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5章 輾轉荊襄,求賢未遇

豫章義師乘船沿贛水北上,入長江,溯流西進。長江浩蕩,兩岸景色漸次變化,中原腹地的氣息撲面而來。王絮立于樓船船頭,身后站著步騭、陳到、蔣欽、周泰等人,皆面色肅然。

此行目標明確——酸棗會盟。但王絮深知,欲成大事,非僅憑一腔熱血與數千精兵可成,更需運籌帷幄、經天緯地之才。他腦海中閃過一個個璀璨的名字,決定趁此北上之機,繞道尋訪,以期壯大自家智囊團。

“主公,前方即將進入荊州江夏郡地界,是否按原計劃,先往襄陽?”步騭在一旁詢問道。原計劃中,王絮提出欲拜訪荊州名士,尤其是襄陽一帶的龐氏。

“嗯。”王絮點頭,“龐德公乃荊襄士林領袖,水鏡先生司馬徽亦與其交厚,若能得其一言指點,或薦一二賢才,勝得千軍。”他雖知希望渺茫(龐德公歷史上堅不出仕),但仍想一試。

船隊轉入漢水,不日抵達襄陽城外。王絮命大隊船只于城外碼頭停泊休整,自帶步騭、陳到及十余名親衛,備下厚禮,入城拜訪。

襄陽城繁華遠勝豫章,街上行人如織,士子風度翩翩。幾經打聽,方在城外峴山南麓尋得龐德公隱居之所。幾間茅舍,一圈竹籬,清幽異常。

通稟之后,一童子引眾人入內。龐德公年約五旬,布衣葛巾,容貌清癯,正于院中打理菊圃,見王絮一行,只是微微頷首,并無太多客套。

王絮執禮甚恭,表明身份及仰慕之意,并委婉道出招攬之意,言及討董大義,希望先生出山相助,或薦賢才。

龐德公聽罷,神色淡然,緩緩道:“王太守有心了。老朽山野之人,疏懶成性,只知耕讀教子,于天下大事,早已無心過問。討董之義舉,老朽預祝馬到成功。至于賢才……荊襄之地,非無俊杰,然或隱于山林,或待價而沽,緣法未至,強求無益。王公子少年英雄,自有際遇,不必執著于老朽這山野茅廬。”

話語雖客氣,但拒絕之意明確無比,且透著一股看透世事的疏離感。王絮又試探問及水鏡先生司馬徽及其門下弟子如諸葛亮、龐統等人(此時皆年幼或未顯),龐德公皆以“年幼求學”或“才疏學淺”為由,輕描淡寫地帶過。

王絮心下黯然,知不可強求,只得留下禮物(龐德公堅辭不受,最后只收下一些書籍),告辭而出。

“荊襄人才輩出,然皆觀望以待明主,或如龐德公般避世不出。主公,看來此行難有收獲。”步騭低聲道。

王絮嘆道:“賢才自有風骨,豈是輕易可得。無妨,我等心意已到,且再去新野一試。”

他記得,此時“箭神”黃忠應在荊州劉表麾下,可能駐于南陽郡北部的新野一帶。若能得此猛將,無疑能極大增強軍力。

一行人快馬加鞭,趕至新野。打聽之下,確有一員姓黃名忠字漢升的中郎將,驍勇善射,名聲在外。王絮大喜,立刻前往軍營求見。

然而,結果再次令人失望。黃忠確在營中,接見了王絮。其人年約四旬,面容堅毅,目光如電,果然有猛將之風。但聽聞王絮來意,欲招其共赴國難討董時,黃忠卻面露難色。

“王太守厚愛,忠感激不盡。討伐國賊,忠亦義不容辭。然忠乃劉荊州部將,受其俸祿,守土有責,未有調令,豈敢擅離職守?且……”黃忠猶豫一下,低聲道,“家中獨子近日身體抱恙,忠……實難遠離。”

王絮這才想起,黃忠之子黃敘似乎確有早夭之疾。他心中惋惜,知道此時招攬黃忠,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占,幾乎不可能成功。他又不能強求,只得留下一些南陽名醫的信息(憑借后世記憶)和一份厚禮(用于為其子治病),表達敬意后無奈離開。

連續兩次求賢未果,讓王絮心情有些低落。步騭勸慰道:“主公,賢才如良駒,非伯樂不遇,亦講緣分。或許我等機緣未至。不如直奔潁川?潁川多名士,荀氏、陳氏、鐘氏皆聚于此,或有收獲。”

“也只能如此了。”王絮振作精神,“目標潁川!聽聞荀文若(荀彧)有王佐之才,若能得之,大事可成!”

