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識時務者

  • 大宋美食家
  • 愛吃紅燒肉呀
  • 3377字
  • 2019-02-18 17:17:31

醉仙居中,張家財的魔術表演已經結束老大一會了,畢竟秦知儒知道的把戲也就那么幾樣。

閑下來的客人難免相互閑聊起來。

王大官人此時心中跌宕起伏,從看到寇準開始,他便打定主意,即便贏了這秦氏小兒,也一定要給個溢價。

至于輸了?不好意思,沒想過。

就算這三天時間里秦大秀才如有神助一般,學會了煮菜調羹又能怎樣?就那讀書讀傻的腦袋里能出什么讓人驚奇的飯菜?

當然了,醉仙居還可以請通家之好的張寡婦來幫忙,只不過那一手湯餅技藝,不過徒添笑爾。

就算秦家偷偷從外面請些大廚過來,那還不給縱橫江湖這么多年的王大官人一眼給識破嘍?

什么?還有秦知儒沒有算上?

還別說,王大官人真沒把這個跟自己打賭的小兒放到眼里,個頭還沒灶臺高呢,懂個屁!

于是本來還誠惶誠恐的王大官人此時竟有些智珠在握的感覺,似乎現在只需要考慮到時候給秦家多少錢盤下醉仙居就是了。

王大官人不禁有些發愁,本來八百貫就能盤下,現在寇相公在這里,免不得要多出一千貫嘍!

想到這里,王大官人有些心疼。

滿堂賓客也是竊竊私語的緊,能花錢進來的大多是賭坊中壓王大官人勝的人。

他們等的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反正都是王大官人贏,這醉仙居為何不痛快點?好教俺們拍完馬屁早些去賭坊拿回賺得的銀錢。

仔細想來,這秦氏小兒著實不厚道,賭坊之中竟是只有一百貫錢壓勝,每人分不得幾文,實在是令人懊惱。

……

至圣先師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而亞圣卻說:“君子遠庖廚。”

這就令人感到奇怪了,同是儒學大佬,為何會有思想沖突呢?

其實對于“君子遠庖廚”的理解,被大多讀書人所誤解。

這句話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本的意思是君子不忍直視牛被宰殺,因此遠離廚房,是勸諫梁王愛惜百姓,實行仁政之意。

寇準熟讀經史子集,自然知道。

因此在面對秦知儒端上一條香氣撲鼻的鯉魚時,除了有些咽口水外,并沒有其他鄙棄之意。

端菜的秦知儒也是雞賊滴很,他從廚房出來,便圍著一樓大廳轉了一圈,才上了二樓,而后如法炮制,等那香氣布滿醉仙居,吞咽口水之聲四起,才端到了“評委席”,也就是雷州司戶參軍,寇相公面前。

寇準對于他的小把戲自然是心知肚明,不過相比較而言,他對這條色澤金黃的鯉魚更加感興趣。

只見這魚尾向上呈躍起之狀,好似在搏擊浪濤,要一舉躍過龍門一般,除了那色澤金黃的外皮混合著濃郁的糖醋外,口中還銜著一顆晶瑩剔透的白凈圓球,湊近一看,上面竟還雕刻著“福如東海”四字。

“少年好刀工啊!”

寇準旁邊一中年人捋著胡須,忍不住贊嘆道。

這雷州知州趙志賢平日時常與賬目打交道,因此在看到這條鯉魚之時,第一印象竟是發現刀刀距離相似!

寇準畢竟也是擔任過宰相的人,比起在地方摸爬滾打的趙志賢還算淡定,至少咽口水的聲音小些不是?

此時醉仙居上下三層,近五百多人都眼巴巴的瞅著寇準面前的糖醋鯉魚咽口水。

秦知儒見狀滿意的點點頭,隨后遞上一副象牙箸,“此菜名為躍龍門,請各位評委品鑒。”

說完,他還瞥了一眼如喪考妣的王大官人,王大官人擦了擦臉上流過橫肉的汗珠,擠出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當秦知儒端著菜從他旁邊走過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完了。

也算是頗有見識,去過東京酒樓的王大官人知道,就算開封府“第一樓”,也不過如此吧!

但他心中還有些心存僥幸,這“躍龍門”雖然賣相不錯,可難保會不合寇相公的胃口?

寇準矜持的接過筷子,輕輕的加起一塊魚肉含進嘴里,緩緩咀嚼。

坐在他身邊的兩位評委都眼巴巴的看著,寇相公不發話不敢吃呀!

咀嚼良久,寇相公停了下來,就在大家以為要說兩句評語的時候,他老人家又加了一大筷子,又加了一大筷子,然后又……

秦知儒笑的嘴都合不上了,歷史名人又如何?還不是敗在美食裙下!

兩邊評委急了,您老干啥呀?都是評委懂不?

此時他們也顧不上什么,趕緊拿過筷子也夾著吃。

與寇準、趙志賢同來的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鄉老,他老人家一輩子都在鄉下待著了,哪兒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平日里吃個白面饃饃就了不得了,此時一筷子下去,竟是忍不住擦了擦眼淚。

“外焦里嫩,肥嫩鮮美,香甜酸醇,美哉美哉!”

這番評價樓內之人是服氣的,畢竟寇相公在東京之時,什么山珍海味沒有吃過?沒見那位鄉老都吃哭了嘛?

“繞梁三日!余味不絕啊!”

老者也是意識到自己的不妥,終于停了下來,畢竟還有兩道菜不是?

“知儒啊,這道菜可有什么出處?”

