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從初三開始被提議,到高一上學期付諸實踐,再到現(xiàn)在完本,歷時三年,幾經(jīng)擱筆。書名也從《十不過三》改為《時間和你都知道》再改為《半闋往事長安書》,最終又回到《時間和你都知道》。
高中以后才發(fā)現(xiàn)雖然仍在同一個校園,但生活是有很大不同的。高中雖然也有分小組,但聯(lián)系并不緊密,也很少像初中一樣總是共同完成某一項任務了。
剛入高中時,我曾有一段時間非常懷念這些過去的日子。然而,當我看到他人穿著藍校服在長風樓走廊上走動,看到初三樓夜里仍明的教室,聽到他人背著我們熟悉的元素周期表時,也逐漸明白過去的時間已不屬于自己了。我所能做的,就是把這段凝聚著純真友誼和快樂的時光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保存下來。這是我執(zhí)筆寫本書的驅動力。
可惜的是我并無記事習慣,素材全靠“連環(huán)拷問”羽鈞同學獲取,故而有些有意義的事也被遺漏。且中間擱筆兩年多時間,如今原本寫過的稿子也找不全,又遺漏部分。有些事情明明記得,卻因難以表達當時感受等原因,也便作罷。但是,雖然寫作出來的東西和理想差距較大,終究也算完成了一個愿望了。
我們一路走來,留下的只有記憶。我們抱著這些記憶向前走,它們也便成為唯一能完全讀懂我們的堅強與脆弱、歡樂與悲傷、思念與勇氣的,最知心的朋友和最溫暖的港灣了。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