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歷史機遇造就了澳門這座“賭城”,在人所共知的各種因素中,地理因素可能是其中主要的一個??v觀世界上著名的賭博勝地,大都具有地緣上甚至政治、經濟上“孤懸”的特征,如拉斯維加斯地處美國內華達州的沙漠之中,大西洋城位于美國東海岸空曠的海灘之上,蒙特卡洛所屬的摩納哥王國位于法國南部,地中海北岸,也是一個中立小國,而澳門與上述各賭博勝地具有諸多相似之處。

澳門地處珠江三角洲河口區,珠江的伶仃洋河口和磨刀門河口分別位于兩側,在中國明代以來的古籍中,又有“蠔鏡”、“濠鏡”、“濠江”、“海鏡”、“鏡湖”、“澳”、“香山澳”等名稱,當然“澳門”也是其中之一,這些名稱大抵源于澳門所處的地理位置、所盛產的代表性海產品以及地理環境特征。至于16世紀中期以后的西洋名稱“Macau”或“Macao”等,轉寫為漢語,有“馬交”等寫法。

人口與族群地圖

過去的澳門,不過就是十數條街的漁村而已,與廣州稱之為“廣州城”、香港稱之為“香港埠”相比,歷史上澳門則只能被稱為“澳門街”。大多數人認為,“澳門街”最初指的是那條營地街,葡文名稱Rua dos Mercadores,意即商人街,在議事亭前地(噴水池廣場)西側,該地最早為明末駐兵之地,因而得名,全稱應為“營盤地大街”或“營盤地街”,在內地,以“營盤”命名的街道和村落有不少,如長沙、太原、云南、貴州等,都和駐兵有關系。也簡稱為“大街”。在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時代,澳門土著居民過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海)而食”的悠閑生活。

若干年前,澳門的總面積不過22平方公里,但隨著填海工程的不斷推進,現在已達到近30平方公里。有資料記載,170年前的澳門人口只有1.3萬人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先移居澳門的,以珠江三角洲腹心地帶的南海、番禺、順德及今中山市各地的人為多。所以每當澳門人被問及是什么地方的人的時候,那時人們的回答總是說中山人或南、番、順人。1960年代時,澳門人口則已接近17萬。

最新一次十年一度的澳門人口普查,于2011年8月12日至26日進行。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8月12日,澳門人口共55.25萬人,比十年前增加26.9%,過去十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4%。住戶總數共17.07萬戶。澳門人口中,在內地出生的25.5萬人(占46.1%),澳門出生的22.7萬人(占41.1%),香港出生的1.9萬人(占3.4%),三者共占90.6%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普查參考時刻澳門游客的保有量有7.3萬人,加上常住人口,那么實際上在澳門這塊土地上活動的人口達到62.55萬人。2011年年底的統計數據又顯示,按國籍劃分,有50.9萬人為中國籍,占總人口的92.3%,葡萄牙籍占0.9%。另有3.7萬人為其他國籍,占總人口的6.8%,其中菲律賓籍占總人口的2.7%。統計資料還顯示,澳門整體語言能力方面,83%的人日常講粵語,41.4%能講普通話,21.1%能講英語。以上參見《澳門日報》2011年12月30日、2012年4月25日的相關報道。據英國一個移民監察組織2011年年底的一份資料顯示,全球國家、地區及城市人口密度,中國澳門每平方公里人口達20910人,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地區。香港《文匯報》2011年11月20日。

另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登記在內地居住的澳門居民有21201人,即11708名男性和9493名女性。其中約有7400名澳門居民選擇在鄰近的珠海及周邊地區居住,但在澳門工作或就學。部分人由于工作、就學及家庭等原因,選擇長期于內地居住。http://www.caijing.com.cn/2011-04-29/110705862.html