隊伍再次啟程,折向東北,進入豫州潁川郡地界。潁川文風鼎盛,士子如云。一入其境,便感文化氣息濃郁。

然而,命運似乎再次和王絮開了玩笑。當他們趕到潁川荀氏府上時,卻得知荀彧早已因避董卓之亂,棄官歸鄉后不久,便應袁紹之邀,前往冀州了!

王絮愕然,心中大叫可惜,竟與這位頂尖謀士失之交臂!

接連受挫,王絮不禁有些氣餒。步騭建議在潁川郡治陽翟暫歇,打聽一下其他名士動向。

是夜,王絮心中煩悶,信步走出驛館,帶著陳到及兩名親衛,尋了一間看上去頗為雅致的酒肆,欲借酒澆愁。

酒肆中人不多,角落里,兩名青年文士正在對飲。一人年紀稍長,約二十五六,面容清秀,眼神卻略帶憂郁,不時咳嗽幾聲,顯得身體欠佳;另一人年紀稍輕,約二十出頭,衣著略顯放蕩不羈,眼神靈動,嘴角總掛著一絲玩世不恭的笑意,正舉著酒杯高談闊論,言辭犀利,往往一語中的,切中時弊。

王絮本是無意傾聽,但越聽越驚。那年輕文士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對各方諸侯的評價,甚至對董卓、對即將成立的討董聯盟的預測,無不精辟透徹,仿佛洞若觀火,其見識甚至遠超此時的步騭!

“奉孝,慎言!”那年長文士低聲提醒,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志才兄何必擔憂?此處豈有董卓耳目?”那被稱作“奉孝”的年輕文士不以為意地笑道,又飲了一杯,“觀山東諸公,雖聯軍討董,然各懷異心,袁本初好謀無斷,袁公路驕奢無度,其余人等,皆非能成大事者。此盟,恐虎頭蛇尾,徒勞無功耳!”

王絮心中巨震!奉孝?志才?難道是……郭嘉郭奉孝?戲志才?!

他再也按捺不住,端起酒杯,走到兩人桌前,躬身一禮:“二位先生請了。在下豫章王絮,方才無意間聽聞二位高論,深感欽佩,冒昧打擾,可否容在下敬二位一杯?”

那兩人顯然一愣,打量了王絮一番。見其氣度不凡,身后護衛亦顯精悍,又聞是豫章太守之子(王絮自報家門),神色稍緩。

那年輕文士(郭嘉)眼中閃過一絲興趣,笑道:“原來是近日傳聞中起兵討董的豫章王公子?失敬失敬。公子不在營中準備會盟,怎有暇來這酒肆閑坐?”言語間并無太多拘謹。

王絮苦笑道:“不瞞奉孝先生,王某北上,一為會盟,二也為尋訪賢才,共襄義舉。奈何輾轉荊襄、新野,皆緣慳一面。方才聽先生一番言論,方知何為真知灼見!若先生不棄,王某愿虛席以待,請先生出山相助!”他態度極為誠懇。

郭嘉與戲志才對視一眼。戲志才沉吟道:“王公子討董義舉,我二人深感敬佩。然我二人閑散慣了,恐難適應軍旅約束。”

郭嘉卻眨眨眼,笑道:“王公子,嘉乃寒士,身無長物,唯好杯中之物,且體弱多病,恐難當大任。公子就不怕所托非人?”

王絮正色道:“先生大才,豈是俗物可限?但求先生一言,可抵千軍萬馬!若先生肯屈就,軍中絕無約束,美酒管夠!并延請名醫,為先生調理身體!”

