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9.如何從個體層次分析國際關系?

國際關系不僅受到體系層次和國家層次的影響與制約,作為群體或個人的個體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同樣不能忽視。個體分析層次屬于國際關系的微觀研究,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人性普遍的基本特征、決策群體的組織行為和具體決策者的特性。

(1)人性分析研究的是基本的人類特征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認知、心理和生理等因素是人性分析的主要內容。國際關系中,對個人和群體的認知和心理的研究統稱為國際政治心理學,它主要是借鑒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理論,對涉及國際關系的決策和決策者進行獨到的分析。

認知是政治學家研究的最為復雜的事情之一。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方式和認知的程度會限制或規范他們的行動。對于決策者而言,他們可能會尋求認知的一貫性,忽視那些令人不安的消息;他們可能充滿希望地思考,樂觀地期待良好局面的持續;他們可能只進行微小的調整和漸進的變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們還可能以類推的方式來判斷朋友和對手等等。由此可知,對外政策是在受到諸多認知限制的范圍內做出的,所以,認知決策也被稱為“有限理性”。

在解釋人類的某些特定行為時,那些聚焦于人類一般心理特征的理論同樣有用。許多國際關系學者運用社會心理學理論來解釋國際關系中的沖突和戰爭行為。“挫折—攻擊理論”(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即是一例。多數心理學家認為,個人的攻擊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某種挫折的結果,把這個理論運用到社會層面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受到挫折的社會群體會變得有集體攻擊性。從歷史上來看,一戰后的德國便是一例。由于在凡爾賽和會上被強加以極度苛刻的政治和經濟條款,導致德意志民族產生巨大的挫敗感。希特勒正是利用了這種社會心理,激發起德國人對英美法等國的憤恨之情,從而使德國成為二戰的策源地。

各種生物學理論為解釋人類行為提供了另一條途徑。生理政治學(biopolitics)就是考察人的自然屬性對人的政治行為產生的影響,目前也被國際關系學者用來解釋國際關系中的某些現象。如有生物學家認為,“獲得、維持和保護自己的某塊地盤”是一種動物的本能,而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樣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保護自家領土的欲望。這或許就是史上國家之間連綿不絕的領土爭端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有學者證明,大多數戰爭是在相鄰國家之間進行的,邊界爭端是引發國際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

(2)組織行為是考察人們組織起來后的行為。正如文化規定和制約著人們的行為一樣,人們所處的位置和群體的互動同樣影響著人們的行為。

大多數時候,對外決策是國內不同部門、不同利益集團、不同政黨博弈的結果。不同的角色會對同樣的事務產生不同的反應。在國際關系領域,有一句諺語生動地說明了角色對制定對外政策的重要影響,那就是“Where you stand depends on where you sit”(通俗的翻譯為“屁股決定腦袋”)。比如,1950年北朝鮮進攻南朝鮮時,美國政府內部就出現了明顯的政策分歧。國務院傾向使用較為和平與克制的手段來解決問題,而國防部則希望采用暴力手段來應對危機。在最終美國政府采取的六項政策中,國務院和國防部人員對這些政策的支持率存在很大差異。

此外,當一個人從屬于一個組織或集團時,其行為與他獨處時可能會大不一樣。比如,為了避免受到團體中大多數人的排斥,人們一般會選擇隨大流而不敢堅持自己的意見;為了盡快取得共識,人們有時會采取“最大公約數原則”。所以,群體決策常常是反映大多數人的意見的決策,或者是多方經過博弈后相互妥協的政策,或者是大家最不反對的政策選項,而不是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決策。

(3)特性分析研究的是決策者個人所具有的個性對事態發展所產生的重要作用。

國際關系中的個性研究基于這樣一種信念,即決策最終是由個體做出的,因此決策者的個性影響著他們的行動。對領導人個性的分類方式有很多,比如說是主動還是被動。主動型的領導人會傾向于主動革新政策以追求進步,被動型的領導人則較為保守,傾向于蕭規曹隨,只有當形勢發生改變時才被動地調整政策。此外,政治領袖的人生經歷、價值取向和做事風格也會體現在對外決策中。即便是在同一國家、同一體制、同一時代下,經驗不同的領導人所采取的政策可能也會大相徑庭。例如,有學者認為,領導人的更迭也許應該為冷戰的發生承擔一定的責任,因為和羅斯福相比,杜魯門總統沒有任何外交經驗,對蘇聯和斯大林的了解更是遠不及羅斯福,所以他領導下的美國與蘇聯能建立什么樣的關系可想而知。

總之,個體分析層次在國際關系研究中至關重要,國際關系學者通過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而取得的成就拓寬了國際關系的研究途徑,開闊了國際關系研究者的思路,豐富了人們對國際關系的認識和理解。

從個體層次分析美國為何發動伊拉克戰爭:從美國方面說,主導著小布什政府的安全與防衛政策的是以副總統切尼、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以及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構成的所謂“鷹派集團”,他們大多是老布什執政時期的重要官員,而且直接分管安全和外交事務。這些東山再起的美國政要保留了大量的冷戰思維,大多強調軍事力量的作用。他們要求小布什政府在防務方面采取更為強硬的立場,增加軍費,為了自身的安全必須先發制人,并加快在全球推行“民主政治”的腳步。另外,小布什的“牛仔個性”也使得他傾向于使用極端手段來解決伊拉克問題。來自得克薩斯州的小布什有著“非白即黑”的二元對立世界觀,認為在正義和殘暴之間、在無辜者和罪人之間無中立可言,美國對“邪惡”絕不妥協,決不留情。加之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后,薩達姆多次威脅老布什的生命安全,這更加劇了小布什對薩達姆政權的仇視。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政府宣告薩達姆反人類罪名成立。薩達姆(上右圖)被送上絞刑架,處以極刑。上左圖為2008年3月19日,美國總統布什在五角大樓發表伊拉克戰爭五周年講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南皮县| 高尔夫| 长治市| 赤水市| 吉林省| 河间市| 绵竹市| 宿松县| 任丘市| 鹤庆县| 清水河县| 思南县| 丹寨县| 平遥县| 恩平市| 西城区| 临猗县| 蒙城县| 隆安县| 武隆县| 天等县| 西宁市| 霍山县| 青州市| 聂拉木县| 开封市| 绍兴市| 固安县| 平山县| 扶余县| 灵宝市| 三江| 鹿泉市| 玉树县| 综艺| 海林市| 库尔勒市| 绥德县| 饶平县| 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