在澳門的族群地圖中,葡人身份的存在是其特點之一。葡萄牙管治澳門以來,澳葡政府給澳門居民發出的是葡萄牙的旅行證件,即葡萄牙國民護照和葡萄牙發給外國人的護照。1999年12月19日回歸之初,有資料表明,澳門人中的四分之一持有葡萄牙國民護照。而定居澳門的葡人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結合而生的后裔,也就是所謂“土生葡人”,已成為澳門人口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參閱霍志釗《澳門土生葡人的宗教信仰》第二章的敘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澳門可以說從來沒有真正殖民地化,即使在澳葡時代,廣東地方官員依舊掌握著大部分澳門居民的刑事民事權,華人可以依自己的風俗習慣締結婚姻,繼承財產,從事商業活動。歷史上老澳門華人將出生并長期居住于澳門并具有葡人血統的那群人稱為“牛叔”,帶有輕視之意。1947年出生的P先生是筆者田野調查期間的受訪人之一,他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1966年12月入職博彩業,現已退休,他比較港澳兩地與內地社會的關系時說(2012年10月12日):

 

香港和澳門比較,兩者看來相近,其實香港和澳門很不一樣。英國文化對香港的影響遠比葡國文化對澳門的影響強烈。英國統治香港時期會讓中、高階層華人擔任政府職務,很早時期已經有華人做高官,因為自身利益,所以現在引致很多政治風波。澳門沒有這種情況,從前葡國人不會讓華人擔任政府中、高層的職務,做掃地、做巡警的有,但不會做到管理層。澳門現在還有葡籍土生,所謂土生是指中葡混血兒。那時政府管理階層的高官是葡國直接派來的,中級的官員就交給葡籍土生擔任。以前的利益都給了這部分人,澳門華人沒有這些機會。

 

澳門族群地圖上的另一個特點是福建人占比例較高,2007年官方數字只有3萬左右,但傳言達10萬,集中居住于澳門北區,其中大部分是1980年代以后到澳門定居的所謂新移民,這和1980年以來因需要大量勞動力,澳門政府先后實行的兩次大赦這一不可持續的移民政策有關,至今仍有不少遺留問題,例如第二代乃至第三代的入籍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內地子女來澳團聚”問題。

福建與澳門有著悠久的歷史關聯,澳門三大名剎中,除了蓮峰廟外,媽祖閣與普濟禪院均與福建移民有著直接的關系。筆者在澳門田野調查期間所接觸到的福建籍澳門居民,大多仍操閩南語。澳門人對老一代福建籍移民的基本評價是:能吃苦、勤儉。任職某小型賭場的55歲受訪人C姓保安是一位來自中山市的移民,6歲時隨父親移居澳門,他有不少福建籍朋友,他說(2012年7月17日):

 

澳門最有錢的是哪一批人?是福建人。我們這些早期的移民,廣東人有十塊錢會花掉七八塊,福建人掙十塊錢只會花掉一兩塊。他們每天早上煮一大鍋粥,放點菜、咸魚,中午回來還是吃它,晚上回來煮點面條吃吃就睡覺了。廣東人不一樣,總要炒幾個菜,有時還要到外面吃宵夜。

 

在新口岸區金×酒店歡樂舞臺做咨客的S先生是一位福建人,他說(2012年9月8日):

 

我家是一個大家族,在港澳的加起來有100人以上,現在我的4個姑姑全家都在澳門,我的母親現在也在澳門。1981年以來,我們家族全部都過來港澳了。

 

時至今日,在澳門的政治、經濟、博彩乃至普通民生等領域,福建籍澳門人的聲音不容忽視。福建人聚居的北區具有“社區共同體”的意味,居民語言相同,祖籍地認同感使他們聚集在一起。

當然,得天時地利之便,在澳門族群中占主導地位的還是廣府(包括香港)人,主導澳門社會傳統的“三大家族”無一不是廣府人,何、崔、馬三姓家族是他們的代表。由此衍生出來的人稱“家族-社團”模式,是澳門社會的一大特色。澳門歷史上實行的承充專營制度(即行業承包制度)催生了這一“家族-社團”現象,并一直延續至今?,F在的澳門,沒有政黨,只有社團,有人戲稱澳門為“社團社會”,截止到2013年10月,經正式登記的社團達6000個以上,《澳門日報》2014年3月12日。與博彩業相關的社團,則有博彩業職工之家、幸運博彩業職工總會、博彩企業員工協會、博彩中介人協會、負責任博彩協會、博彩從業員權益促進會、博彩從業員協會等,還有一度頗具反對派色彩的“博彩最前線”。

