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年味
- 重生之花月正春風
- 江庭雪
- 3295字
- 2019-04-25 07:30:00
拿通知書這天,張映華先去鎮上買東西,再到學校來找從霜。秋晨本來也想來趕集,可是今天要背東西,從霜本來打算自己騎自行車載回來,張映華不放心,正好家里也要寄東西,于是兩母女早晨天剛亮,就吃了早飯,出門了。
張映華和從霜把秋晨送到羅成芳家。羅成芳也準備了一些香腸和臘肉,寄給女兒。她本來準備給郵費,被張映華拒絕了。秋晨悶悶不樂地看著母親和姐姐走了,等從霜和張映華走了很遠,她才聽從羅成芳的意思,回到堂屋里去看電視。
深冬的早晨,霧氣蒙蒙的,隔得遠些,就看不清人了。尋常人家要是沒事,不會這么早去趕集。從霜拿通知書,只用趕十點,但還要去寄東西,她們就只好早些出門。
一路上,從霜也沒閑著,在努力說動她母親開服裝店。
從霜:“黃琴都幫我打聽過了,鎮上鋪子的租金。主街上,也才200多塊一個月。”
張映華:“200多塊還少了呀。要是賣不出去,這200多塊可就是憑白要給出去的。”
從霜:“媽媽,您不能這樣想啊。爸爸給我們寄回來的衣服,棉衣才20塊錢一件,外婆和五舅舅的最貴,也才25塊錢。我同學買的棉衣,沒我的厚實,樣式也沒我的好看,比我的棉衣短一截,都要88塊錢。元旦的時候,宿舍里好多女生買了新外套,最便宜的也要50塊錢。像我的棉衣那樣長的款式,都一百多。就算加上郵費,一件衣服,我們也能賺個50塊錢。”
張映華:“上次你給我讀了信,我就算過這筆帳了。棉衣那種貴東西,不可能天天有人買,一家人,一年可能也就買一回,鎮上那么多店子,人家也不一定會在我們開的店子上買。我們在鎮上去開店,又是生面孔,人家未必相信我們。”
從霜:“媽媽,您想太多了。只要衣服質量好,款式新,穿著好看,大家才不會管是不是生面孔還是老熟人呢。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整個鎮上,賣衣服的店子,除了鎮上公家的商場,就只有兩三個私人賣衣服的攤子吧。這才一兩年的時間,主街上,就添了兩三家賣衣服的店子,挨著農貿市場那邊的兩條短街,又開了幾家賣衣服和鞋子的店,加起來,私人的衣服店,也有六七家了吧。”
張映華:“就是多起來了,我才擔心。要是現在鎮上也才兩三家賣衣服的,反而不用考慮那么多,反正大家逛來逛去,也就這幾家鋪子。”
從霜:“媽媽,但您沒有想過,現在大家比以前有錢了啊。農村現在修新房子的人家也多起來了。前幾年,一個村子,也不幾有多少戶人家要新修房子。除了修新房子,大家有了錢,還不是要給家里人添制衣服。再說我們這個鎮,很多村子里都種甘蔗,正好年前收了甘蔗款,有錢在手上,別的不說,過年總會添一身新衣服吧。”
張映華:“這件事情,還是要寫信給你爸爸商量,看看他的意見。我們現在手上是有一點錢,但那是存著給你們兩姐妹讀書的錢,可不敢亂花。真要開個賣衣服的店,要考慮的事情多著呢。不說別的,單單是鋪子的事情,得找個信得過的人,才行吧。還有,租了鋪子,是天天都開門,還是說逢集才開門。我們家離鎮上這么遠,鋪子要是天天開門的話,家里的土地就沒法種了。要是不天天開門,租金還是得照付,若是有人要來買東西,看我們門也沒開,不就白白浪費了賺錢的機會。”
從霜:“哦。”
見女兒不說話,張映華:“你的想法是不錯。但我們家本來就窮,開服裝店是個大事,肯定得考慮清楚。你不是寫了信給你爸爸嗎,等下把信寄了,看他收到信,是什么意思。就算要開店,也是年后的事情了,要他能夠在那邊買得到便宜的衣服,加上郵費,我們有賺頭,才能去找人打聽鋪子的事情。”
從霜挽著母親的胳膊:“還是媽媽您想的周全。”
張映華:“別看你爸爸一次就寄六百塊錢回來,他在那邊,也辛苦的很,不然老板哪里會付他那么錢。”
從霜:“我曉得,媽媽。我就是想著,要是服裝店開起來,一個月,能賺個幾百塊錢,爸爸就不用在廣東打工了,可以回來,起碼一家人在一起生活。”
張映華:“那當然好。不過步子還是不能邁大了,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賺錢的事情,你不用操那么多心,你把書讀好,就成了。”
從霜:“媽媽,您放心吧。我的成績,肯定不會差的。”
