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太后召見
- 浮華記事
- 云深o
- 3136字
- 2019-02-25 22:12:08
慕青以為雅洛之事已了。
直到一個月之后,宮里壽康宮太后娘娘身旁的靈薈姑姑來王府。
此刻慕青正同李瑾在廳中博弈,見是靈薈姑姑,二人忙放下手中的棋。
李瑾笑著讓靈薈姑姑坐下,“不知姑姑來王府所為何事?”
靈薈姑姑笑著拒絕,依舊站著,只是道,“太后娘娘讓老奴叫瑾王妃進(jìn)宮,說是許久不見,有事吩咐。”
“如此。”
李瑾笑著應(yīng)答,就起身。
靈薈姑姑卻笑笑,“太后娘娘說,只讓王爺在府中好生修養(yǎng)就是,不必入宮,只娘娘一人足矣,娘們兒間說些話,就不必讓王爺在場。”
慕青看著李瑾,輕輕笑道,“那煩請姑姑稍等片刻,容慕青去換身衣裳,您老久等。”
說完,帶著寒霜寒月離去。
直到進(jìn)宮時,慕青還是不明白太后娘娘叫她進(jìn)宮所謂何事。
及至下車,慕青由著靈薈姑姑帶領(lǐng),去往壽康宮時,遠(yuǎn)遠(yuǎn)地就瞧見一香車寶馬緩緩而過,車上玉石碰撞,發(fā)出真真清響。
那隨著香車而來的儀仗甚是華貴莊嚴(yán),前后三十六宮婢廣袖飄揚(yáng),氣質(zhì)脫俗,神態(tài)莊嚴(yán)而過。
慕青心下疑惑。
但她還是隨著靈薈姑姑做禮,“皇貴妃,大安!”
四皇子李環(huán)之母,前高陽國礽候之女高陽氏。
慕青曾做過李瑾一段時間的陪讀,時常出入皇宮,后宮的宮妃她見過不少。
卻獨(dú)獨(dú)從未見過高陽氏,素日宮中大小宴席,竟也未瞧得她的半分身影。
慕青倒是對于高陽國略知一二。
懿朝自開朝來,便實行分封、郡縣制,時間一久,弊端逐漸暴露。諸侯國妄自尊大,不聽朝廷管理,而其中的諸侯國,當(dāng)以高陽國最大。
數(shù)年前,宣帝頒布推恩令,各個諸侯國不服,宣帝便以高陽氏開刀,一連滅了數(shù)個諸侯國,如此,推恩令才徹底實行下去。
想必是那高陽國被滅,一族族親全部被滅,反正自那以后,皇貴妃幾乎閉門不出。
除卻李環(huán),幾乎誰也不見。
如今,倒教慕青頭一次遇上皇貴妃高陽氏。
馬車“叮鈴鈴”的響聲在經(jīng)過慕青身側(cè)時,突然停下,自那層層縹緲的薄紗后,傳來一個女子淡淡的聲音:
“可是瑾王妃在外?”
慕青聽罷,轉(zhuǎn)身對高陽氏屈膝行禮,“慕青見過皇貴妃娘娘,娘娘大安!”
“你同環(huán)兒王妃的事,本宮已經(jīng)聽說過了,雅洛哪里不對,瑾王妃可還多包容才是。”
她的聲音,聽著很是縹緲,仿佛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無欲無求,只是聽得聲音,便覺得其人溫和無害。
仍舊看不清她的臉。
慕青膝身,被她一說,自己竟找不出半點不對的地方,只是說,“慕青亦有不對的地方,以后會更加注意己身言行,時刻規(guī)范自省,努力同兄嫂相處。”
“如此。”
高陽氏說完,帶著鳴佩撞擊的聲音又走遠(yuǎn)了。
慕青看著遠(yuǎn)去的馬車,薄紗內(nèi)的女子縹緲美麗,只是一道淺淺的麗影,便是極美。
那是怎樣的一個人?
收回目光時,身旁的靈薈姑姑說,“王妃隨老奴來吧!”
直到壽康宮,慕青才知道太后讓自己來的何意。
跪在殿上,上頭的太后道,“兄弟間鬩墻的事,哀家是不愿看的。如今老四媳婦兒的額頭雖然已經(jīng)好了,可到底是因為你傷著的。如此,就去給你四嫂敬茶賠禮吧!”
太后話剛一落下,一個姑姑就端了一個茶杯過來,慕青忍下心中的不快,抬頭只是一笑:
“如此。”
從靈簾姑姑手中端過剛剛沖好的茶,慕青跪在雅洛面前低頭:
“四嫂,一月前的事還是慕青不對,請四嫂喝下這杯茶,全了慕青一顆賠罪的心思。”
那茶還是剛剛泡好,端在手中,滾燙得緊,加之慕青右手有傷,如今又高高抬在頭上。
可那雅洛故意似的,只是輕輕地嘆口氣,看著靈簾姑姑說,“不知姑姑泡的什么茶,張?zhí)t(yī)吩咐過,有些茶雅洛是萬不敢喝的,怕同喝的藥沖撞了。”
“四王妃,茶是上好的龍井,泡茶的水,也是從梅樹花瓣上的雪新鮮采摘。”
“如此,那本王妃就喝了吧。”
見著端茶的慕青,已經(jīng)端了好一會兒,雅洛才慢悠悠地喝下慕青所敬的茶。
慕青看著雅洛,心中冷笑。
待雅洛離去后,太后才終于讓慕青起身。
“十二最近身子如何?”太后發(fā)問。
“王爺身子康健,每頓亦是胃口極好。”慕青淡淡地答話。
壽康宮內(nèi),靜神安寧的淡雅熏香淺淺燃燒,慕青心內(nèi)無奈地看著太后,雖然煩躁,卻還是耐心地回答老人家對李瑾的關(guān)懷。
只是突然,太后話音一轉(zhuǎn),“前陣日子,青丫頭滿十九了吧?”