以往的澳門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們之間總是能找到千絲萬縷的關系,但現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55歲的受訪人A先生,他成長于澳門,并曾在美國有過10年以上的生活經歷,他是澳門博彩業界的活躍人士,大到對澳門博彩業的整體把握,小到賭廳的運營,都有深刻的理解和相當程度的介入。他說(2012年9月10日):

 

以前在澳門街上走,碰見10個人,有8個都面熟,還有2個是知根知底的。這是講笑話。不過現在走在澳門的大街上,真是一個人都不認識。

 

A先生的敘述大概反映出了今日澳門人的一般感覺。

澳門典型“微型經濟”(Micro-economy)的特點誰都看得明白。歷史上的澳門,火柴、神香、爆竹是其三大支柱產業。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大量香港人在澳門設廠,服裝制造業成為了主要產業,從1990年代開始,設在澳門的大量工廠北上,澳門現在已基本沒有制造產業可言。

2002年開放賭權后,澳門博彩業快速發展,2006年博彩毛收入已超越美國拉斯維加斯,2013年達3607億,澳門博彩業一業獨大的客觀現實,在可見的將來不會有所改變。筆者田野調查時期所接觸到的受訪人,基本上都希望子女能打份政府工,而不希望他們再從事博彩業,這反映出人們對博彩業遠景的某些憂慮。不論是政府、博彩業的管理人員,還是最底層的受訪人,對于博彩業對澳門社會的正面或負面影響都能說得出一二三來。有本土學者將博彩業所帶來的負面因素歸咎于澳門政府在賭權開放前的規劃不足,從而悲觀地認為,未來10年,無論是政府系統還是官員個人素質,都無力解決澳門目前的問題。《市民日報》2012年12月17日。

現在澳門人的社會福利之好,令人艷羨,自2008年推行“現金分享計劃”以來,至2013年年底公布的政府2014年《施政報告》,“派糖”措施多不勝數,澳門65歲以上的長者一年可獲的津貼金額,包括敬老金、養老金、現金分享等,合共6.2萬元,其中還沒有計入600元的醫療券。澳門各行業的人都享受一定的職業稅免稅額,一般來說,個人年收入不超過20萬澳門幣,則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2012年12月2日是澳門歷史上第一次公務員系統公職招考日,共有1.4萬余人報名參加考試,角逐128個公共部門職位,這意味著整個澳門符合條件者平均15人中就有1人報考,參見《澳門日報》2012年8月25日、2012年11月29日的報道。競爭之激烈超過內地的“國考”,其背后反映的是澳門公務員待遇的優厚及其穩定性。當然這一切拜博彩業高速發展之所賜。

便與不便的交通

澳門由三個部分組成,即與中國大陸連接的澳門半島以及位于珠江口南海上的路環、氹仔兩個離島,由于多年的填海造地,逐漸在路環和氹仔兩個離島之間形成路氹填海區,使兩個離島成為一個整體,并由友誼、澳氹和西灣三座大橋與澳門半島相連接。澳門半島北面和廣東省的珠海市拱北連接,西面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隔水相望。

澳門對外交通出入口分為陸地口岸、碼頭和機場。

目前珠海有4座口岸直通澳門,分別是拱北口岸、灣仔口岸、橫琴口岸和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跨境工業區口岸雖然是珠海澳門之間唯一24小時通關的口岸,但僅供持有工業園區卡者過關?,F在與內地對接的關閘主要為拱北通關口岸和橫琴蓮花通關口岸。港珠澳大橋建成后,珠澳口岸人工島也將成為澳門和珠海的另一個新口岸。

水路進入澳門的碼頭,主要有針對香港客人的新口岸碼頭和路氹客運碼頭,還有針對內地人的珠海九洲港、灣仔碼頭和澳門半島內港碼頭。新口岸碼頭,也稱為外港客運碼頭或港澳碼頭,來來往往的主要是香港的客人。賭客從這里下船上岸,通過封閉式的人行步道,可以直接推開海立方二樓的東門進入賭場。2011年12月22日,澳門港務局接管外港客運碼頭,標志著澳娛18年專營權的結束。由于港珠澳大橋、新城A區、澳氹第四條通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現在該碼頭面臨搬遷或保留的選擇。澳門政府有關部門曾廣泛征求市民意見,但現在還沒有結論。港澳碼頭保留與否,無疑對澳門半島有極大影響,對于賭場而言,有來自香港的賭客說(2011年12月23日):

