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藏茶 藏族同胞視同生命的神秘之茶

也是那天下午在芒康的藏式茶館,我第一次接觸到純正的酥油茶,結果根本無法接受那股濃濃的酥油味。我的“囧”樣被老玖看在眼里,笑在心里,為了刺激我,他喝酥油茶的時候,故意發出夸張的聲響,還極沒素質地咂巴幾下嘴。

反映茶馬古道的雕塑,運送南路邊茶的背夫就這樣行走在茶馬古道上。

老板娘極耐心地給我調了幾種口味的酥油鹽,都以難以入口告終。最后,她提議我直接喝“藏茶”。那是我第一次聽說還有“藏茶”這種東西,隨口問道:“有藏茶?”

這個弱智的問題,差點讓“野牦牛”笑噴。

老板娘和藹地解釋說:“當然有藏茶。酥油茶就是用藏茶來調的。你聞不慣酥油味,藏茶應該沒問題。”

“那就試試吧。”我只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接受她的善意。

當我平生第一次喝到藏茶的時候,老玖已經坐在對面喝干了兩壺三磅的酥油茶。

無論是茶馬互市的國策,還是茶馬古道的興盛,內地與藏區的物資交換既然能突破惡劣的自然環境的限制,融合不同民族間的界限,說明這些被交換的物資對雙邊民眾的重要性和必需性。比起內地農耕社會對騾馬的需求,藏族同胞對茶與鹽的需求更加迫切。“寧可三日無米,不可一日無茶”,茶無疑早被他們看成生活必需品。

那么,藏族同胞一天也離不開的茶究竟是什么茶?這種茶與他們每天必飲的酥油茶,以及我們熟悉的普洱茶又有什么關系呢?

1300年前,一種被稱為南路邊茶的黑茶被茶馬古道上長途跋涉的馬幫運上了青藏高原,沒想到,藏族同胞從此視若珍寶,甚至把它作為酥油茶的唯一配茶,有的甚至把它當作“藥劑師”或“營養師”來調理自己的身體。

這種產自四川雅安的南路邊茶(或四川邊茶),后來被稱為“藏茶”。

 

處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的雅安,地理學上稱為“雨極”。正是著名的“雅雨”催生了獨特的藏茶。相傳2000多年前,道士吳理真在雅安蒙山收集野茶,種下七株仙茶,采摘后取甘露進水熬煮,由此誕生了“茶”這一飲品。雅安因此也是中國茶葉的最早產地。

隨著茶馬互市政策的推行,雅安出產的茶葉成為通過茶馬古道運往西藏的主流物資,南路邊茶成為茶馬互市中一大響當當的名牌。當時管理茶馬互市的官方機構“茶馬司”遺址,目前在雅安還有六個。由于雅安輸出的茶葉需求量過大,其藏茶原料也僅限于當地,諸如四川瀘州、宜賓、都江堰、重慶等地和一部分云南的原料也集中到這里加工生產。據史料記載,當運送藏茶的馬幫在古雅州集結時,壯丁多達三千,馱馬多達兩千。每年都有15000~20000匹馬在雅安成交。基于雅安作為茶馬互市的中心,許多相關政策法令都從這里首發。

作為歷朝歷代茶馬互市主要交換物,茶葉也一度成為中原政府用以制衡邊疆少數民族的政治砝碼,藏茶更不例外。由于藏族地區歷史上貨幣雜亂,邊貿主要是以物易物的形式,藏茶即按條論價交易,即以竹篾打包的長條,通常有10公斤/條、5公斤/條兩種規格。因為藏茶貯存時間越長,價值越高,藏族同胞往往將條茶囤積起來,在物資匱乏、經濟蕭條的時候更是將茶當貨幣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宁乡县| 延吉市| 奎屯市| 菏泽市| 宁化县| 汉沽区| 上林县| 上虞市| 哈密市| 屏山县| 宁晋县| 台湾省| 和龙市| 夏津县| 开阳县| 安国市| 汶川县| 太保市| 丹东市| 上思县| 白河县| 南皮县| 二连浩特市| 彭阳县| 洪洞县| 蒙阴县| 海丰县| 榕江县| 墨脱县| 英吉沙县| 肇东市| 昭通市| 汉沽区| 错那县| 油尖旺区| 洛川县| 理塘县| 饶平县| 桐乡市|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