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就此別過
- 第一個存活的文明
- 一箋信紙
- 2127字
- 2019-03-12 21:22:25
Z市養老中心,位于城市東北角郊區地段,遠離城市繁華,很少有外人路經養老中心,長期勞作難得休假,當然也不想看見一堆顫顫巍巍、耳聾眼瞎的人。
在這個時代,沒有一個人可以得閑,能通過政府批準而進入養老中心的,要么是七老八十做不了體力活,要么就是重度殘疾失去動手能力。
養老中心設置有一些健身器材,只不過多是一種裝飾,很少有老人還能上手鍛煉,更多的是書籍,隨處可見單人高的書架,密密麻麻堆滿了各種書。
除卻少數失去視力的人沒有辦法,其他大多數人都喜歡靠讀書打發時間,也有一些筆力不錯的在嘗試寫些文字。
養老中心大廳,墻上全面屏顯示器正播放著最近一處發射中心的情況。
十年前,進展比較緩慢的核聚變技術項目,突然宣布掌握核聚變的理論知識,隨后發展速度突飛猛進,這幾年核聚變發動機已經逐步安裝完成。
今天他們將要乘坐飛船匆匆離開!
在第一次太陽眨眼后,預測的地球毀滅倒計時由一百多年減少到八十五年,但到現在也不過五十八年,太陽已經極度不穩定,災難隨時可能降臨。
萬分幸運,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掌握,人類已經可以勉強上路,離開。
畫面中沒有人,每艘飛船都靜立在那,彼此隔得有一段距離,屏幕上有很多倒計時,對應著不同編號的飛船。
該離開的人、想離開的人,都已經在飛船里,之前有長達五天的登船時間。
大多數人都等待著離開的那一刻,希望在太空中能夠回望一眼地球,只有很少的人直接選擇進入冬眠倉,不想面對就此離開的那一刻感傷。
黎皓在等待著飛船的升空。
再過一個月,他便八十歲了,發髻斑白,老年斑星星點點,但牙齒卻還是很好。
同黎皓一樣,很多上歲數的老人,都選擇了留在地球上。
生于此,長于此,終將埋于此。
平平淡淡的一生,但既然生于這樣一個風云起伏年代,再普通,也將如同傳奇。黎皓經歷過年少時的安閑舒適、動亂時的黑暗、新時代的沉重,以及即將經歷的希望。
而以后流浪的人類文明,將只能在故紙堆、視頻記錄中看見地球的歷史,那會是一個嶄新的文明。
黎皓不覺得留在地球有什么不好,經歷過一切,不再憂慮死亡,唯一的遺憾便是不知道妹妹以后會怎樣,她還在冬眠。
于是黎皓留下一封長信,飛船上的智能系統會在妹妹蘇醒后通知她,希望她能安好,期間積存下的貢獻點也一并留給她。
令人驚訝之處在于,還有一些建設時代出生的年輕人,有二三十,也有四五十的人,居然也選擇留在地球,哪怕是災難隔日便突然爆發。
黎皓沒有跟他們交流過,但保留的瀏覽論壇的習慣,他得以知道他們留下的主要原因,故土難離,對地球的感情。
屏幕上的倒計時已經開始讀秒,編號唯一的飛船發射架脫離。
“點火!”
隔著屏幕,黎皓似乎也感受到大地的震動。發動機尾端一側火焰騰騰,汽化的水霧似云煙籠罩,尾焰燒穿空氣。
升空的飛船不是圓柱體,頂部掛載有流線型的帽,飛船越來越快,頂部與大氣摩擦而顯得紅熱。
屏幕中有隆隆之音,而黎皓很快也聽到天空上傳來的轟鳴聲,Z市離發射中心不遠。
“祝你們一路順風。”
一聲斷斷續續的祝福,從黎皓身旁響起,來自另一個五十多歲,坐著輪椅的“年青人”。
黎皓心里跟著祝福,希望他們能夠順利,明天活得更好。
持續地升空,一艘接著一艘,整片天空都被焰火點亮,似乎群星璀璨,太陽的光芒在此刻被壓制。
大廳里他人開始離開,他們走了,留下的還在繼續。
黎皓仍然守著屏幕,妹妹所在的飛船,編號九十九,還要過一段時間才發射。他要親眼看著,目送妹妹離開,希望未來她能過得開心、幸福。
這是他最后的一絲牽掛,孑然一身的人生就此將真真正正的只他一人,九泉之下的父母不會怪他沒有照顧妹妹吧?
九十九號飛船點火、升空、消失不見。
黎皓拄著拐杖轉身,往養老中心外走去,他想回家里去待待。
一條高大的狗跟在腳邊,搖擺著尾巴,黑絨絨的長毛覆蓋全身,眼上有兩搓很長的白毛,就像是智者的長眉。
這是他十年前收養的一條狗,到現在也同他一樣,老態畢現。
——
離艦隊離開已有三年,開始地球上還能收到許多來自飛船上人類的信息,對地球的留念與未來的迷茫。
但隨著沉睡計劃的執行,收到的信息也越來越少,航行的艦隊越來越沉默,幾乎沒有聲音,默默前行。
地球上則開始熱鬧起來,生產出來,但沒能夠帶走的物資也有很多,基本上分配給了留下的人集中的城市。
留下的人不再需要日復一日地工作,真正的開始享受生活。
有的人開始全球游,車輛、輪船都應有盡有,鑰匙、密碼都留在上面,還有飛機都留在機場,那怕是你不會開,只要你敢,也能任意飛天。
其他的享受,只要能夠想到,都開始任意嘗試。這時候沒有人選擇傷害其他人,每個人都相互禮敬。
飛船的技術、參數,各種制造業都有留存,每個發射中心都還有一艘飛船留存,一切都準備好的,只需要按提示操作便能升空,數據與已經離開的艦隊是共享的。
但沒人選擇登上飛船。
黎皓死于兩年前,享年八十一歲。
墳墓在東駿山看臺邊上,在此能夠看見Z市和組裝中心,現在已是雜草叢生,不仔細看也只會以為是個小土坡。
留下的人中有天文臺的科學家,留下沒有帶走的一臺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顯示,太陽將要爆發。
不管處于何處的人,都在往最近的發射中心趕,已到的都聚集在那艘巨大的飛船下,飛船似墓碑。
吹散的太陽外層物質,膨脹的太陽邊界,離地球越來越近,地球也在逃離,但仍逃不脫被吞噬的命運。
天文臺的觀測結果,化作倒計時,在發射中心上空閃爍。
天空中的太陽越來越大,越亮。
墓碑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