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清風明月下

一、

我不知道葉落知為什么愿意告訴我這些,這些關于他兒時的傷痛。

實際上,我的自卑和逃避,從來沒有與任何人說過,雖然我經常自嘲,經常貶低自己,經常反省自己的錯誤,但我從未向任何人提及這些問題的根源。

那天夜里,葉落知帶著我參觀火鍋店老板家的庭院,我們走到一處供人休息的亭臺坐下休息,并肩而坐,坐在明月之下,坐于清風之中。

閑坐無話,我就沒話找話,感慨道:“你說古人怎么那么厲害呢?就像蘇軾,坐在船上吹個風賞個月就能寫出那個千古名言,我到現在還能背出來——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葉落知歪過頭來看我:“現代人不厲害嗎?交通方面,從馬車演變到汽車、動車、飛機,通訊方面,從飛鴿傳書,演變到電話、手機、電腦,比起古人,現代人的智慧應該不算差吧?”

我也歪頭看他:“可我還是喜歡木心說的那句,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他在清冷的明月光下,就那么看著我,默默無聲。

我也睜大了眼睛看回去,發現什么都看不清,還眼睛酸,于是我抬頭望月,忽然就心有所感:“你知道嗎?我小時候,一起床就出門去玩,有時候以為自己已經跑出了很遠,可家里人總能很快找到我,叫我回家吃飯。可現在呢?哪怕我呆在原地不動,汽車和輪船走過的距離那么遠,再也不會有人來叫我回家吃飯了。”我眨眨眼底的淚花,強顏歡笑又補了一句,“每次都是我自己回家,距離那么遠,等到家的時候,飯菜都涼了,一點兒都不好玩。”

他仿若未聞,同我一起抬頭賞月:“知道我為什么不讓你叫葉落知嗎?”

我搖頭:“不知道。”

低沉的嗓音帶著月光一樣的清冷,他說:“因為小時候,父親經常出差,母親一個人照顧我。男孩子,那時候很皮,經常惹母親生氣,她就會連名帶姓地喊我,罰我去面壁思過,一面就是兩個小時。”

我驚訝了一下,脫口而出:“你母親好像很嚴厲?”

他自嘲一笑:“是呀!很嚴厲。”

我問:“那后來呢?你怎么辦?”

他平靜的聲音有些飄遠:“后來我被送到了寄宿學校,一直住到了畢業。”

“你那時候幾歲?”我小心翼翼問他。

“記不清了,也許五歲,也許六歲……”

“沒事沒事,都過去了……你現在很厲害!真的!呃……我保證以后都叫你落知,或者叫你小落,小知,還是阿落,阿知,你覺得哪個好?”

“你在同情我?”

“怎么可能,弱者才需要人同情,你可比我強太多了!”

“今晚的事……”

“明白明白!絕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

“以后,還是叫落知就好!”

“Yes ,sir!”我立正敬禮,好歹是把他逗笑了。

二、

記得之前在課外補習機構的時候,我常聽到那些孩子跟我訴苦,他們說父母老把他們當孩子,從不尊重他們的意見;他們說父母有時疼他們,可有時鬧了矛盾也會打他們……他們說的很多,我也深深同情他們的可憐之處,可我知道,自己幫不了他們。

我只能告訴他們,你們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媽媽,就跟你們現在第一次讀書學習一樣,肯定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好……

我有時也不知道自己都跟那些孩子說了些什么,實際上,大人的喜怒無常對孩子的傷害多大,我很清楚。可我幫不了他們,因為我能力有限,因為他們的家庭離我太遠,我鞭長莫及。所以我退縮了,離開了補習機構。

假如知道了這些孩子正在遭遇的苦難,我就必然要做些什么去幫助他們,他們人數太多,而我能力微薄。在這以前,我從不知道有這么多人深陷苦難之中,可如今知道了又如何?與其幫了他們一半卻又中途離開,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要出現。

在補習機構,其實人員流動率還是很高的。我曾聽一個同事說過,有個孩子聽到她要離開,跟她說了一句很觸動的話,那孩子說:“你不能走,你不能給了我希望,又丟下我不管。早知道會這樣,你當初干嘛還要給我希望,讓我白白高興一場?”我不敢想象,這樣絕望而歇斯底里的話語,居然是出自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口中。

正如我的父母將他們的自卑以及面對生活的無力感和逃避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身上,至今難以磨滅,那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也是,葉落知也是。

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脆弱的時光。我們在童年時代的弱小,直接導致了當時的我們在遭遇苦難時只有逆來順受的份兒,毫無招架之力。

我是在高中時離家求學,尚且吃了不少苦頭,更遑論當年的葉落知還那么小,是否他今日過分平靜的外表,就是拜他那個缺失了父母疼愛的童年所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宜城市| 东台市| 新源县| 景谷| 台北市| 屏东市| 伊宁县| 贵阳市| 建湖县| 张掖市| 民县| 塘沽区| 大姚县| 漳州市| 淳化县| 梅河口市| 二手房| 广东省| 唐海县| 陆河县| 读书| 四川省| 焉耆| 杂多县| 茌平县| 徐闻县| 达孜县| 金平| 宜兰市| 仙居县| 大悟县| 泌阳县| 云霄县| 厦门市| 抚远县| 海伦市| 泰顺县| 广宗县| 济阳县|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