所謂吃人家嘴軟,寇準吃得開心,看秦知儒也愈發順眼了。

秦知儒拿圍裙擦了擦手,緩緩說道:

“小子常聽家父所言,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十分不易,求取功名仿若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因此有感而發,做此’躍龍門’,愿我大宋士子人人皆可如鯉魚般躍過龍門,不負十年寒窗!”

“好!”

一旁的趙志賢忍不住贊了一聲,他如今已是不惑之年,卻在這貧瘠之地為知州,可見當年三十方考取功名之不易。

寇準微微頷首,沒有趙志賢那么激動,畢竟他有神童之稱,太平興國五年進士,那年他才十九歲。

雖說當時的官家不喜神童,但寇準卻不以為意,時常以此為傲。

因此當他老人家看到秦知儒這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時心中頗喜,忽略飯菜的話,竟是頗有當年他的風采。

正當此時,秦哲再次端出來一盤菜,他比秦知儒厚道多了,沒有圍著一圈一圈的轉著饞人,而是直接端到了評委面前,看的秦知儒有些無奈。

就指著饞一饞這些客人,等會好賺錢的!

“糖醋小排,請各位先生品鑒。”

看著這色澤紅亮,聞起來甜酸味醇的糖醋排骨,三位評委可就不矜持了,這要是再等寇相公吃完,那還不只剩骨頭了?

只見寇相公剛剛落筷,趙志賢與鄉老也是同時加起了小排,遞進了嘴里。

“香!實在是香!”

剛做出的糖醋小排有些燙嘴,可是鄉老卻不舍的吐出來,含糊不清的給出贊譽。

“善!大善!”

趙知州已是顧不上什么讀書人的斯文,擔任雷州知州三年,從未有如此美味,哪兒顧得上別的呀!

還是寇相公見多識廣,看著那眼巴巴瞅著的五百多號人,不緊不慢的說道:

“肉質鮮美,香脆酸甜,不比那躍龍門差呀!”

這一下王大官人徹底涼透了,同時表現出如喪考妣的還有那滿屋的客人。

只是賭徒未輸到眼前還是不想認賬,即便有寇相公的威名壓著,也是有人忍不住開口叫道:

“秦氏小兒,可敢給俺嘗嘗這菜的味道,還能是龍肝鳳髓不成?”

“就是就是,輸了也讓俺們輸的心服口服。”

“若這菜真的是天仙兒一般,那俺壓的五貫錢送你便是!”

……

秦知儒聞言笑的更加開心了,轉身朗聲說道:

“諸位莫急,菜有的是,后廚正在做,可否先等品菜結束?”

說完,他還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王老虎。

王大官人見狀,只能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此時他的心思可是飛速轉動起來,若是這比試贏了還好,即便是寇相公也么得說,可這要是輸了,那豈不是欺行霸市不成?面子里子全丟了呀!

“來嘍!”

秦哲也是興奮的不行,他雖說是書呆子,但也不傻。

兒子布局三日,見這寇相公的反應,八成秦家要重振了!

尷尬的是,自己剛剛敗家不過三年,重振的有些快。

這一次應當是在后廚被張寡婦指點過,秦哲也是圍著一二三樓轉了一圈,勾了勾食客的饞蟲才來到寇準身前。

秦知儒探手結果木盤,將裝著食物的壇子放在桌子上,道:

“此乃東坡肉,請諸位先生品鑒。”

趙志賢看著那一塊塊二寸許的方正豬肉,不禁微微皺眉:

“知儒,這可是豬肉?”

秦知儒先是一愣,不過很快便釋然。

對于宋朝的上流社會而言,羊肉才是主流,尤其是做官之后,吃羊肉更是成為一種身份象征,一般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大宋甚至專門有一種作為官僚俸祿的“食料羊”,每人每月最少兩只,多的有二十只。

學子中甚至有“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的說法。

因此官員吃羊肉,黔首吃豬肉似乎成為了一種潛規則。

看著這有些尷尬的局面,還是寇準灑然一笑:

“守禮何以有此問?我等身在雷州,難不成還要吃東京食料羊?”

守禮是趙志賢的表字,他聽了這話也是大笑兩聲,沖寇準拱手道:

“是學生著相了呀。”

秦知儒感激的沖著寇準笑了笑。

就在三人扯皮的時候,鄉老已經是受不了這肉的誘惑,拿過勺子就挖了一塊送進了嘴里,隨后便發出了滿足的嘆息聲。

“想我活了七十二年,今日算是拜倒在了這美食之下。”

寇準、趙志賢聞言也是不甘示弱,拿起勺子便吃了起來。

一邊吃,秦知儒還一邊沖著樓下朗聲解說道:

“這東坡肉選材之時應當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肥而不膩,帶有酒香,成品應當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才算成功。”

“咕咚”

“咕咚”

還不等秦知儒說完,臺下便響起了一片咽口水的聲音。

王大官人更是直接來到了秦知儒的身前,學那讀書人一揖到底:

“俺王四兒今日服了!之前打擾醉仙居之事,俺愿意拿五百貫賠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江县| 阳高县| 东莞市| 民县| 德令哈市| 吉木乃县| 女性| 响水县| 鹤壁市| 水城县| 莱阳市| 贵阳市| 合水县| 乡城县| 陆河县| 平和县| 仙居县| 南和县| 太仆寺旗| 石景山区| 南丹县| 利川市| 定襄县| 西畴县| 海宁市| 宜兰市| 长垣县| 大姚县| 凌海市| 西吉县| 桓仁| 丰城市| 天峨县| 渭南市| 手游| 镇平县| 中宁县| 景泰县| 池州市| 城口县|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