郭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和感動,他放浪形骸,常被人視為狂生,從未有人如此重視他,且條件如此優厚。他與戲志才低聲交談幾句。戲志才似乎仍有些猶豫,但郭嘉顯然已心動。

“也罷!”郭嘉忽然一拍桌子,“董卓國賊,人神共憤!嘉雖不才,也愿略盡綿力!觀公子誠心求賢,氣度非凡,或可一試!志才兄,你我終日在此空談,何不隨公子做一番事業?”

戲志才見好友如此,又見王絮確實至誠,終于點頭:“既如此,戲忠愿隨主公左右!”(戲志才名忠)

王絮大喜過望,沒想到柳暗花明,竟在此處得此二位奇才!立刻邀請二人同回驛館,與步騭相見。步騭與郭嘉、戲志才一見,交談之下,亦是惺惺相惜,深感主公得人。

正當王絮因得郭嘉、戲志才而欣喜不已時,又一樁意外之喜降臨。

次日清晨,王絮準備離開陽翟,繼續趕路。車馬行至城門口,忽見前方一陣騷亂,一群豪奴家丁正圍攻一條大漢。那大漢身材極其魁梧,面貌丑惡,手持一對短戟,竟是以一敵十,猶自大呼酣戰,將那些家丁打得人仰馬翻,哭爹喊娘,卻似乎手下留情,未傷人命。

王絮問旁人緣由,得知是這大漢飯量極大,在酒肆吃了酒肉無錢付賬,店家叫來主家豪奴討債,言語沖突便動起手來。

王絮再看那大漢,勇力驚人,且憨直忠厚(不愿傷人命),心中一動,莫非是……

他立刻上前,高聲道:“諸位住手!這位好漢的酒錢,算在我賬上!”

眾人皆是一愣。那大漢也停下手,疑惑地看向王絮。

王絮命親衛拿出錢帛,付了酒賬,又額外賞了店家一些錢財平息事端。然后走到那大漢面前,溫言問道:“這位壯士如何稱呼?為何在此?”

那大漢撓了撓頭,憨聲道:“俺叫典韋,陳留己吾人。就是……就是肚子太餓,吃了酒肉沒錢……多謝公子幫俺付賬!”

果然是他!古之惡來,曹操的宿衛猛將典韋!

王絮強壓心中激動,道:“區區酒錢,何足掛齒。觀壯士勇力過人,為何不從軍報效,謀個前程,何至于困頓至此?”

典韋憨笑道:“俺就是個粗人,只會打架,沒人要俺。”

王絮正色道:“如今國賊董卓亂政,我正欲起兵討伐,急需壯士這般英雄!若壯士不棄,可愿為我帳前護衛?別的不敢說,酒肉管飽!”

典韋一聽“酒肉管飽”,眼睛頓時亮了,又聽是討伐國賊,立刻拍著胸脯道:“公子是好人!還幫俺付賬!打國賊是好事!俺典韋跟你干了!以后誰想傷公子,先問過俺這對鐵戟!”

于是,王絮北上求賢之路,雖未得龐德公、黃忠、荀彧,卻意外地收獲了郭嘉、戲志才兩位頂尖謀士,以及絕世猛將典韋為護衛。

隊伍再次開拔時,氣勢已截然不同。王絮麾下,文有步騭、郭嘉、戲志才運籌帷幄,武有陳到、蔣欽、周泰、典韋沖鋒陷陣。雖尚未經歷大戰,但一個未來爭霸天下的核心班底,已初具雛形。

王絮信心倍增,下令全軍加速向酸棗進發。他已迫不及待,想要在那場匯聚天下英雄的會盟中,嶄露頭角,讓豫章王氏的名號,響徹中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山西省| 二连浩特市| 永城市| 定州市| 泰州市| 昭平县| 阿克苏市| 安徽省| 崇仁县| 蒙自县| 青铜峡市| 乌鲁木齐市| 西藏| 奉新县| 洞口县| 巢湖市| 宝山区| 万年县| 化隆| 荥经县| 察雅县| 普安县| 武汉市| 阜南县| 库尔勒市| 天全县| 静安区| 扬州市| 商洛市| 厦门市| 大化| 筠连县| 明溪县| 眉山市| 嘉定区| 革吉县| 双辽市| 黔西县| 东阳市|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