 

影響最大的當然是老何的場啦,跟著就是周生、陳生、顏生的場,這些人在澳門都有地位,雖然不及幾大家族那么厲害,但絕不是沒料的人。

 

這位賭客所說的幾位受影響者,指碼頭附近賭場及其他娛樂場所的經營者。

往來港澳兩地海上的船務公司,有金光噴射飛航(澳門)有限公司、信德中旅船務管理有限公司、新渡輪船務乃至內地經營的粵通船務等,為客人提供24小時海上往返。航次頻密,大概維持在15至30分鐘一班,因出行碼頭的位置及船本身的原因,每班航行時間在55分鐘至75分鐘之間。隨著路氹填海區的發展,路氹客運碼頭在海運中所占比重日趨增加,2008年開始,美資博企金沙集團的渡輪直接參與了經營,即前舉的金光公司。

澳門除了一家機場以外,還有直升機航線用以接送旅客。澳娛屬下的空中快線(Sky Shuttle),采用的是阿古斯塔威特蘭AW139直升機,載客量為12人,來往港澳只需約16分鐘。另外,從深圳機場的國際樓也可以坐直升機到港澳碼頭,飛行時間為15分鐘,乘客最多搭載10名。兩條航線的直升機降落平臺都在港澳碼頭樓頂。另外,永利、金沙等則有自己的專用直升機用以接待外地大賭客。

除了方便的公交車外,穿行在澳門街頭的還有出租車、發財車等。澳門的出租車有兩款顏色,一款是黑色車身奶黃色車頂,另一款是鮮黃色,俗稱“黃的”,兩者收費方面沒有區別,截止到2013年,出租車的起步價為澳門幣13元,1600米之后,每230米加收1.5元;如有大件行李,每件加收3元。港幣、人民幣都是按照1:1算,對外來旅客來說有點不大公平。

對于來澳門的外地旅客來說,最經濟的就是穿梭于市內各大賭場之間的免費“發財車”。各口岸、碼頭及各大賭場門前,可以看到各個賭場的發財車。就發財車的車體顏色與各大賭場的關系而言,大體上說來,紅色的是永利、鮮黃色的是星際、暗金色的是金沙、紫色的是威尼斯人、橙色的是美高梅等等。如果事先設計好一個線路,完全可以免費游覽各個賭場以及整個澳門市區,即使你想游覽澳門的舊城區,也有十六浦賭場的“發財車”在關閘口等你。

在澳門街頭有時還可以看見人力車,議事亭前地、媽祖廟、大三巴以及舊葡京西側是這些人力車的待客地。人力車的起步價是100元,可以乘坐15分鐘;還有一種套餐,可以在澳門半島各個景點停留拍照。到了晚上,這些人力車前往往豎起了介紹澳門夜生活的招牌,以引導游客去消費,當然人力車夫則可以從中提成。

盡管澳門有發達的城市交通體系,但遇到內地長假期,大量游客涌入澳門,使澳門交通不堪重負,常見有相關的媒體報道和本土學者的研究文字,此不贅述。

外來的訪客們

據澳門旅游局公布的數字,2013年全年來澳門游客達2932.4萬人,主要客源地排名前三的依次為內地、香港、臺灣,其中內地旅客超過1800萬人次,內地游客中廣東客占比高達44%,但國際旅客量占總體客量不足20%,其中來自韓國、泰國、俄羅斯的游客增長較快。在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2012年國際旅客入境數量中,澳門位居全球第20位,亞太區居第5位,旅游收益居全球第5位,亞太區居第2位。《澳門日報》2014年1月23日。2013年10月及11月的統計數據表明,外地旅客在澳門的逗留時間超過了兩天,有本地媒體以“賭權開放十年,旅客留澳兩天”為題以顯明這一數字的象征意義。《澳門日報》2013年12月29日。

