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3章 SLAM

世界上最早的反艦導彈是德國于二戰末期研制的Hs-292反艦導彈,在1944年末投入實戰并擊沉多艘盟軍運輸船。

在過去10年中,西方國家在反艦導彈的發展方面,主要是對現有的亞音速導彈,如美國的捕鯨叉、法國的飛魚、德國的鸕鶿、以色列的迦伯列和英國的海鷹等,進行改進。

改進重點放在軟件和新型導引頭的研制方面,以提高導彈在硬殺傷和軟殺傷對抗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而在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研制方面,卻沒有什么進展。

不過,如果法德的新一代反艦導彈(ANNG)研制計劃得以繼續實施,這一局面可能會有所改觀。

與西方國家相反,俄羅斯在反艦導彈的研制方面側重于大型的超音速導彈,如恒星設計局的Kh-31空艦導彈、彩虹設計局的3M80艦艦導彈以及Kh-15空艦導彈。許多這些導彈在10多年前就已服役。

如今,西方國家的反艦導彈研制方向有所變化。

作戰目標轉向對付距海岸極近的艦船,在性能方面注重發展和提高目標分辨能力、敵我識別能力、作戰破壞評估能力以及使用多枚導彈同時攻擊目標的飽和防御和再次攻擊能力等。

西方的導彈制造商對超音速和亞音速兩種反艦導彈的優劣看法不一。

瑞典的薩伯動力公司認為,超音速飛行有很多優點,它可以減小中段誤差,命中概率受目標運動的影響也較小(這兩項與導彈的飛行時間成正比),可提高遠距離目標捕獲概率,縮短目標的反應時間。

而美國麥道公司卻不贊成這種看法。他們認為,超音速飛行雖有上述優點,但同時也有不少缺點:超音速導彈的重量和成本增加了;

由于超音速飛行,彈體氣動熱和熱噴管使其有很明顯的紅外信號特征;轉彎半徑很大,再次攻擊能力差;抗電子干擾性能較差等。

例如,將飛行速度2馬赫的超音速導彈與飛行速度0.8馬赫的亞音速導彈相比,就抗電子干擾性能而言,超音速導彈的干擾和制導數據的可用處理時間比亞音速導彈要少60%。

盡管這兩種導彈對付普通干擾技術的性能差不多,但是,由于前者的飛行速度是后者的兩倍多,因此其信號和制導數據處理速度必須也要快兩倍多。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超音速導彈的抗干擾性能就比不上亞音速導彈。

麥道公司稱,超音速導彈只能通過增加燃料來加大射程,而這樣重量就會增加;

如果靠減小戰斗部的尺寸來增加燃料貯量,那么就會使導彈的殺傷力下降;如果采用高,低飛行剖面提高升阻比來減小燃料的消耗,卻又使導彈容易受到目標防御系統的攻擊和被及早探測到。

此外,從生產的角度來看,生產超音速導彈,需要高速飛行所需的新型材料,其規格要求嚴,公差小,從而降低了生產率,也增加了成本。

不過,據信麥道公司在80年代末研制過捕鯨叉導彈的一種超音速型,其射程是現有捕鯨叉導彈的兩倍。

美國海軍已投資生產了約3000枚亞音速的捕鯨叉導彈后,當前又將興趣轉向了該彈的改進型上,主要目的是將其用于近海作戰。

從水面艦船和潛艇上發射時,捕鯨叉導彈帶有固體助推器以提供初始速度。助推器中裝固體復合推進劑,約工作2.9秒,產生53千牛的平均推力。

在助推器分離后,捕鯨叉導彈的渦噴發動機自動點火,導彈降低飛行高度。該彈通過中段制導系統和末段主動雷達制導以高亞音速飛向目標,其高爆戰斗部重221.6公斤。

據美國巡航導彈和無人駕駛航空器計劃行政辦公室的反艦武器計劃負責人稱,美國海軍對捕鯨叉反艦導彈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但導彈的生產并沒有停止。

目前有24個國家的海軍選擇了捕鯨叉導彈,該彈仍在以低速率進行生產。美國海軍現有的捕鯨叉導彈為1-C型。

將1-C型改進成1-D型的需求已無限期推遲。當前已制造了10枚1-D型捕鯨叉并已完成圖1 1?D型捕鯨叉反艦導彈正在進行發射試驗了作戰評估。

1-D型捕鯨叉(美國海軍所給代號為RGM-84F)主要是在制導和控制上進行了改進,使其具有再次攻擊能力。

1-D型捕鯨叉導彈增加了一個0到6米的燃料貯箱,射程增加了一倍,這樣可使載機(艦)具有更遠的防區外發射距離。

1-D的再次攻擊軟件已用到了1-G型捕鯨叉上。盡管當前美國海軍還沒有1-G改進計劃,但對提高捕鯨叉導彈近海攻擊能力進行評估的多項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在近海作戰時,需要提高反艦導彈的目標選擇和分辨能力以及抗干擾能力。

不久前,美國的巡航導彈計劃辦公室招標研制更適于近海作戰的導引頭以替換捕鯨叉導彈正在使用的J波段主動雷達導引頭。

共有8家廠商參加了投標,提出了多種導引頭方案,其中包括紅外成像、毫米波、改進型雷達和激光探測測距儀等。

這些導引頭能大大提高導彈的目標分辨率。

據稱,目前正在考慮將全球定位系統(GPS)用在捕鯨叉導彈上。

使用GPS有兩個優點:一是由于GPS數據非常準確,可以減小導航誤差;二是可“高度同時地”齊射多枚導彈對付一個目標。

麥道公司在研究一種新導引頭的同時還正在為捕鯨叉導彈研究一種新的信號處理器。這種信號處理器可以提高導彈的目標分辨率和抗電子干擾能力。

另外,美國的巡航導彈和無人駕駛航空器計劃行政辦公室還在研究為捕鯨叉導彈加裝數傳線路的可能性以及發展垂直發射捕鯨叉的可能性。

美國工業界將捕鯨叉的下一種改型稱為1-J型,而計劃行政辦公室則更愿稱其為捕鯨叉2000。

捕鯨叉2000可能將于2002年服役。對近海或停在港口的艦船的瞄準能力,已在從捕鯨叉發展而來的空射型防區外對陸攻擊導彈(AGM-84 SLAM)的研制試驗中得到證明。

SLAM導彈使用了幼畜導彈的紅外成像導引頭和白星眼導彈的數據傳輸線路。

利用紅外成像導引頭和數據傳輸線路,發射SLAM導彈的載機飛行員便可以選定所要打擊的目標并使導彈瞄向其最易受攻擊的部位。

美國海軍的SLAM導彈采購計劃到1996財年末就將完成。

實施過的SLAM反應增強型(SLAM,ER)計劃的導彈,其射程、戰斗部威力和戰術使用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建始县| 鲁甸县| 蒲江县| 岳西县| 修水县| 石门县| 岑巩县| 资溪县| 南澳县| 工布江达县| 陇南市| 巫溪县| 湖口县| 额尔古纳市| 宁化县| 崇礼县| 宜都市| 洛南县| 阜新| 探索| 绵阳市| 忻城县| 长丰县| 徐州市| 白山市| 申扎县| 大冶市| 吉木萨尔县| 奉化市| 明水县| 那坡县| 和龙市| 海口市| 周口市| 万宁市| 桦川县| 合阳县| 灵石县| 阳原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