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平穩過渡

  • 大宋一鍋端
  • 半面公爵
  • 2819字
  • 2013-09-19 15:18:46

開弓沒有回頭箭,對于從事造反這種高風險行當的人來說,只有一條道走到黑,至于結果嘛,就交給上天來決定吧。趙匡胤跟五代十國那些兵變武將匹夫不一樣,那幫人奉行的是一把大刀鬧革命,只要殺光礙事的,做皇帝也就指日可待;老趙卻不認為,他覺得如兵法上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方為上策,造反也一樣盡可能的避免殺戮,才不會引起民變,兵不血刃的方式改朝換備受老趙推崇,這也是他為何三番兩次聲明“三不擾”政策的原因。

初四那天,趙匡胤決定率領眾將士,打道回府,沒錯老趙又回來了。在部隊開拔之前,趙匡胤站在高臺上,發表了一次簡短的演講:“各位將士,各位同僚,各位勇士,我老趙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各位明刀明槍的把我逼到這份上,我老趙也就認了。你們既然選我做主事,那么就必須得聽從我的命令,現在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只有同心協力才能確保此事無虞。此前,我曾經兩次強調“三不擾”的政策,現在我再補充說明一下,我們此次打道回府原則上是和平接管,實現平穩過渡,不到萬不得已,斷斷不能殺人。此外,回去以后對那些個王公大臣們要以禮相待,對待皇帝,太后更不能丟了禮數。你們要知道只有宮外民不亂,宮內朝臣不亂,對我們起事才有所幫助,否則一旦起事,諸位和我都是要掉腦袋的。”

老趙的話合情合理,眾人也都鼓掌贊許。

重裝上陣,出發了,迎著早上的升起的太陽,靠近開封城,在內應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幫助下,守城士兵大開城門,部隊悄無聲息的順利進城。進城之后,老趙立刻部署人馬,兵分兩路,一路到達朝堂殿外,接管周圍警務;一路隨同趙匡胤前往殿前司。

后周大殿之內,滿朝文武百官正在例行朝會,這時候,殿外有人覲見,大伙都感到奇怪,這個時候該上朝都上朝了,這會是誰呢?

走進大殿的這個人,叫潘美,他是河北大名人,早年跟隨周世宗柴榮,南征北伐立下汗馬功勞,是一個有很有軍事才干和政治遠見的人,同時他也是趙匡胤的忠實擁躉。

潘美此次前來,就是受老趙的委托將造反的消息通報給文武大臣們,作為久經沙場見過大世面的老將而言,他淡定從容的進了內殿,向皇帝作了禮。

“潘美此番前來,就是告訴諸位同僚,趙點檢已經順應天命,現在差不多已經到了開封城內,即日將舉行登基大典,還望各位準時參加。”潘美提高了嗓門,生怕朝堂之上的聽不清楚。

聽到這個消息,最震驚的莫過于范質和韓通,范質這時候已經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不一會兒,就和王溥對掐起來,沒錯,就在朝堂之上兩位先帝欽點的顧命大臣廝打起來。

王溥可能是內心有愧,也沒有做過多的反擊,手上被掐出血了也沒在意,反倒是范質跟發了瘋似的,扯著王溥怒吼道:“都你我當初草率的決定,讓趙匡胤有了可乘之機,現在改朝換代了,你我都是歷史的罪人。”

潘美瞧這形勢不對,連忙吩咐殿外侍衛將這二人拉開,這才算了事。

再說這韓通,這也是一位猛將,不到二十歲就參軍當兵,先是追隨后漢高祖劉知遠,成為其左膀右臂,到了漢隱帝時期,已經身為樞密使,位極人臣。后因為漢隱帝多疑,著力鏟除身邊重臣,郭威因此起事建立后周,而在這個過程之中,身為后漢主要的軍事掌權者之一,韓通積極響應郭威,深得郭威信任。周世宗時期韓通參與了高平之戰,又出色的完成了開封擴建,主持修建了霸州城,勞苦功高,官任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是個純粹的軍人,他不懂得隨遇而安的政治手段,后周兩代皇帝都有恩于他,他就要誓死保衛后周的皇權。

這時候,韓通聽潘美這么一說,不由得怒火中燒,他來不及稟明皇帝就沖出內殿,騎馬準備回到侍衛司組織人馬抵抗。沒曾想當他橫穿開封大街的時候,被趙匡胤手下王彥升發現,王彥升看到韓通之后,第一反應就是這廝肯定是去搬救兵了,這還能放過他么?

