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關系學入門
- 邢悅
- 2138字
- 2019-12-20 17:27:32
自學指南
把國際關系視為一個系統,從體系層次來理解、認識和研究國際關系是二戰后國際關系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當時學術界一個流行的觀點是,體系理論或系統理論的產生是一門學科誕生的標志。對于國際關系而言,只有清楚闡釋了系統的結構與系統內的成員之間的運作和互動的方式的研究成果,才能算得上是國際關系理論。第一個建立國際關系體系理論的學者是肯尼思·沃爾茲,他因而把自己的著作命名為《國際政治理論》(1979年),人們也把他的理論稱為“結構現實主義”理論。此后,新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都從體系層次出發建立了自己的理論。目前,這三大理論是國際關系學中最流行的體系理論。
關于本章的內容,初學者可以通過閱讀以下教材的相關章節來獲得更詳細和更豐富的知識。
邢悅、詹奕嘉:《國際關系:理論、歷史與現實》,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3章“世界體系的性質和文化”,第4章“世界體系的結構和演變”。
閻學通、閻梁:《國際關系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章“國際體系與國際格局”。
俞正樑:《國際關系與全球政治》,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章“國際體系與國際格局”。
〔美〕布魯斯·拉西特、哈維·斯塔爾:《世界政治》(王玉珍等譯),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章“世界體系:如何制約行動”,第5章“世界體系:結構、極、戰爭”。
〔美〕約翰·羅爾克編著:《世界舞臺上的國際政治》(宋偉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章“世界政治的演進”,第3章“體系層次的分析”。
〔美〕威廉·內斯特編著:《國際關系:21世紀的政治與經濟》(姚遠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章“現代世界的發展”。
〔美〕卡倫·明斯特:《國際關系精要》(潘忠岐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章“國際體系”。
其實,在肯尼思·沃爾茲發表他的結構現實主義理論之前,已經有學者嘗試著從系統的角度來分析國際關系。直至今天,對國際體系演變規律的理論探討仍是國際關系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國內外學者這方面的主要論著有:
〔美〕莫頓·卡普蘭:《國際政治的系統和過程》(薄智躍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美〕卡爾·多伊奇:《國際關系分析》(周啟朋等譯),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版。
〔美〕羅伯特·杰維斯:《系統效應: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的復雜性》(李少軍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英〕巴里·布贊、理查德·利特爾:《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研究的再構建》(劉德斌主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正毅:《世界體系與國家興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劉鳴:《國際體系:歷史演進與理論的解讀》,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版。
秦亞青等:《國際體系與中國外交》,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版。
由于結構現實主義在國際關系學界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大多數學者對世界體系的研究比較側重于權力結構的維度,如世界格局、大國關系、國際戰略等是學者們經常使用的概念。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理論把制度、規范、文化納入到體系結構中來,使人們對世界體系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識。新自由制度主義認為,國際制度與權力結構一樣影響著國際關系的發展演變;建構主義則強調世界體系的結構不是物質性的,而是社會建構的,世界體系的觀念結構可以呈現不同的形式。從觀念、制度、文化的維度研究世界體系的理論和論著有:
〔美〕朱迪斯·戈爾茨坦、羅伯特·基歐漢編:《觀念與外交政策》(劉東國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美〕亞歷山大·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秦亞青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羅伯特·吉爾平:《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楊宇光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羅伯特·吉爾平:《世界政治中的戰爭與變革》(宋新寧、杜建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約瑟夫·奈:《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張小明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彼得·卡贊斯坦主編:《國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規范與認同》(宋偉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值得一提的是,時殷弘教授的《現當代國際關系史:從16世紀到20世紀末》一書的第七章專門為“國際規范”列出一節,系統論述了國際規范體系的形成和演變、當代國際規范的根本特征和新內容,既有理論分析框架,又有史實依據,初學者可以通過閱讀此書來深入學習本章關于國際規范的內容。
關于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的著作,除了以上列出的幾部經典著作外,讀者還可以將以下著作作為拓展閱讀材料:
時殷弘:《國際政治:理論探究·歷史概觀·戰略思考》,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潘忠岐:《世界秩序:結構、機制與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潘忠岐主編:《多邊主義與世界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俞沂暄:《國家特性與世界秩序:國際政治變遷的研究》,時事出版社2009年版。
〔英〕戴維·赫爾德:《民主與全球秩序》(胡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赫德利·布爾:《無政府社會——世界秩序研究》(張小明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
〔美〕布熱津斯基:《大戰略——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約翰·伊肯伯里主編:《美國無敵:均勢的未來》(韓召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新加坡〕許通美:《探究世界秩序:一位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的觀點》(門洪華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