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其實都很簡單

  • 大明好皇帝
  • 善棋
  • 3272字
  • 2019-04-18 04:24:18

當然有了手術器械,不能沒有藥物!

雖然這個時代已經(jīng)有非常發(fā)達的中藥治療方法了,有些老中醫(yī)一副草藥就可以藥到病除。

但是中醫(yī)再發(fā)達,也會有很多的病治不好,使用化學藥物治療是一種很好的補充。

只是對于化學藥物的知識儲備,朱厚照就真的是一張白紙了。

他唯一知道的幾個就是青霉素是從發(fā)霉的皮鞋或者橘子上面刮下來的青霉菌培育出來的,其次就是治療瘧疾的金雞納霜,是從美洲的金雞納樹皮上提煉出來的。

明朝中期,西方已經(jīng)進入到大航海時代了,要獲取金雞納樹皮,不算難事。

當然最有名氣的青蒿素,傻子都知道是從青蒿里面提煉出來的,青蒿素同樣也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

金雞納樹畢竟是美洲的植物,即便是刮一船樹皮回來也用不了多久,畢竟瘧疾在大明肆虐廣泛,每年殺死十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都不止。

所以在大明遍地都是的青蒿,才是解決瘧疾的良藥。

瘧疾、天花、鼠疫在古代都是極為兇殘的傳染病,任何一個在某個區(qū)域蔓延開,基本上就是尸橫遍野,千里無雞鳴的局面。

瘧疾用青蒿素,天花則可以通過種植牛痘來預防,牛痘就是奶牛生了痘瘡后,將痘瘡移種到人的身上,之后這個人就擁有了天花病毒的免疫能力,不會再得天花了,如果在大明大規(guī)模的推廣牛痘種植,相信用不了幾年就可以徹底消滅天花。

至于鼠疫、霍亂、傷寒這些烈性傳染病,一般的方法是治不好的,必須通過提煉抗生素來解決。

抗生素其實就是利用細菌來對付病毒。

當然提煉細菌菌株必須用到顯微鏡,沒有這玩意兒,一切都是空談。

顯微鏡、望遠鏡這些光學儀器造起來不難,基本原理無非就是一個筒子里面裝幾片透鏡而已。

除了玻璃之外、天然水晶也可以打磨成透鏡。以朱厚照現(xiàn)在擁有的資源,最多十天半個月的就可以造一架顯微鏡出來。

有一個笑話,很多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卻不知道第二高峰是什么。同樣很多人知道人類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抗生素是青霉素,卻很少有人知道第二種抗生素是什么。

第二種抗生素就是鏈霉素!而鏈霉素就是對付鼠疫、霍亂以及結核病的特效抗生素。

就像青霉素可以從發(fā)霉的爛橘子上提取出來一樣,鏈霉素的提取也非常容易,直接去土壤里面找就行了。

當然土壤里面充斥著有各種各樣的細菌,想要找到一種既能夠殺死鼠疫病毒,又對人體無太大副作用的細菌,那就需要慢慢的去提煉,然后一個一個試驗了。

提煉細菌就完全是個苦力活了,研究員需要找一坨土,在顯微鏡下這一份土壤樣本里面的細菌進行培養(yǎng),等到細菌生長成一團一團的能明顯的進行區(qū)分之后,用針將這些細菌菌絲分別挑出來,放入培養(yǎng)基里面進行培養(yǎng)。

最后再把病菌放入培養(yǎng)基里面,看看這個細菌能不能將它殺死。

這個過程中必須在無菌實驗室里,所有的器材都必須絕對的干凈,否則一旦有污染的情況,之前的試驗就必須重新來過。

當年的科學家們就是這樣到處挖土,然后培養(yǎng),尋找合適的細菌菌絲的。

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家們倒是找到了好幾種可以殺死鼠疫、霍亂病毒的細菌,但是這些細菌毒性太強了,注射到人體內后在殺死病毒的同時也會把人給毒死,這種細菌就沒什么藥用價值了。

不過也不能說沒這些劇毒的細菌是無用的,它們依然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培養(yǎng)生產(chǎn),然后用于植物或者動物的滅菌殺毒。

鏈霉菌在土壤中分布廣泛,所以只需要持之以恒的試驗,遲早能發(fā)現(xiàn)它。

在數(shù)不盡的土壤中只要找到一株鏈霉菌的菌株就夠了,科學家就能在培養(yǎng)皿中對菌株進行培養(yǎng),細菌的繁殖速度是超乎想象的,只要給足營養(yǎng)液,就可以成噸成噸的生產(chǎn)了。

當然鏈霉素本身的毒性也不小,副作用很大,不過如果得了必死無疑的鼠疫、霍亂、肺結核、傷寒,副作再大也只能忍著注射了。

提煉天然藥物相對簡單,即便是土法工藝都能做到,即便是在古代也不存在難以攻克的技術問題,無非就是水磨的功夫,需要人耐心去做試驗罷了。

最困難的還是人工化學合成藥物。

化學合成就涉及到藥物的分子結構式,這個和高中化學的分子式差不多,只不過復雜一些罷了。

就像水的分子結構式是H2O,一氧化二氫,兩個氫和一個氧就能變成水。

藥物的分子式就復雜了,朱厚照倒是記得家中常備的一些藥物的分子式,畢竟說明書上都有寫。

朱厚照有一回上廁所沒帶手機,就隨手拆開買來的感冒藥看說明書,所以他現(xiàn)在知道解熱鎮(zhèn)痛的布洛芬分子化學式就是C13H18O2,阿司匹林腦殘片的分子化學式是C9H8O4等等。

