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農家子弟

蜿蜒曲折的湘江,像一條綠色的玉帶,從南到北緩緩穿越湖南全省,注入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在湘江西側的寧鄉縣境內,有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叫炭子沖。相傳在很久以前,這一帶有不少人以伐木燒炭為生,是燒炭人居住和落腳的地方,因此得名炭子沖。

“沖”,是湖南老百姓對山間小塊平原的稱呼。炭子沖,就是一塊夾在兩座山嶺之間的平地。它的北面背靠著連綿不絕的丘陵,東西兩邊是長滿了密密層層各色雜樹的山坡,南面是平坦的農田和寧靜的池塘。湘江的支流靳江,在它的西南角不遠處淙淙流過。順著沖口的大路往東北方向行進,約莫四十來公里,便到了湘江。湘江對岸,就是湖南省省會長沙。

炭子沖在行政建制上屬于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鄉。這一帶有山有水,盛產稻米、林木、煙葉,是湖南中部較為富庶的地區。由于這里離省會和縣城都不遠,交通便利,外面的信息容易傳播進來,文化也比較發達。

在炭子沖的東山坡腳下,有一所坐東朝西的土木結構農舍。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劉少奇便出生在這里。他的父親名叫劉壽生(一八六五—一九一一),母親魯氏(一八六四——一九三一)。

劉壽生夫婦共生了四子二女,依次是:劉紹源(又名劉墨卿)、劉紹遠(又名劉云庭)、劉紹達(又名劉作衡)、劉紹德(女)、劉紹懿劉紹德、劉紹懿,一說寫為劉紹得、劉紹意。(女)、劉紹選(字渭璜,后名劉少奇)。當地俚語稱最末一個孩子為“滿仔”。劉少奇在叔伯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是這一輩分中最小的一個,所以家族中平時親切地叫他“九滿”。

劉家在炭子沖算是外來戶。他們的祖籍是江西省吉水縣。若干代以前,江西劉氏家族中有人被派到湖南省益陽縣做官,全家便從吉水遷到益陽。以后幾經輾轉,搬到炭子沖定居下來。《南塘劉氏四修族譜》,存于湖南省寧鄉縣劉少奇紀念館。

劉家搬到炭子沖以后的境況并不好。到劉少奇的曾祖父劉在洲(一七九——一八七五)當家的時候,除了在十幾里外的茅田灘有祖上留下的一些薄地外,他們在炭子沖的家產只有三間茅草房,靠租人家的田地耕種度日,生活相當艱難。但劉在洲勤勞能干,帶領一家人起早貪黑,辛苦勞作,除了種植糧食,還種些煙葉等經濟作物,使家庭境況逐漸好轉,開始在炭子沖置辦田產。

劉在洲的兒子劉得云(一八三三—一八八二),經過多年經營,又把在炭子沖的田產增加到了六十畝,還把原來的三間舊茅屋擴建成七間新房。劉得云生有兩個兒子:劉秉林、劉壽生。這樣,在分家的時候,兄弟倆每人在炭子沖分得三間半房子和三十畝地,另外在茅田灘還得了三十畝祖田。

在劉秉林、劉壽生兩兄弟當中,劉壽生讀過幾年書,能寫會算,思想比起上幾輩來開通多了。他比較重視培養子女學文化受教育,而對蓋房買地置田產這些事不甚熱心。在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他堅持讓四個”子都從小上私塾讀書。劉壽生管理家政也有條有理。他把在炭子沖的三十畝地留給自家耕種,而把離家較遠的茅田灘三十畝地租給別人,自己又在附近租種了別人的十五畝地。兒女長大以后,劉壽生安排男孩子們下地干活,學習燒石灰、掌犁耙等技術,讓兩個女兒在家協助母親紡紗織布,喂養家禽家畜。在劉壽生的統一調度下,一家人一年到頭忙忙碌碌,很少有空閑的工夫。農忙時節,還需要雇幾個零工才能應付。劉少奇回憶當時情況說:“父親雖然受過相當長時的教育,但他很勤勞,仍參加并指揮生產。”“由于父兄勤勞節省的結果,家庭經濟逐年有很少的剩余。”劉少奇致在新四軍工作的奧地利醫生羅生特的信,1942年春。