就美食而言,來澳門的外地人最應體驗的是當地所謂的土生葡人菜,介紹澳門游的文字中都有提及,58歲的受訪人L先生說(2011年10月8日):

 

澳門的土生葡人菜很有特點,有些連葡萄牙本土都沒有。比如說葡國雞,本來是從馬六甲傳過來的,在這里又加了咖喱,有點類似印度菜,但又有不同。葡國雞中的紅酒、咖喱粉、胡蘿卜、西紅柿是幾個獨特的元素,味道比較濃。

 

關于旅客在澳門的博彩活動,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1年做過的一次調查中有所涉及,該報告對旅客參與賭博活動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1785位愿意提供博彩活動預算的受訪旅客中,5%截尾平均值為15257元,中位數為5000元;在3303位提供娛樂場博彩活動的訪客中,50%受訪者表示最后“輸錢”,25.6%受訪者表示最后“贏錢”,“沒輸贏”的占24.4%。《訪澳旅客調查報告(二〇一一年)》,于2012年4月19日公布。

澳門旅游酒店的高房價令人咋舌,2013年三星級及以上的酒店平均房價約為1500元,一般內地游客不會選擇在澳門過夜,所以有分析師指出,就以博彩業為主的城市而言,澳門其實更像大西洋城而非拉斯維加斯。澳門被大城市包圍,游客會選擇到廉價且交通便利的珠海過夜,現在澳門政府正加快家庭旅館合法化工作的進程。《澳門日報》2014年1月23日。對于專程來澳門的賭客而言,有市場分析師認為,來到澳門的賭客通常會在第一家賭場消費50%,然后分別在第二、第三家賭場消費30%和20%的金額。《新報》2013年9月16日。

澳、珠“同城”

珠海早有“澳人后花園”之稱,“澳門賺錢,珠海消費”是部分澳門人的傳統。但時至今日,這一傳統增加了更多的新內容,如“澳門工作,珠海居住”、“工作在澳門,退休居珠海”、“出租澳門房,供養珠海房”乃至“走讀兒童”等。對于澳門人來說,導致生活上發生的這些變化,不外乎澳門物價高企、生活質量下降、期望保值等因素。

50歲的受訪人Z先生,是某小型賭場的值班經理,月薪3萬余元,他說(2011年11月6日):

 

20年前我有1萬多,20年后的現在有3萬元左右,通脹卻不止于一倍,樓價更離譜了。以前可能100萬積蓄就可以足夠退休生活,但現在100萬是個很小的數目了。不過賭場收入始終也是高于外界的行業,一旦賭場員工不能養家,可能全澳門的工人都不行了。

 

據報道,以往澳門人買樓居住的最為集中的區域是珠海的拱北、夏灣、吉大、南灣等離關口近、樓盤品質大多偏高端的區域,但隨著近年來珠海樓價的不斷上漲,轉而在西區、灣仔、橫琴乃至中山市的坦洲、三鄉等地購房,有些樓盤的澳門居客高達八成。《澳門日報》2011年10月30日。吸引澳人在珠海購房的另一個因素是,在市內購買超過100萬的房屋,即可申請珠澳兩地車牌,而近年在珠海置業居住的澳門人,多屬年輕白領階層,包括眾多在賭場上班的員工。

筆者田野期間接觸到的賭場從業者中,既有每天奔波于澳門、珠海兩地的年輕人,也有即將退休并希望在珠海居住的長者。32歲的受訪人L先生,是某外資賭場的監場主任,他說(2012年9月10日):

 

我的父母都是澳門人,不過我從小是在珠海外婆家長大的,現在我的父母和我都住在珠海。2009年我在珠海夏灣買了一套一百平方的房子,當時每平方七千多,現在漲到一萬二三吧。我現在每天下班后過關回珠海。我的老婆是珠海人,現在珠海工作,澳門政府規定,配偶需要結婚4年以后才能申報澳門身份證,她還沒有夠時間?,F在我們有一個孩子,才1歲多。

 

L先生的父母現在完全生活在珠海,并且還很滿意:

 

我的父母也在珠海買了一套房。父親以前在澳門是做家具的,母親做文員,都還不滿60歲,退休后就住在了珠海,每天喝喝茶、散散步,空氣又好,生活費也便宜,比在澳門住好多了。

