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江浙稱王
書名: 大宋一鍋端作者名: 半面公爵本章字數: 2716字更新時間: 2014-03-16 20:07:31
眼看煮熟的鴨子就要飛走,小錢花費這么久準備的計劃即將落空,他這次是真的急了。皇上不急,小錢很著急,他接連給唐昭宗上了幾道奏折,用一種不容商量的強厲語氣控訴董昌的惡行,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陣勢。
在奏折中,小錢一語中的指出,董昌自立為帝的行為蓄謀已久,并非一時糊涂,而且董昌稱帝之后把朝廷完全拋到腦后,對于朝廷的友善警示不聞不問,依舊我行我素,絲毫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如果繼續縱容他這番胡鬧,恐怕早晚有一天,朝廷正統也會被他踩在腳下,到那時候,皇帝也許將會成為他的階下囚,我先把丑話說在前頭,別到時候再來后悔。
小錢故意把問題的嚴重性擴大,這下觸動了唐昭宗那根敏感的神經,原本這事兒他沒放在心上,經錢镠這番提示,他這才意識到事情遠沒有想象中的招那么簡單。
既然小錢如此積極,搶著要為朝廷排憂解難,這次平亂之事就全權交給他負責。唐昭宗打定主意,隨后便下詔,任命錢镠為浙江東道招討使、外加彭城郡王爵位,讓他放手大膽的去平定叛亂,朝廷是他最堅實的后盾。
得到朝廷的首肯,小錢也就沒有后顧之憂,命令手下諸將全力向越州進攻,不惜一切代價殲滅叛軍。平叛軍隊勢如破竹,接連取得大勝,小錢乘勝追擊,親自率領三萬兵馬奔襲董昌老巢越州。
小錢兵臨城下,董昌的部隊連續吃了敗仗,前來救援的楊行密所部也被平叛部隊各個擊破,前方戰事每況愈下,董昌董昌也是無可奈何。
更要命的是,平叛部隊在先鋒顧全武趁機攻破越州外城,事到如今董昌已經失去抵抗的資本,只能龜縮在內城不敢出來。
錢镠趕到后,為了盡快結束戰斗,他決定親自進城作說客說服董昌放棄無畏的抵抗。
這一幕實在是太過戲劇化,小錢曾經是董昌的部下,與董昌的關系還算過去,至少在正面沒發生過沖突。在過去的歲月中,小錢更像是董昌手下的小弟,在老大的親自調教下,一步步城在,最終走上舞臺。對于小錢而言,董昌于他有恩,他也試圖用二者亦敵亦友的關系來說服董昌。
那是個陽光燦爛的下午,二人在內城的迎恩門碰面,轉眼之間物是人非,董昌看起來蒼老了許多,錢镠遠遠的望著董昌。
“大王最近可好,小弟多日不見您甚是思念,今日見到大王,您滄桑了許多。”小錢站在城門下,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哈哈.。。哈哈哈。”董昌冷笑了幾聲,不停的在城墻上來回踱步,他的臉上寫滿了憤怒,“你說的沒錯,世道滄桑,人生易老,我董某人向來自稱英雄,現在卻淪落到成為別人的階下囚。呵呵,而這個人居然是我曾經最信任的兄弟,你說這他媽的算不算是諷刺?”董昌說著說著,便有些控制不住情緒,聲嘶力竭的吼道。
面對董昌的咆哮,小錢只是微笑不說話,像是一個久未謀面的朋友,你很熟悉他的名字,卻很難清除他心里的想法。
“我知道,你今天來成心看我笑話,別跟我說那些廢話,我董昌活著是一條好漢頂天立地。即便是死了,咱也不枉來人世走一遭。再看看你,你現在除了這令人作惡的嘴臉,還剩下什么?明白我的意思么,我不需要別人可憐,也不要別人來教我怎么做人,尤其是你。”董昌已經處于歇斯底里的狀態,眼睛充滿血絲,太陽穴的青筋直冒,可嘴里依舊不依不饒。
等到董昌發泄完,情緒稍微穩定后,小錢才慢條斯理的說得,
“我敬重您的為人,所以我才會一個人進來,當然我也知道大王是條漢子,不會被我這般下賤的人說服,事實上我也沒指望我能說服你。今兒我來,只是想告訴大王,城內還有這么多老百姓,他們都是無辜的,大王難道還準備讓他們跟著你一起陪葬?”說完小錢轉身就走,一邊走一邊,扔出一句,
“我的耐心有限,給你十分鐘考慮,十分鐘以后,如若還沒得到你的確切答復,我將血洗越州,說到做到。”
盯著錢镠遠去的背影,董昌愕然的癱坐在地上,興許是方才錢镠的話提醒了他,他回頭看著擁擠在城內的老百姓,大家都齊刷刷的望著他,希望能夠得到一個答復。董昌這時已經心灰意冷,無意在牽連這些老百姓了,只見他晃晃悠悠的站起來,朝著城內揮了揮手。
“開城門!”
