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明璃月深談一番之后,南宮雨念異常歡快的離開,兩月后明璃月緊跟著有孕,料理好顧清懷的婚事,也定下了兩個弟妹。
二弟妹出身南宮家,不過卻是難得的顯支,與當年的昌南侯夫人同出一脈,是昌南侯夫人庶弟的嫡女,不過這個弟弟倒是本事。
再有就是三弟妹謝氏也已經定下,婚期相差不過是半年歲月,緊跟著就要著手準備四妹顧清瀾的婚事。
好容易安穩的過去,太后又給顧縈心賜婚,長寧侯連忙領養個女孩回來,長公主不顧還未恢復的身體,進宮跟太后說明情況。
太后表示完全理解,反正養女跟庶女一個樣,族譜上看來是相同的,只要成王子女婚姻有繼,太后并不在乎是哪個姑娘。
也不能由著個庶女的性子來,給長公主下達最后指令,若是顧縈心不嫁,那么就由養女替嫁,但需要處死顧縈心本人。
這個消息傳到顧縈心耳朵里,狂喜之后卻是一番心涼難言,只等著家里接她回去調養。誰知等了半年之久,依然不見家中人。
明璃月慢悠悠的生個兒子,不慌不忙的照顧著長公主幼女,等到婚禮即將開始的三天前,才兩輛小車將人接來,隨意塞到院子里。
第二日長輩們來鋪妝,顧甄氏隨意送了支金簪,明璃月給了套琉璃頭面,長公主送了個玉鐲,已經是明擺著糊弄顧縈心。
婚禮倒是辦得熱熱鬧鬧,成王那邊鋪妝的時候臉色就不好看,顧縈心那么臨時備嫁,原本的嫁妝給了顧縈蝶,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長寧侯一開始就說好的,給兩千兩銀子籌備,刨去婚宴的一百兩,余下的一千九百兩都給辦嫁妝,明璃月一分一厘都不貪。
也都是顧縈心自個做的孽,上次索要添妝的事情,幾乎把家里親戚全給得罪了,人就隨便送點應個景,全加一塊也沒多少。
加上近兩年府里頭接連辦婚事,開支也是比較大的,因為顧縈心的緣故還多了倆養女,籌辦嫁妝婚事又是一筆錢,破費頗多。
其實若侯爺真想好好辦,也并非是沒錢弄,不過因為嫁的是成王府里,長寧侯就不打算花費,那筆錢還是留著吧。
萬一日后顧縈心來個再嫁,或者是養孩子什么的,哪里不需要用到銀子,不必花費在這一場,注定不會長久的婚事中。
分明已經打壓成王到如此地步,成王還是樂此不疲的作死,到真把自個作死的那天,他們這些被賜婚的人家,還可以把女兒接回。
到時候再嫁也好,或許還附帶兩個外孫,都是很麻煩的事情。
長公主夫婦更是直接,爵位傳給兒子夫妻兩個逍遙自在,直接搬到莊子上消遣,夏日水榭冬天溫泉,日子過得不能再舒坦。
小閨女也直接交給兒媳婦,還有方太太帶來的子女,也基本都是扔給明璃月,再加上明璃月的兒子,以及妹妹們的婚事。
之后顧縈心也是二嫁三嫁,再死了四個男人之后,順利死在了第五個男人手上,顧家連孩子帶嫁妝拿回來,便算是了結此事。
只是家里要養這么多表小姐少爺,也足以讓人覺得很頭疼的,明璃月在城郊買了塊地,學著母親蓋起房子。也算是有個交代。
好在顧縈心的孩子都是明璃月教導,到沒有跟親媽一般犯渾的,對明璃月也算是種慰藉。這家里也不缺錢財,明璃月更是富有。
在加上顧湛鴻襲了郡王位,行事越發的低調起來,認真做個寵妻狂魔,倒是幫顧家挽回了聲譽,讓顧家男子行情暴漲。
誰不希望女兒被丈夫疼愛,眼看著明璃月在顧家過得這般好,那些人自然舍得將閨女嫁進來,至于結果如何,那還真是未知。
顧湛鴻一生無小妾無庶出,嫡長子襲長寧侯位,嫡次子襲長樂王位,諸子各有出路成就不同,成為幾代人口中的傳奇。
真正被人視作傳奇的,還是明璃月本身的成就,后來顧湛鴻夫妻走遍天下,明璃月一身醫術救人無數,子侄中多有傳承者。
醫術成為明顧兩家重要傳承,無數人耗盡一生,只求能像明璃月一般行醫濟世,故此縱然偶爾遠離朝堂,顧湛鴻一脈從未被忘卻。
在朝有爵在野有名,朝野之間還能維持一種平衡,甚至由這一支傳下去的顧家血脈,還有不可納妾的規矩,沒兒子過繼個就行。
反正顧家顯支旁支多得是,總能找到合適的孩子。
而明璃月則是歷朝歷代,唯一被人建祠祭祀的女子。明璃月多年行醫的實踐筆記,晚年被她整理成冊,出版印刷后四處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