 

L先生還說:

 

澳門賭場內像我這樣在珠海買房的員工有不少,都是兩地來回跑,可以省下不少錢,只是每天跑一些路而已,拱北海關過關最忙時是上午的7點半至10點,我們會盡量避開那段時間。如果拱北海關再延長閉關1小時,相信來珠海住的人會更多。

 

一位即將面臨退休的澳博老荷官X先生退休后打算去珠海生活,他說(2012年8月20日):

 

入職澳博差不多20年了,我很快需要面對退休生活了,未雨綢繆,積谷防饑,在珠海買了房,將來回大陸住,那里物價指數比較低,比港、澳消費便宜一半。公司現在也有公積金,例如每月100,你供50,老板幫助供50,退休可以拿走這筆錢,但不多,沒有太大保障。我的要求不高,未來有社會保障基金、老人津貼等,可以足夠生活。

 

相信不少澳門博彩從業者乃至一般市民會和X先生有同樣的想法。

澳門的高房價、高物價讓普通市民感受到了生活的沉重,54歲的受訪人L先生任職澳博旗下一家賭場的場面經理,月薪2.27萬澳門幣,育有一子一女,他說(2011年11月22日):

 

現在物價高漲超出了我們可以容忍的程度,實在是太夸張了,菜一斤賣12元,珠海拱北那邊10元可以買3斤菜。我一星期去珠海買一次菜,主要是買蔬菜、生果及煲湯的材料,夠一星期食用。澳門海關人員很照顧我們澳門居民,他們主要是檢查一些犯法的人,例如偷運肉類來澳門販賣的。

 

2009年8月14日國務院批準通過《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同年珠海市橫琴新區成立,至2011年7月14日國務院下發《關于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復》,允許橫琴采取“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優惠政策”,似乎更加速了澳、珠同城化進程。

橫琴島面積106平方公里,是珠海所轄146個島嶼中最大的一個,島內有3個社區,12個自然村,人口不足萬人。島上多山,僅四分之一的土地適宜開發建設。國家級新區的定位,使人們對該島充滿了想象。橫琴新區成立后,澳門參與橫琴開發的有兩大項目,即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和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澳門大學新校區占地1.09平方公里,澳門特區政府以12億元澳門幣從珠海市租賃而來,租賃期自新校區啟用之日始至2049年12月19日止,是橫琴島上的一塊“飛地”。澳門政府很久以來都有“整體租賃”橫琴島的打算。

2013年4月份啟用的“澳門通·嶺南通”卡,則可在澳門及廣東的17個城市乘公交、便利店購物,并可在銀聯閃付網絡使用,實現了兩地一卡通。《澳門日報》2013年3月1日。

澳門珠海地理上的便利性及兩地某些商品的價格差異,催生了人們稱之為“水客”的那一批人,這是兩地“同城化”的另外一個象征。水客不僅在澳門有,與內地有陸地相連的香港也同樣活躍。

在靠近珠海拱北的澳門北區,部分居民長年以當“水客”為生。2011年10月14日下午,筆者與珠海拱北一出租車司機談起海關的水客,他說:

 

從澳門過珠海,規定可以帶2條煙、1瓶酒、1個手機、1條金鏈。一般帶煙的多,出拱北關后就可以賣給坐在廣場邊的收購者,一般一條煙可以賺一盒煙的錢,大部分帶的都是外煙,特別是雙喜一類的,罐裝雙喜帶的尤其多。一個澳門市民一天也就是跑兩趟,因為還要排隊,過一次關要排四次隊。

 

澳門有多少水客難以估計,有媒體估計,最高峰時有5000名左右,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如果再加上一些來往于兩地的外勞順便夾帶,人數則無法得知。水客中也有珠海本地人,不過這些人必須持有可以多次往返的通行證。