劉少奇的母親魯氏出生在離炭子沖不遠一個叫顧廬塘的小山村,家族中也是世代務農。魯氏勤勞賢惠,很能吃苦,操持家務井井有條。在劉少奇十二歲的時候,劉壽生過早去世。魯氏挑起全家的重擔,把一家大小十幾口的生活和農務安排得有條不紊。

劉少奇的童年,就是在這樣一處山清水秀的山村和這樣一個勤儉樸實的農家里度過的。平時,他經常跟哥哥姐姐一起下地除草摘菜,或是和同他年齡相仿的小伙伴們一道上山放牛拾柴。

離炭子沖約莫二三里路,有兩個毗鄰的小山村,一個叫柘木沖,一個叫羅家塘。這兩個小山村里都辦有私塾,教書的先生都姓朱。劉少奇八歲那年,父親送他到拓木沖私塾讀書,照例先讀《三字經》、《千字文》,接著開始讀《論語》。第二年,他又換到羅家塘私塾,在這里讀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就在這所由舊堂屋改成的私塾里,劉少奇接受了啟蒙教育。

在這些私塾里讀書的都是附近的農家子弟。劉少奇性格內向,平時舉止文靜沉著,沉默寡言。上課時用心聽講,下課后也不喜歡同別的孩子追逐打鬧。他讀書時很專心,不愿別人打擾他,學習成績總是名列第一,在小伙伴中很有威信。

劉少奇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功課又好,他的父母便要讓他多讀些書,希望培養他成為知書識禮的人。劉壽生還很想讓兒子將來做一名中醫。所以,雖然家境并不寬裕,劉壽生夫婦還是盡量克服困難,讓劉少奇一年接一年地去讀書。但由于學習費用等原因,他不得不經常變換學堂。從八歲到十三歲,他先后在拓木沖、羅家塘、月塘灣、洪家大屋、紅米沖、花子塘等地的私塾讀書,王光美記錄并經劉少奇修改過的“劉少奇簡歷”,1952年。差不多一年換一個地方。在這些私塾當中,洪家大屋私塾的教學環境和方法與其他幾處明顯不同。劉少奇十一二歲時在這里上了一年多學,留下特別深的印象。

洪家大屋在離炭子沖約五公里的粉鋪子,是一戶姓洪的沒落封建官僚的宅院。這所宅子墻高院深,建筑頗有氣勢,在當地遠近聞名。洪家是科舉出身,幾代人都做官,歷來對子女教育十分重視。為了使幼子洪賡揚受到好的教育,洪家專門選聘了一位上過師范學校的楊毓群先生,到家里來開設教館,并招收少量功課好的鄰家子弟一起就讀。劉少奇經人推薦前往報名。洪賡揚的父親已經去世,由母親主持家政。她看到劉少奇品學兼優,沉靜有禮,又和洪賡揚同齡,把他錄取了,還破例免收學費,叫洪賡揚和他以兄弟相稱。

洪家大屋教館的條件要比其他幾個私塾強多了,教學內容也大不相同,許多地方使劉少奇感到新鮮。這位楊先生上過師范學堂,吸收了不少新思想新知識。他不像別的教書先生那樣只要學生翻來覆去地背誦“四書五經”,而是教國文、算術、自然地理常識等課程。國文課也不是老講“子曰詩云”,而是經常講一些寓言故事,聽起來生動有趣。楊先生還不像別的私塾那樣對學生動輒呵斥教訓、打手心罰站。洪家是書香門第,近幾年受到時代文明的影響,把一些新鮮事物引到了日常生活中。當時一般女子都纏足,以小腳為美,但洪家的女孩子都不纏足,還可以同男孩子一起讀書。這些都使劉少奇有耳目一新之感。

更令劉少奇興奮的,是洪家大屋那豐富的藏書。雖然大部分是線裝古書,可是也有《西游記》、《古今傳奇》之類的書,劉少奇很喜歡看。在自己家里,父親是不允許他讀這種雜書的,而在洪家可以隨便翻閱。劉少奇一有時間就和洪賡揚結伴鉆進書房,讀了一本又一本。