慕青回應(yīng),“是。”
“怎的你同貍兒成婚這般久,肚子里還是沒有動靜?同你這般大的書丫頭,都已經(jīng)生了兩個兒子了。”
“……”
慕青無耐,這件事又不是我想要就能成的啊!
“是慕青無能。”
“貍兒如今身邊,除了一個你,也就陛下,逍遙王送的兩個妾室。你成日也要打理主持王府中饋,是時候給十二身邊添幾個可心的人來幫襯你,服侍十二,為他開枝散葉。”
哪想上面,太后手中轉(zhuǎn)了轉(zhuǎn)佛珠,冷不防的地說道。
慕青心下閃過一絲不快。
“太后,此事慕青認(rèn)為甚為不可!”
慕青拒絕道。
“為何?”太后質(zhì)問。
“一是慕青同王爺大婚不久,子嗣一事,向來隨緣;二是王爺身子骨不好,不宜過近女色;三則王府中饋,慕青處理起來暫時得心應(yīng)手,不用再添幫手;四則慕青也沒找到側(cè)王妃的合適人選。”
哪想,上頭的太后卻突然一笑,“前一陣子,陛下就給十二挑好了側(cè)王妃的人選,此女系出哀家與純懿的母族------向氏亦舒。不知瑾王妃看著如何?”
向亦舒?
雖然向家遠(yuǎn)在蜀地,可向亦舒的才名美貌,在慕青回京時就已經(jīng)如雷貫耳。
向亦舒是向家的遠(yuǎn)房,雖不是向家主公親生女,可身份卻比一般京城的郡主縣主之類的還要尊貴。
向家陽盛陰衰,到了這一輩,出生的,僅有的兩個姑娘都早夭了,有術(shù)士說,向亦舒命格極硬,有福氣貴相,便被向家的主母收為養(yǎng)女,當(dāng)成嫡女養(yǎng)大。
如此不過三年,向家果真才有女兒出生,且并無任何夭折意外。
而向亦舒不僅命格富貴,且才情美貌,早早地就傳進(jìn)了京中。
慕青心中氣惱。
向太后想把她母族的人塞進(jìn)瑾王府,延續(xù)她向家的光輝嗎?
慕青聲音冷淡,直接拒絕,“王爺身子不適,等王爺調(diào)理好,慕青再為王爺多加考慮考慮。”
“何時?”太后繼續(xù)問。
“得看王爺身體調(diào)養(yǎng)得如何。”慕青也是怒了。
一室的寂靜。
慕青只聽得上面太后轉(zhuǎn)動手中佛珠的聲音。
從前同太后幾次見面,慕青對她印象挺好,今天這么一遭,讓的慕青心中略微不快。
可她畢竟是李瑾尊重的祖母。
慕青忍了。
突然,簾外傳來靈薈姑姑的聲音,“太后娘娘,白太醫(yī)到。”
壽康宮每隔三日,就有御醫(yī)署的太醫(yī)問診。
太后沒讓慕青退下。
待得白太醫(yī)給著太后把脈叮囑幾句后,太后突然道:
“今兒青丫頭正巧也在,白大人也給瑾王妃瞧瞧。”
說完,白太醫(yī)道,“敬諾。”
由著白太醫(yī)為著慕青把脈后,靈薈姑姑把白太醫(yī)送走。
上頭的太后看了眼慕青,突然道,“方才是青丫頭考慮的是,你是十二弟媳婦兒,后宅之事,當(dāng)是你個王妃決斷才是。”
“哀家老了,亂了心思,青丫頭可別怪哀家才是。”
慕青心下這才好了。
她抬起頭,不在意地道,“也是太后為王爺著想。”
太后對著慕青點了點頭,“如此。”
“時間也不早了,青丫頭就留下來陪哀家這個老婆子吃一頓飯吧。”
慕青不好拒絕,說了句,“唯諾。”
一月的天,到底還是冷著的。
服侍太后娘娘吃完飯后,她終于犯困,慕青才在心中松了口氣,緩緩?fù)讼隆?
待慕青離去好久,臥在榻上本來還似睡非睡的太后突然將手中的木檀珠串丟在地上,發(fā)出巨大聲響。
“太后!”
一旁,服侍太后的幾人誠惶誠恐地跪下。
“這個陳慕青,好不識抬舉,真是放肆!”
“太后,您請息怒。”
一旁,靈薈給太后端來一杯茶。
太后接過茶,輕輕抿了一口,“白太醫(yī)如何說?”
靈薈低頭,“白大人說,瑾王妃常年呆在北疆,身子受寒,且王妃時常受傷,大傷小傷不斷,沒有得到及時調(diào)養(yǎng),極難………有孕。即便有孕,也是難以……足月。”
“呵…!”
太后聽罷,冷冷一笑。
可是突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微微嘆氣。
“哀家和陛下勸過貍兒不知多少次可貍兒都拒不娶亦舒。”
“靈薈,你說,哀家該如何延續(xù)我向家的光榮?”
“向家……向家,哀家是絕不會讓向家的光榮,在哀家手中就這么斷了。”
太后說完,躺靠在榻上。
“可太后,瑾王殿下硬是不娶亦舒小姐,又該如何?”
躺在榻上的太后卻突然睜眼,一雙眼中,滿是精明與算計。
她淡淡地一笑,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由不得那陳慕青,貍兒不得!”
“哀家想做的事,就還沒有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