知道了分子式,合成藥物就簡單了,如果有一定的化學基礎,在搜集一些化學原料,在家里都能做。

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電影里看到醫(yī)藥公司研究所里一大堆的瓶瓶罐罐,實際上和我們在化學課上那些玻璃器皿差不多,只要有足夠充實的化學知識,用這些玻璃器皿是可以提煉制造藥物的。

當然,這種在家里提煉的藥物是不能吃的!藥廠里精確生產(chǎn)的藥物尚且有三分毒,自己土法生產(chǎn)的吃下去絕對死翹翹。

大家看過絕命毒師就知道,主角老白在一輛破爛的房車里用一堆簡陋的瓶瓶罐罐,通過原料的調配,就制造出了藍色的晶體,然后發(fā)了大財。

提煉這種藍色晶體對普通人來說,就像是去天上摘星星一樣難。

但是對老白這種精通化學分子式的化學老師來說,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無非就是簡單的化學反應提純罷了。

當然提煉這種晶體需要一些化學原料,在絕命毒師里老白最大的麻煩就在找原料上面,很多次他差點就死在了這事兒上。

我們經(jīng)常可以在新聞上看到某位懂化學的人經(jīng)受不住錢的誘惑,去提煉這種晶體,最后吃了槍仔兒。

這是因為化學方程式是固定的,市面上原材料無非就是這幾種,毒販子懂,警察當然也懂了。

警察只要通過追查那些不正常的原料的流向,順藤摸瓜過去,一抓一個準。

所以說只要知道了分子式,用最簡單的試驗器皿和化學原料,就能調配出想要的化學物質。

即便是復雜的合成藥物也同理。

可惜朱厚照中學時候化學成績渣的不行,也就是能熟背元素周期表,玩玩酒精燈,制造一下蒸餾水而已。

要他去做復雜的化學試驗是肯定不行的,萬一搞出劇毒氣體來把自己熏死在實驗室里就好玩了。

所以化學實驗的事情,朱厚照決定和材料學一樣,培養(yǎng)一批年輕的學子,告訴他們基本的操作方法,讓他們去試驗嘗試然后積累試驗數(shù)據(jù),幾十上百年之后,自然會形成體系。

這些事情都急不得,朱厚照只能作為師父把這一門科學領進門,至于怎么發(fā)展得靠這個時代的人們自己去努力了。

朱厚照在文淵閣奮筆疾畫,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北京城里,下朝后的朝臣們此時都忙的不可開交。

禮部尚書張升已經(jīng)派出了得力親信去施家臺打井,如果那塊地方確實有地下水,修建皇陵就會出大事,到時候一大批官員都會掉腦袋。

所以張升必須實地考察,如果確實有水,那么當初勘探皇陵地址的官員免不了要接受懲罰,被罷官貶值!

同時張升還請欽天監(jiān)派出懂風水的官員,去昌平蓮花山去查探風水,如果位置不錯,那么弘治皇帝的陵寢就選在那里了。

關在詔獄里屠龍勇士御醫(yī)劉文泰,這會兒已經(jīng)收到了內閣的審判批文。

當他得知朱厚照赦免了他的死罪,自己的家人也都沒有受到牽連,本來已經(jīng)心如死灰的劉文泰感激涕零,跪在牢房里往皇宮的方向磕了十幾個響頭,對皇帝的感恩溢于言表,如果不是獄卒攔著,這家伙說不定就磕頭磕死了。

回到家之后,劉文泰和家人見了一面,然后沒做任何的停留和猶豫,直接背著藥箱在老仆的陪同下出城去了。

自此劉文泰再也沒有踏進過北京城半步,之后的人生都是在鄉(xiāng)間田野中渡過的,經(jīng)過百姓們的口口相傳,劉御醫(yī)這個名字逐漸為人所淡忘,大家都只知道他叫劉神醫(yī),只要是病人無論貴賤,他都會用心診治,藥到病除。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鹽的事情,朱厚照在朝堂上已經(jīng)公開聲明要清查全國鹽政。

如果這事兒只是朱厚照來查,鹽政官員未必會害怕,但是在朱厚照的操作下,清查鹽政成了內閣的工作。

內閣是大明朝廷的宰相府,掌管著全國的政治大權,內閣一個命令全國的官員都必須堅定地去執(zhí)行,抗皇帝的旨意或許還有活命的機會,抗內閣那就是必死無疑了。

所以京城里那些和鹽政有牽著的官員,趕緊將這些消息傳了出去,讓親信清理痕跡,在巡鹽官員抵達之前,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鹽政系統(tǒng)即將面臨一場腥風血雨,內閣六部必將被這件事整的焦頭爛額。

而王陽明這邊,在拿到了調兵令牌之后,就急不可耐的騎著快馬去宣府上任去了。

在乾清宮等待了一中午的張?zhí)螅弥实墼谖臏Y閣不會回來之后,又氣又急。只能在太監(jiān)宮女的簇擁下去內閣辦公的地方,一個人直面內閣三位大學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府谷县| 宜章县| 兴安盟| 海兴县| 环江| 延安市| 金沙县| 临沭县| 长海县| 玉溪市| 长宁区| 繁峙县| 皋兰县| 山西省| 滦南县| 德安县| 临潭县| 南溪县| 安泽县| 闽清县| 天峨县| 宜川县| 祁连县| 翁牛特旗| 德州市| 阳东县| 宝清县| 永德县| 灵山县| 凯里市| 三原县| 东乡| 井陉县| 苏州市| 定襄县| 西盟| 舒兰市| 南澳县| 云龙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