王彥升本身就是一位心狠手辣的主兒,后面還會提到。他隨即率領小隊人馬追擊韓通,韓通發現去侍衛司搬救兵已然是不可能的了,隨即勒馬往家里趕。王彥升也緊追著不放,就在韓通已經到家,還沒來得及進屋就被隨后趕到的王彥升殺害。當然,面對韓通這一大家子人,王彥升也沒有手下留情,他揮舞著長劍將韓府上下活著的人都殺了個干凈。看著庭院里胡亂躺著的尸體,王彥升冷笑一聲,大搖大擺的走出了韓府,一代驍勇善戰的忠誠名將就落得這樣的下場,讓人唏噓不已。

王彥升手段雖然殘忍,但或許對于此次兵變來說,這也是減少傷亡的無奈之舉。試想,如果韓通沒有被發現,而是及時搬來救兵,那么戰爭就無可避免,到了那時,別說朝廷人心惶惶,就算開封城里的百姓也會坐立不安,這將引起更大的混亂,那么所謂的平穩過渡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從趙匡胤的角度來講,自己雖然不贊同王彥升的處理方法,但因為事出突然他也沒有理由去過多的怪罪王彥升。

韓通被殺之后,老趙已經回到了殿前司,這時候潘美正領著王溥和范質過來,老趙一看是兩位宰相,趕緊起身相迎。范質本來已經做好以身殉國的準備,沒想道趙匡胤還是這樣以禮相待,心里的氣已經消了一些。

“你身為后周肱骨之臣,先帝待你也不薄,你今天為何做出專業大逆不道的事情?”范質作為顧命大臣,肯定是要發難一番,其實這是給雙方臺階下,不至于把氣氛搞僵。

老趙這時候展現出他實力派的演技,握著范質的手就不放,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倒苦水:“您老教訓的是,我趙匡胤蒙受圣上隆恩,理應忠于我大周,但今天這事兒并不是我的本意,我也是受底下兄弟們拔刀相逼,迫不得已才這樣的。”

老趙身體混混欲墜,可見其有多么“傷心”。

范質被老趙這突如其來的哭訴弄得夠嗆,全然不知所措。

這時候,旁邊一站崗的士兵,拔出刀來問道:“現在點檢為天子,你們兩位宰相有什么意見?”

刀都快加到脖子上了,你說還能怎么樣,王溥此前就與趙匡胤有來往,他很知趣帶頭跪在地上說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范質已經沒了主意,看到同位宰相的王溥都這樣了,自己一個人也難成大事,于是兩位也都歸順了趙匡胤。

當朝宰相都表示歸順,那底下的百官自然不敢有話說,眼前的形勢一片大好,而老趙也急著想早點把這事辦妥,以免再生事端。

他吩咐左右準備后周皇帝禪位大典,也就是自己的登基典禮,底下的人辦事兒效率也挺高,儀式場地準備好了,百官也到齊了,就等著老趙現身。麻煩來了,這一路上就顧著如何和平接管,連禪位詔書這樣要命的東西都沒來得及準備,這可把老趙急的除了一身冷汗,難道是老天從中作梗,故意不讓自己順利登上皇位。

趙匡胤只好仰天長嘆,只怪時運不濟,居然攤上這么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

大伙都知道,在古代,是十分注重禮制的,皇帝沒事祈雨求福,祭天拜祖這些場合,相關的人員都要好生伺候,更別說登基大典了,這樣的疏忽簡直是無法容忍。

大家都在為詔書的事情傷神,奇跡突然出現了,站在旁邊看了好一陣熱鬧的翰林學士陶谷,突然從自己的腋窩下摸出一張已經準備好的詔書呈遞給趙匡胤。趙匡胤感激涕零,大典這才得以正常舉行,陶谷的出現堪稱神來之筆,神就神在他的未卜先知,歷史關于他的爭論還在繼續,我也不好妄下結論,對此,我只能說陶谷是一個神奇的人。

角鼓相鳴,百樂齊聲。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眾人的見證下,他登上了權利的最高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石狮市| 察雅县| 兰坪| 五家渠市| 米林县| 定安县| 东阿县| 浦东新区| 平和县| 张掖市| 青神县| 栾川县| 新绛县| 泸定县| 西吉县| 东平县| 永德县| 廊坊市| 鹤峰县| 云阳县| 罗平县| 磐安县| 茶陵县| 玉门市| 高雄县| 霍林郭勒市| 布尔津县| 永春县| 繁昌县| 缙云县| 彰武县| 江阴市| 上栗县| 定兴县| 崇文区| 长寿区| 永胜县| 耒阳市| 辽宁省| 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