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學指南

本章是國際關系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分析國際問題時,能否熟練地、恰當地運用各種理論視角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了國際關系學專業知識的重要標志。對于國際關系學的初學者來說,直接從理論入手可以使自己很快擁有“專業”的感覺;不過,倘若脫離了對國際關系發展史的宏觀把握和對國際關系發展現狀的基本了解,國際關系理論就會變成一塊“難啃的大骨頭”。單靠死記硬背很難真正理解和體會到這些理論的價值和妙用,更不要說在實踐中熟練運用了。所以,建議初學者在使用此書時,先通過通讀此章內容大體了解國際關系理論的基本情況,然后通過學習后面的內容來體會這些理論的意義和作用。在閱讀了全書的內容后,再返回來仔細閱讀此章,定會有“溫故知新”的感覺。

關于本章介紹的國際關系理論,初學者可以通過閱讀教材的相關章節和以下國內外學者介紹和評述國際關系理論的教材來加深理解:

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王逸舟:《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秦治來:《國際政治學簡明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秦亞青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經典導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秦亞青:《權力·制度·文化:國際關系理論與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美〕詹姆斯·多爾蒂、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爭論中的國際關系理論》(閻學通、陳寒溪等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

〔美〕卡倫·明斯特:《國際關系精要》(潘忠岐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挪威〕托布約爾·克努成:《國際關系理論史導論》(余萬里、何宗強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加〕羅伯特·杰克遜、〔丹〕喬格·索倫森:《國際關系理論與方法》(吳勇、宋德星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法〕達里奧·巴蒂斯特拉:《國際關系理論》(潘革平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對于想要深入研究國際關系理論的讀者,研讀國際關系理論的經典原著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列出了幾個主要流派的國際關系理論的代表作,以及評述這些理論的重要著作:

〔美〕漢斯·摩根索:《國家間政治:權力斗爭與和平》(徐昕、郝望、李保平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美〕肯尼思·華爾茲:《國際政治理論》(信強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權力與相互依賴》(第三版)(門洪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美〕約瑟夫·奈:《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第五版)(張小明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亞歷山大·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秦亞青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彼得·卡贊斯坦主編:《國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規范與認同》(宋偉、劉鐵娃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美〕彼得·卡贊斯坦、羅伯特·基歐漢、斯蒂芬·克拉斯納主編:《世界政治理論的探索與爭鳴》(秦亞青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大衛·鮑德溫主編:《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肖歡容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賈斯廷·羅森伯格:《市民社會的帝國: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批判》(洪郵生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羅伯特·基歐漢編:《新現實主義及其批判》(郭樹勇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英〕提莫·鄧恩等主編:《八十年危機:1919—1999年的國際關系》(周丕啟譯),新華出版社2003年版。

〔美〕溫都爾卡·庫芭巴科娃等主編:《建構世界中的國際關系》(肖鋒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吳征宇:《肯尼思·沃爾茲國際政治理論研究》,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許嘉:《權力與國際政治》,長征出版社2001年版。

秦亞青主編:《理性與國際合作:自由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版。

蘇長和:《全球公共問題與國際合作:一種制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郭樹勇:《建構主義與國際政治》,長征出版社2001年版。

方長平:《國家利益的建構主義分析》,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袁正清:《國際政治理論的社會學轉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秦亞青主編:《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版。

本章除了介紹國際關系的三大理論流派之外,還在拓展閱讀中介紹了國際關系的其他理論,下面為讀者列出了這些流派的主要著作以及中國學者的相關研究,以便有興趣的讀者通過閱讀原著來把握這些理論的思維方式和核心思想。

英國學派

〔英〕愛德華·卡爾:《20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系研究導論》(秦亞青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版。

〔英〕馬丁·懷特:《權力政治》(宋愛群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

〔英〕赫德利·布爾:《無政府社會: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張小明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

〔英〕巴瑞·布贊、奧利·維夫、迪·懷爾特:《新安全論》(朱寧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詹姆斯·德·代元主編:《國際關系理論批判》(秦治來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諾依曼等主編:《未來國際思想大師》(肖鋒、石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Adam Wats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1992.

Tim Dunne, Invent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chool, London: Macmillan,1998.

陳志瑞等主編:《開放的國際社會:國際關系中的英國學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苗紅妮:《國際社會理論與英國學派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章前明:《英國學派的國際社會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張小明:《國際關系英國學派:歷史、理論與中國觀》,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批判主義、后現代主義

〔美〕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一、二卷)(尤來寅等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三卷)(孫立田等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轉型中的世界體系:沃勒斯坦評論集》(路愛國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加〕羅伯特·考克斯:《生產、權力和世界秩序:社會力量在締造歷史中的作用》(林華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

〔美〕羅伯特·基歐漢主編:《新現實主義及其批判》(郭樹勇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Robert I.Rhodes, ed., Imperi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0.

Stephen Gill, Gramsci,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李濱:《國際體系研究:歷史與現實》,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陳炳輝:《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

女性主義

〔美〕克瑞斯汀·絲維斯特:《女性主義與后現代國際關系》(余蕭楓、潘一禾等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Sandra Harding, ed., Feminism and Methodology: Social Science Issue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7.

J.Ann Tickner, Gend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eminist Perspectiv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

李英桃:《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國際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英桃、胡傳榮主編:《女性主義國際關系學》,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蘇云婷:《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咸宁市| 天祝| 延庆县| 县级市| 惠东县| 明星| 秭归县| 唐海县| 巫山县| 肥城市| 皮山县| 三门县| 涪陵区| 石棉县| 瑞丽市| 盐城市| 留坝县| 大庆市| 虹口区| 宜黄县| 绥阳县| 乳源| 安福县| 鱼台县| 虹口区| 富阳市| 呼玛县| 济源市| 邻水| 黎平县| 大埔县| 南溪县| 双流县| 竹北市| 施甸县| 团风县| 周宁县| 龙井市| 武穴市|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