宣傳教育實證問題的新方法,從中進一步提煉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的基本原則。
本部分的特點在于,將行政法學理論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實踐相結合,對法治宣傳教育領域中的國家行政和社會行政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行政法學理念視角尋找解決法治宣傳教育問題的途徑。本部分的難點在于,合理運用系統化研究思路,探究以政府購買法治宣傳教育服務的方式從深層次解決法治宣傳教育問題,從而明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的基本指導原則。
第二部分,重點論述法治宣傳教育靜態工作機制的重要支撐制度。指出法治宣傳教育在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監督法方面的應然規制形態。具體分析法治宣傳教育在行政主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監督法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以議事協調機構、行政備案行為、行政檢查監督為突破點透視法治宣傳教育行為。
本部分的特點在于,在行政事實行為定性基礎上,科學選取議事協調機構、行政備案行為、行政檢查監督為切入點,從主體、行為、監督層面深入分析狹義法治宣傳教育存在的行政法律問題。本部分的難點在于,以整體化的思路對各層次法治宣傳教育的重點行政行為進行行政法學規制,從多個維度探究法治宣傳教育的整體規制路徑,進而形成法治宣傳教育靜態工作機制框架。
第三部分,詳細闡明新時期法治宣傳教育動態工作機制特點。法治宣傳教育動態機制響應法治宣傳教育向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環節拓展的客觀要求,以民主立法、清單執法、指導案例司法中法治宣傳教育為突破點,探究法治領域普法動態工作機制。順應重點行業知識宣傳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的趨勢,整合法治宣傳教育與重點行業知識宣傳教育,以商業銀行消費者教育為切入點,探析教育領域普法動態工作機制。
本部分的特點在于,在法治宣傳教育靜態工作機制基礎上,闡明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環節的普法工作機制特點,從多角度多層面完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促進由狹義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向廣義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發展。本部分的難點在于,深入探析各領域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的特點和發展趨勢,靈活運作法治宣傳教育靜態工作機制重要制度內容,豐富法治宣傳教育動態工作機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