張映華:“不是差不差。你爸爸是看你成績這么好,才去廣東打工的,想著萬一你以后考了高中,家里要供得起你去讀高中才行。本來我都不打算跟你說,家里原來計劃今年年底修新房子,就是看你讀中學了,成績這么好,你爸爸跟我商量,說不忙修新房子,把錢攢著,免得你將來考上了學校,家里拿不出錢來。”
從霜并不知這件事,她一直以為,父親去打工,是因為三姨來信,寫那邊好掙錢,她極力慫恿父親去,并不知父母下定決心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考試成績。
從霜心里有些動容,好一會兒,才平復了心里的情緒,笑著開口:“媽媽,既然我們想開店,爸爸他們寄回來的衣服花了多少錢買的,我們就不要跟別人說,連外婆也別說。以后我給爸爸寫信,讓他回信的時候,關于衣服的事情,分開寫,這些事情,就不要讓別人知道了。”
張映華:“這是肯定的啊。不然到時有人說漏了嘴,生意就沒法做了。你跟你爸爸在信里說清楚了吧。”
“說了。”從霜:“反正七姨她們也不會寫信回來,到時要是我們真的把店子開起來,賺了錢,就送些衣服給外婆穿。爸爸在那邊去進貨,七姨她們肯定都得幫忙。”
母女倆一邊走路,一邊聊天,走到鎮上時,正是鎮上的居民吃早餐的時候,空氣里都包子、饅頭和面的香味。街道上的行人不多,但農貿市場上來賣菜的農民,已經把攤子都擺滿了。
郵寄完東西,從霜就去學校了。張映華要去市場上買些過年用的東西,兩母女在郵局門口分手,張映華說:“我等下買好東西,就到學校來找你。你們學校的大門,可以直接進去吧。”
從霜:“可以。萬一保安要問,媽媽,您就告訴他,我的名字和宿舍,他就會放你進來。”
拿通知書意味著放假,很多農村的學生的父母,都會來學校幫孩子背床上用品回家,學校的大門這天是對外開放的。
從霜到了學校,本來準備先去一趟宿舍,可是在操場上碰到了教語文的陳老師:“顧從霜,我正要去班里找你。”
陳老師沖她招手。從霜雖然不明就理,還是小跑了幾步過去,笑著問:“陳老師。”
“《外婆》那篇文章,被《文苑》錄用了。稿費和期刊都寄到我這里來了,我本來想考試完了,再告訴你,結果等我監考完,你們班都鎖門了。”
從霜都忘記這事了。她聽陳老師的意見,把陳老師認為寫的好的幾篇作文都單獨抄錄出來,交給陳老師,之后便沒管這事了。這都過了一段時間了,她都以為全軍覆沒了。沒想到突然來了這么一個驚喜,從霜真心實意地向陳老師行禮:“謝謝陳老師。”
陳老師:“有什么好謝的。你的文章發表了,我這個任課老師也臉上有光。你現在有空的話,跟我去一下辦公室,我把稿費和期刊拿給你。”
“好的。”
從霜去語文教師辦公室拿了稿費和期刊,陳老師問她假期有什么讀書計劃。
從霜笑嘻嘻地說:“陳老師,我是想讀書啊,可我沒錢買。”
陳老師:“你想看些什么書?我家倒是有一些世界名著:《欽差大臣》、《漂亮朋友》、《簡愛》這些都有。你要想看,可以到我家拿。”
從霜:“陳老師,會不會不方便啊?我借了書,要等到開學,才能還給您。”
陳老師笑了:“有什么不方便。這些書,我也不看,我兒子學理科,也不喜歡看這些文學類的書。等下放了學,你可以帶著何芳一起來,我家在二單元五樓一號,到了就敲門,你們師娘在,到時自己挑,喜歡的都可以拿回家看,只要讀書的時候,愛護好書就行了。”
“謝謝陳老師。”從霜彎腰行禮。
陳老師:“好了。快回教室吧,等下林老師去班上了,你遲到了可不好。”
從霜拿著期刊,揣著稿費,心情美滋滋地回了教室。剛坐到位置上,坐前后位的同學紛紛恭喜她,考了全年級第一。
從霜笑笑,不說話。因為也不知道說什么,刻意謙虛吧,又太過了。真領受吧,又太高調了。看到自己座位旁方覺的位置,想起之前方覺的道別,頗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地問了一句:“方覺沒來?”
幾個同學紛紛不接這話,還是黎美婷說:“聽說他轉學了,也不曉得是不是真的。他不是跟你關系比較好嘛,沒跟你說?”
從霜假裝沒聽出她的反諷,她正嫌自己剛才問的那句話蠢,卻見大家都沒察覺,于是心情愉快地說:“沒有啊。大家都是同學,我們不都關系挺好的嘛。”
何芳進教室來的時候,看見從霜居然坐在位置上,老遠就說:“從霜,我在宿舍等你半天,你居然先來教室了。”
從霜:“我看快到集合的時間了,就先來了教室。對不起。”
兩人說了幾句話,集合鈴聲就響了。班主任林波就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