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多謝!乾中老道慷慨大方,不錯不錯!老爺我現在衣服也有了,雖然山中境里還有很多有趣的玩意兒沒有見過,可我也得出山了,阿寧和老頭子在外面想必等的快要急瘋了!”想到阿寧和老頭子看到自己憑空出現在眼前,定會大吃一驚,小景心里想著,不自覺的笑了起來。
“莫急莫急,貧道知公子出山心切,冒昧請公子再稍候片刻。”
乾中道人說著,后方虛空中一陣波動,一顆圓滾滾的透明珠子浮現出來,落到手里,只聽他繼續說道:“貧道主張萬物生靈和諧自在共存一世,世間的妖怪也好,異境的精靈鬼魅也好,都能做得來朋友。多年以前,機緣巧合之下,貧道得遇上古獏獸,正如公子先前所見,獏獸透明無形,體大如山,自與貧道隱居這山中境以來,常年居住在‘春生幻境’之中。”
“未料,它在幻境中被公子用玄妙道術驅趕,竟自打破了多年不動的習慣,跟隨公子來到這里。這顆‘夢眠珠’乃是其多年精氣所化,要貧道代為轉交到公子手上,該珠的功用貧道也不甚明了,獏獸也未曾告知于貧道,既是朋友托付,還請公子帶上它再離開這里罷!”
乾中道人從云蠶小筑里尋得一個網兜,將夢眠珠放入其中交給了小景。
夢眠珠入手極其冰冷,有那么一瞬小景感覺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透明壁障”之內,旋即左手玉石一涼,神志清醒過來。
少年心道:“這地元魄和夢眠珠哥倆倒是一對兒!”
將地元魄也放入網兜,一同系在了腰間,小景朝著老者身后的虛空拱手一拜,說道:“謝啦,看不見的獏獸朋友,哈哈!”旋即又朝乾中道人說道:“這回可以了吧?”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山外想必是公子的眷戀之人。隨貧道來吧,這就送公子出山。還望公子知曉,待出得此境,公子就當是沒遇到過山中眾精怪,也沒遇到過貧道,山外一切,貧道亦不會插手。”
“知道啦!想必老道你是怕山外的人來打擾清修吧?放心好了!”
乾中道人在兔子的蟾桂堂處取了一瓶丹藥,接著二人便繼續朝著集市深處走去。
甫一離開這四家攤子的怪異所在,小景感覺如同穿梭了兩個世界,一靜一動,奇妙無比。
“老道,你剛才說獏獸在‘春生幻境’里居住?那是個什么地方?難道就是那一群精怪所在的幻境嗎?”
“哈哈!一些粗鄙作品入不得公子法眼,若有閑暇,貧道可帶公子領略一番。”乾中老道口中謙虛,臉上卻滿是驕傲的神色。
“不了不了,還是趕緊出山吧!”
“公子倒是個性急之人,也罷,咱們快走吧,以后若是有緣,自會再見!”
小景感覺乾中道人一只手搭在自己肩膀,腳下仿佛被什么物事托舉著,二人緩緩升上半空,向著前方飄去。
小景大呼小叫,自己的飛天夢突然得以實現,不禁有些興奮異常,看著下方妖怪穿梭不停的集市,綿延不絕,一時間心中充斥著少年人的奇妙感慨,笑語連連。
“飛”了一陣,二人緩緩下落,原來已經到了集市的盡頭,小景左顧右盼,看著此地有些眼熟。
乾中道人微微一笑,說道:“公子所在正是入山之處,這山中境本是個環狀,方才公子與貧道乘著獏獸的部分軀體已是轉過一圈了!”
小景心想難怪看著這么眼熟,又自瞧了一番,確實找到了賣桃子的猿花花姑娘,賣草藥的老牛和賣茶葉的猴子,卻不見紅熊妖和犬哈哈兩個妖怪的身影。
“走罷,辰公子!”
少年還沒反應過來,看到乾中老道徑直向著自己身后走去,小景轉過頭,原來背后是一間茅屋,跟幻境中的山前茅屋似乎是同一間,見乾中老道已經快到茅屋門口,便一陣小跑,跟了過去。
二人進入茅屋,里面的陳設倒是跟幻境中山前茅屋如出一轍,蒲團隨意地擺在地面上。
正前方山、水、人、妖共處一世的巨幅水墨畫掛在墻壁,左右兩側墻壁上也同樣掛著四幅畫作,內容看不清晰,顏色倒是鮮艷,黛綠、火紅、斑斕、雪白。
茅屋頂梁上則是一面銅鏡,鏡面瑩瑩流轉,變幻不定,小景在幻境中時,卻是沒有察覺到有鏡子鑲嵌在頭頂之上。
“這便是貧道的修行之所,墻壁上掛著的正是拙作若干。先前公子所處的幻境就是那‘春生之境’了!”
雖急于出山,此刻卻是好奇心占了上風,小景走近乾中道人手指向的位置后,看到黛綠色的畫作中玉橋、流水、奔襲的精怪、嵯峨高山及山前茅屋一一俱在,畫中山水精靈惟妙惟肖,仿佛呼喚一聲就會活過來一般,小景口中嘖嘖稱奇,心中驚嘆乾中老道真是神仙異人。
小景將四幅畫作挨個看了一遍,火紅色彩的畫作里是一處落差極大的山澗,下方乃一湖池,湖池岸邊滿是鮮艷的紅色花朵,火紅的顏色浸染到了湖水和山澗中,湖中游魚若干,空中“飛魚”若干,階梯狀的山間水道層層綿延下去,乃魚躍龍門之象。
斑斕色彩的畫作里,紅楓綠柳,紫藤絳果,黃色的麥田一片片,一位褐衣短褂的老農靜坐在田埂邊上,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
最后一幅竟是令人感覺毛骨悚然的骷顱幻戲圖,畫面上一具成人骸骨,手中牽線,連到孩童骸骨四肢,另有兩個婦人和一個女孩兒在旁觀看,四周白雪皚皚,詭異非常,小景體會不到其中意思,便沒有細看。
乾中道人看到小景轉了一圈,微笑說道:“‘春生之境’意味新生,‘夏騰之境’乃是成長,‘秋實之境’是為收獲,‘冬泯之境’便是死生了,貧道這春夏秋冬與生命四時結合的劣作倒是教公子見笑了。”
“哈哈,老道你倒是謙虛!好啦,該看的都看啦,老爺我也該出山了!”
乾中道人呵呵一笑,只見梁上銅鏡緩緩飄落,豎著立在二人面前,鏡面流轉,赫然便是山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