劉少奇的父親劉壽生對洪家大屋的教學內容卻不滿意。當他聽說這位楊先生不好好教“四書五經”,而給孩子們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類的故事,很不以為然,命令兒子轉學。劉少奇只得離開洪家大屋,轉到紅米沖私塾上學去了。王光美記錄并經劉少奇修改過的“劉少奇簡歷”,1952年。

紅米沖私塾使劉少奇又回到過去那種枯燥單調的學習環境。老師思想陳舊,教學方法老一套,劉少奇十分反感。沒有學幾個月,他因患痢疾退學。病好后,家里又安排他到花子塘堂姐家的私塾寄讀。王光美記錄并經劉少奇修改過的“劉少奇簡歷”,1952年。

在這期間,劉少奇的家里發生了一場不小的變故。父親劉壽生肺癆病發作,久治不愈,日趨沉重,終于在一九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去世。遭到這樣沉重的打擊,家境頓時艱難起來。

劉少奇這時還沒有滿十三歲,課余除了幫助家里做一些事情外,更多的時間常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令他苦惱的是,離開洪家大屋以后,新書的來源中斷,而古板的私塾教育又遠遠滿足不了劉少奇旺盛的求知欲。他只得到處去想辦法向人家借書看,看完后就趕緊把書送回去,以便再向他們借別的書看,因此很少同別的孩子一起玩耍。這對他以后的性格也有一定影響。

在鄰村有一位劉少奇的本家,曾在長沙岳麓書院學習過,家里收藏了不少書,為人也很熱情。劉少奇聽說后,立刻上門去借書。從此,他成了這位本家的常客,不時地登門挑幾本書帶回家閱讀。后來,劉少奇又得知他一位要好的同學家里有很多藏書。這位同學姓周,父親曾在日本弘文書院留學,并參加過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回國后在長沙等地辦學、教書。周家的住宅就在離炭子沖不遠的首自沖,家中有很多書籍報刊,既有國文、算術、歷史、地理和數理化方面的教科書,又有當時流行的報紙、雜志、通俗讀物和政治書籍。劉少奇發現后極為興奮,經常到這位同學家去借書、看書。周家的大人很喜歡劉少奇,對他來家同他們的孩子一起看書很歡迎。這為劉少奇的閱讀提供了很大便利。有時他邀了同學一頭扎進周家書房看書,往往一坐半天,如饑似渴地瀏覽五花八門的書刊。有一次,劉少奇坐在周家的火盆邊看書,讀得入了迷,連鞋被烤糊了都不知道。

劉少奇讀過的書籍報刊又多又雜。他從中看到了一個廣闊繽紛的世界,不但認識了中國的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風云人物,還知道了外國的華盛頓、富蘭克林、瓦特等著名人士。其中,譚嗣同這位湖南同鄉獻身革新的悲壯事跡,使劉少奇激動不已。

在自己家里,劉少奇把他住的一間狹窄低矮的小房子布置成書屋。他把從各處借來的書和自己收集來的書,分門別類放好,一有時間,就一個人關在小屋里靜靜地看書。夜闌人靜,更是他讀書的好時光。《三國演義》、《聊齋》、《唐詩三百首》等中國古典名著,還有當時的一些反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政治經濟方面的書刊,他都瀏覽過。

劉少奇經常到處找書借書,讀起來手不釋卷,在炭子沖一帶很有點名氣。許多人都知道劉壽生家的“九滿”愛看書,說話文縐縐,凡事能講出一番道理,就送了他一個外號:劉九書柜。由于閱讀了大量名目繁多的書籍,使身居偏僻山沖的少年劉少奇對中國外國的大事有所了解,對一些新知識也略知一二,并且從小養成了善于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秦皇岛市| 安新县| 门源| 海原县| 洛扎县| 山东省| 方城县| 勃利县| 永宁县| 安庆市| 锡林郭勒盟| 大宁县| 旺苍县| 如东县| 大足县| 镶黄旗| 新野县| 昭觉县| 嘉峪关市| 无棣县| 济阳县| 鹿邑县| 湄潭县| 土默特右旗| 乐安县| 安龙县| 滨海县| 海阳市| 阳信县| 鄄城县| 东莞市| 北京市| 专栏| 文安县| 贡山| 眉山市| 梅州市| 海伦市| 夹江县|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