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如何理解世界體系的“無政府性”?

無政府性(anarchy)是國際關系學最重要的概念和理論假定。對無政府性的內涵和意義的詮釋直接影響著人們對國際關系的性質和發(fā)展方向的分析和判斷。根據《韋氏新大學詞典》(第九版)的解釋,“anarchy”一詞主要有以下幾種含義:一是指沒有政府或缺乏控制;二是指由于不存在政府而導致沒有法律和政治秩序的混亂和無序;三是指由于不存在政府而人人享有完全自由的烏托邦社會;四是指單純的缺乏秩序(與政治和政府無關)。

在現(xiàn)實主義者眼中,無政府狀態(tài)意味著國際社會是一個弱肉強食、充滿欺騙與背叛、完全失序的社會,充滿了永無止境的競爭和沖突,國家只能采取自助的方式以維護自身安全。就像沃爾茲在《國際政治理論》中所說的:“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每個國家經常是在暴力的陰影下處理本國事務的。由于一些國家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使用武力,所有的國家都必須小心戒備……國家間的自然狀態(tài)就是戰(zhàn)爭狀態(tài)……由于各國可以自行決定是否使用武力,因而戰(zhàn)爭隨時可能會爆發(fā)……國家之間,正如在人與人之間一樣,無政府狀態(tài),或者說沒有政府的狀態(tài),是與暴力的發(fā)生聯(lián)系在一起的。”〔美〕肯尼思·華爾茲:《國際政治理論》,第135—136頁。因此,現(xiàn)實主義傾向于將無政府狀態(tài)理解為沒有政府所導致的無秩序的狀態(tài)。

但是問題在于,現(xiàn)實中的國際社會并沒有完全處于一片混亂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秩序以及國家普遍遵守的行為準則,而這也正是自由主義者的觀點。自由主義者并不認為無政府狀態(tài)等同于無秩序,他們堅持認為,如果將類似國內社會的制度安排推廣到國際社會中,利用制度的力量,使得國際法和國際機制能夠真正地起作用,那么國際社會就會有序運轉。因而自由主義者并不認為無秩序與無政府狀態(tài)是緊密聯(lián)系的,他們傾向于認為無政府狀態(tài)就是指不存在一個世界政府。

建構主義者關于無政府狀態(tài)的觀點與現(xiàn)實主義和自由主義都有所不同?,F(xiàn)實主義與自由主義都將無政府狀態(tài)視為國際社會先驗性存在的客觀物質條件,所有的國家都是在這一既定的客觀條件下采取各種行動,并因此產生了國際體系是否存在秩序的分歧。但是建構主義強調體系中非物質性因素的作用,將無政府狀態(tài)視為觀念的產物,即無政府狀態(tài)并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由國家構建出來的。由此,無政府狀態(tài)這一概念本身是一個“空殼”,并不是國際社會必然的狀態(tài),且并不存在著單一的內涵。既然無政府狀態(tài)來源于國家之間形成的共有觀念,那么如果國家改變了對無政府狀態(tài)的理解和認識,無政府狀態(tài)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比如,當體系中的國家都認同國家主權獨立、主權平等等國際規(guī)范,國家之間就有可能保持互不侵犯的狀態(tài),從而實現(xiàn)體系的和平與穩(wěn)定。

如果我們把無政府性作為自然屬性對待,把自助性和權力政治作為無政府性的必然結果,那么我們永遠跳不出現(xiàn)實主義界定的無政府性邏輯,就會在循環(huán)往復的權力政治中無休止地爭斗……如果像現(xiàn)實主義那樣把無政府性作為國際體系亙古不變的客觀事實對待,就不可能質疑這個概念,也不可能解釋它的社會性。國際體系的文化是國家行動者建構的,國家行動者有著至關重要的能動作用?,F(xiàn)實主義批評溫特理論的理想主義色彩,但是,如果完全沒有關于國際關系的理想,我們就無法使我們的能動性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因此也就只能任憑現(xiàn)實主義的無政府性控制國際關系的命運,使國家永遠徘徊在冷戰(zhàn)的思維之中。

——秦亞青秦亞青:《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讀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美國研究》2001年第2期,第144頁。

由于“無政府性”是國際關系理論的基本假設和邏輯起點,三大主流理論對“無政府性”的不同的闡釋使它們對世界體系的性質的認識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對“無政府性”的不同理解是區(qū)分國際關系三大理論的主要標志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洪江市| 安塞县| 日喀则市| 钦州市| 辽阳市| 清涧县| 通许县| 综艺| 荆门市| 通榆县| 革吉县| 延吉市| 南靖县| 贵德县| 启东市| 高邮市| 威海市| 小金县| 普洱| 镶黄旗| 朝阳市| 龙江县| 宝坻区| 泸溪县| 平阳县| 密山市| 定州市| 宕昌县| 天柱县| 孝感市| 林口县| 马尔康县| 洛宁县| 庆元县| 西乌珠穆沁旗| 饶平县| 托克托县| 乃东县| 南岸区|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