這些水客也被稱為“背包黨”、“車仔黨”,所獲取的辛苦費稱為“水腳費”,組織收貨者則稱為“水貨頭”。他們所攜帶的貨品不斷變化,有澳門媒體以“水客五千,活躍卅年”為題報道了澳門水客的活動軌跡。20世紀80年代初至中期以二手服裝為主;80年代末以洋酒、洋煙、小電器和彩色膠片等為主;90年代開始,則以電子產品為主;現在則是紅牛飲料、干貨乃至蘋果手機等等,幾乎無所不帶。不過2010年以后多見以國貨為主,和內地的出口退稅政策有關。《澳門日報》2012年4月21日。

國家與地方政府不斷出臺打擊各地走私的法律和措施,2011年5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明確規定了對走私的懲罰;2012年4月20日起,珠海拱北、橫琴、灣仔口岸則設立獨立通道,分流一天內超過一次出境或入境的旅客,以嚴格監管其攜帶的行李物品。不過盡管措施嚴格,還是難以根治。

“珠澳候鳥”是媒體對居住于珠海、上班于澳門的來往于兩地的人群的稱呼,其中大部分是內地外勞。其中又以工作在大型酒店內的外勞居多。大量“候鳥”的存在,也是兩地“同城化”的標志之一。對于這些“候鳥”來說,最痛苦的莫過于每天的過關。本書第三章第四節還將提到的受訪人L女士說(2013年1月8日):

 

2008年剛來澳門上班的時候,那時候澳門還沒有對外雇開放自助過關,每天都不知道要和多少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外雇搶關,還有那些天天螞蟻搬家似的、一早就在關口往返的水客大軍。那時每天早上7點半以前就必須站在關口外的廣場上慢慢地隨人群挪進入境大廳。雖然拱北關人多,但有自助通關,還可以接受;可是到了澳門關,當時沒有自助過關,必須排游客通道,人多的時候要排上四五十分鐘。我們這邊排隊的心急如焚,可是澳門的一些海關人員一點都不在乎,動作很慢,眼神還有點瞧不起人。那時我常想:雖然國內公務員名聲不好,效率低出了名,但拱北海關人員的態度和效率還是比澳門這邊的好多了。

 

當然,現在澳門海關已有了自助過關系統,一日多次往返者也有了專門的通道,對于這些“候鳥”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福利。L女士說:

 

現在回頭想想,也不知道當初的自己是怎么熬過來的。如果現在要回到過去那個狀態,要我天天花那么多時間過關,我有點懷疑自己還會不會選擇繼續在澳門上班。那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常常覺得自己的脾氣變得比以前暴躁了,原因可能是因為經常排隊、等待。上班不會讓人多累,可是即使到現在,每天出關入關總讓人覺得疲倦,這是很多在澳門上班,每天都回家的人都有的感覺。

圖1 1949年站在澳門大炮臺俯瞰南灣美國《生活》雜志記者拍攝,轉采自http://travel.fengniao.com/225/2250878_all.html。

圖2 站在炮臺看現在已被遮蔽的南灣

“賭博是一種靠人墮落而牟利的行業”,這一說法來自海外,在澳門人的傳統觀念中,則視賭博為“偏門”生意,但時下這一觀念在澳門人的心目中已越來越淡薄。2002年賭權開始開放,美輪美奐、風格各異的酒店賭場建筑出現在澳門這片不大的土地上,隨之而來的還有休閑、購物環境的完善,這一切使得澳門成為國際著名旅游城市,而不僅僅是賭博之地。

以往人們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句古語來形容傳統社會澳門人的生活方式,那么,如何用一句話來形容時下生活在澳門土地上的人們呢?筆者覺得借用受訪人A先生說過的一句略帶夸張但又饒有趣味的話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澳門人是世界上睡得最晚的一群人,也是世界上睡得最早的一群人,很多人跟我一樣,每天太陽一出來就睡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峨边| 盐源县| 麻阳| 崇左市| 江源县| 涪陵区| 正定县| 德清县| 麟游县| 铁岭县| 台山市| 山西省| 乐昌市| 蒙山县| 简阳市| 察哈| 九台市| 鸡西市| 瑞昌市| 五大连池市| 凯里市| 隆安县| 息烽县| 库尔勒市| 英吉沙县| 宜都市| 乐安县| 灵石县| 哈密市| 宁阳县| 普兰店市| 金塔县| 宜章县| 平顺县| 盈江县| 宜宾县| 师宗县| 石家庄市| 新闻|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