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閃電航母
書名: 我是魔王別惹我作者名: 云陌JUN本章字數: 2066字更新時間: 2021-11-18 13:54:25
法國海軍2010年至今擁有3艘本級艦服役;2009年,俄羅斯決定從法國購買四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本級艦亦成為當代俄羅斯海軍獲得的第一種外國軍艦,同時也是俄羅斯國防部最大一筆海外軍購。
2013年10月15日,俄羅斯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首艦符拉迪沃斯托克號在位于大西洋海岸的法國圣納澤爾市舉行下水儀式。
隨著國外新一代兩棲艦的陸續建成服役,兩棲攻擊艦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其未來發展方向也更加明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型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傳統的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大都在1萬噸上下,而新一代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都在兩萬噸左右。
噸位的增大,一方面帶來了艦上燃油裝載量的增加,這使其能夠長時間在中遠海活動,能夠持續執行作戰或非作戰任務。
另一方面,艦艇噸位增大,艙內空間、甲板面積、甲板層數隨之增加,可以運輸更多的兵員和裝備,綜合作戰能力大大提升。
2014年,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達到了5萬噸,已經超過法國“戴高樂”號中型航母的滿載排水量。澳大利亞將要建造的兩艘兩棲攻擊艦,大小也超過了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的排水量。
韓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滿載排水量也直追兩萬噸。未來,兩棲攻擊艦的大型化趨勢有增無減。
通用化和系列化也是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的重要發展趨勢。
荷蘭皇家斯切爾德船廠推出了“執行者”兩棲攻擊艦系列,“執行者8000”是最小的版本,“執行者13000”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范本。
通過在基本的“執行者”版本上進行再發展,可衍生出一些更強大的兩棲攻擊艦。
意大利海軍推出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設計方案也是一個通用化方案,即LHD15000和LHD20000兩種方案均采用基本相同的船體設計,只是島型建筑和內部艙室布置,根據艦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設計。
在軍費相對緊張的今天,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的通用化和系列化發展,節省了大量費用,也利于服役后的維修與使用。
二是信息化程度更高,編隊作戰指揮能力更強。隨著以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和軟件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作戰指揮能力更強。
新一代大型兩棲攻擊艦普遍配有指揮、控制、情報、偵察和監視等設備,可在兩棲作戰中扮演指揮艦的角色。
例如,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指揮能力相比黃蜂級、塔拉瓦級,已經實現了質的飛躍。
三是新一代兩棲攻擊艦更加重視綜合防御,生存能力進一步提高。
作為一種高風險的軍事行動,兩棲作戰在信息時代面臨的威脅更為突出。
《2010美國海軍作戰概念》認為,美國海軍在海上、水下、空中、岸上、空間與賽博空間領域都將面臨嚴峻挑戰。
因此,先進的探測手段和較強的武器配置成為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發展的一大特點。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空中威脅,新一代兩棲攻擊艦都裝備有先進的雷達。
此外,與以前的兩棲艦相比,防空導彈發射裝置成為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的標準配置。
如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配置了兩座GMLSMk29八聯裝導彈發射裝置和兩座21聯裝“拉姆”近程艦空導彈系統;西北風級裝備有兩套雙聯裝“辛巴達”防空導彈發射系統。
另外,再加上“密集陣”、“守門員”等近防武器系統和各種有源/無源電子對抗系統等裝備,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形成了嚴密的對抗防御體系,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防御能力。
此外,新一代兩棲攻擊艦也非常重視水下防御。幾乎所有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都裝備了魚雷誘餌、水聲對抗設備等,如SLQ-25A“水精”拖曳式魚雷誘餌。
而且,新一代兩棲攻擊艦也可以利用反潛直升機實施對潛作戰。美國海軍還計劃將建制反水雷系統裝備在新一代兩棲攻擊艦上。
據美國海軍學會報道,3月2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布了《2017年海軍陸戰隊航空兵規劃》,介紹了未來各型飛機采辦及升級計劃,并簡述了在各種作戰環境下這些新能力如何進行整合。
規劃稱,新的指揮和控制系統將更好地將各型飛機進行整合。
同時,新型武器和后勤系統的改善也能幫助海軍陸戰隊航空兵應對世界范圍的各種挑戰。由于航空兵并不總是從陸上基地起飛執行作戰任務,也并不一定每天返回母艦,因此需要發展能整合上述能力的全新作戰概念。
規劃認為,在某些領域,防空導彈、巡洋導彈、武裝無人機等長程精確打擊武器的興起,給傳統作戰方式帶來了挑戰。
因此,海軍陸戰隊航空兵與海軍水面艦隊和海軍陸戰隊的地面部隊一樣,也應重點關注分散作戰。
以這種構想為基礎,需要發展旨在支援陸上或海上作戰的分散航空兵作戰概念。一方面,可以通過分散兵力降低作戰力量的風險;另一方面,給敵方偵察和打擊航空兵部隊增加難度。
報告稱,海軍陸戰隊航空兵不需依賴固定基地,而是通過在前線建立各種規模的基地,大大增加作戰范圍,同時在策略上有更多選擇,并且能降低航空兵部隊面臨的風險。
分散式STOVL作戰概念是為短距垂直起降F-35B聯合攻擊機專門制定的。其補給任務中“移動武器裝填點及加油點”的概念,對傳統海陸基地的選擇是一種補充。
分離的移動基地可作為海軍陸戰隊的水面樞紐,或在武器和油料運輸至移動武器裝填點及加油點前,作為部隊存儲武器和油料的驛站。
重要的是,為了確保“飛機分散,且難以發現和定位”,這些點都被設置成移動的,主要起到“欺騙和誘導”的作用。在高端作戰方面,規劃提出了可在作戰中搭載最多20架F-35B的“閃電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