說完,董昌脫下外面的龍袍,穿著粗布衣服,帶上印信,只身走出越州城。
錢镠代表朝廷接管了越州,失魂落魄的董昌連同他的任命的大小官員被壓上船送到杭州,臨行前顧全武特地找到負責押運的吳璋。
“這次押運事關重大,你可得多上點心,確保每一個人都安全達到杭州,特別是要預防那些想不開尋短見的人,他們都是罪人,必須要接受朝廷的審判,該定什么罪就是什么罪,可容不得有任何閃失,你懂我的意思嗎?”顧全武直眨眼,似乎話里有話,武勇也搞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一個勁地點頭。
“我懂,我懂,你就放心吧,這事兒保管辦得妥帖。”
“你懂個屁啊,你懂。”顧全武一把拉過吳璋,兩人來到旁邊一偏僻角落,顧全武警覺的察看了四周,這才放心的安排。
“你知道,領導和董昌的關系吧。”
吳璋還是一個勁點頭。
“那你以為領導希望這幫人活著到杭州嗎?我的意思是,這路上難保不發生意外,你也知道意外這東西,就是出乎預料之外..。”
吳璋這才算是明白了,原來領導是這個意思。
就這樣,武勇押著這一干人等上路了,經過一路顛簸,押運船總算是達到杭州,果然航途中發生了幾次意外,董昌連同他的親信家人四百多人,不幸“溺水”身亡。為了向證明董昌確實已經命歸黃泉,在他“溺水”后吳璋還特地把他首級留了下來。到達杭州后,錢镠對吳璋此次圓滿完成押送任務予以表揚,并遣人將董昌的人頭快馬送到朝廷。
董昌死后,小錢便順理成章的成為江浙地區的老大,風水輪流轉,等了這么久終于等到這一天。小錢隨后以平叛有功為由向朝廷請功,讓朝廷加封他為吳越王,結果朝廷就是死活不答應他的要求,最終在朱溫同志的干涉下,小錢被加封為吳王。
朱溫建立后梁,接二連三對其加封,錢镠底下的人都建議他不要接受冊封,應該自立門戶,與后梁分庭抗禮,老錢對此只是微微一笑,毅然決定不重蹈董昌的覆轍,底下的人信以為真,以為老錢果真不為皇位所動。
隨后一段時間內,周圍的鄰居西川、淮南、嶺南、福建等地相繼稱帝,這嚇老錢坐不住,雖然他口中對這些自立為帝的行為不屑一顧,但心里還是充滿羨慕嫉妒恨。如果自立為帝,就有可能與朝廷決裂,如果不當皇帝,老錢又磨不開心中的皇位情結,反復糾結。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前者。公元923年老錢被冊封為吳越王,設置官吏,使用皇帝禮制辦理冊封儀式。當然,老錢做事比較圓滑,他不愿與中原朝廷決裂,所以在他被冊封為吳越王之后,老錢還特意派遣使者前去后唐政府朝拜,并表達了吳越與中原朝廷和睦相處的意愿,現在木已成舟,朝廷鞭長莫及,對于這樣的割據政權,中原朝廷只能默許了。
此后一段時間內,中原地區局勢迅速變化,皇帝跟走馬觀花一般頻繁更換,任憑外界政局如何變幻,吳越錢家依舊巋然不動,一直把持著江浙地區的控制權。
權力代代相傳,錢家人在江浙地區的影響和地位也得到空前的提升,歷經四代,終于傳到錢俶手里,這位老兄也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錢九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