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生存的技巧
- 帶刀穿越大宋
- 普吉島王老爺
- 2294字
- 2019-03-07 23:47:16
第三十五章,生存的技巧
王帥不再坐診,無論是在興慶府,或者以后回到重慶。
醫神將成為傳說,而只有傳說才會成為神話。
協和醫館由一群護工接下來治療普通全科的疾病,實際上就是一個日常診所的功能,依靠特定的一些藥物,青蒿素、大黃素、青霉素等等,來完成一些奇跡般的治療。
古代衛生狀況的糟糕,導致眾多感染病例的出現,而相應的針對性治療,就讓協和醫館成為興慶府頂級的醫院。
王帥從幾個家族中選擇子弟作為學徒工,一部分教授算術類的計算統籌技能,讓他們逐漸在商業環節稱為掌柜的儲備,一部分補充進入醫館,并用培養赤腳醫生的方法來培訓他們。
在極少數的情況下,王帥會出診一些權貴家的治病,由于王帥不再坐診,看病不再成為一種爭議,而是成了病人需要來求他,社會心理是一種扭曲的東西,于是權貴們反而欠下王帥的人情。
王帥需要利用這些人情來安排些事情,比如把梁氏的一個小伙子安排進軍隊里,擔任一個重要的中低層職位,把沒氏的一個子弟安排進開封府。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才的成長都異常艱難,他們需要有才能,還要會為人處世,也要有手腕,或心狠手辣,或婉轉陰柔。
不是那么容易挑選的。
杏林郡王府終于走到城里內部學堂的一步,開始以六個緊密聯系的家族為核心,尋找有潛力的子弟進行培養,除了王帥教授的那些東西,還請了家族中一些老人,外部一些退下來的經年老吏,講授為人處事的技巧,官場上的規矩。又利用中原的關系,從巴蜀等地請一些落地秀才,因貧困或官場上失意下來的,請來教授經書子集。
皇帝偶爾與內臣閑聊,問其王帥的行為。
答曰正在培養子弟。
夏國皇帝聽了細節,搖頭說:“除了梁氏,這些都是沒落家族子弟,學的都是商業醫術,能為郡王府帶來什么根基呢?”
“杏林郡王本身是這些家族的依靠,積累財富還是做得到的。”
“他沒往軍隊里安插人手?”
“有一些,不多,都是底層軍官。”內臣不敢評論。
皇帝擺擺手,不想讓臣子猜測。
內臣退下,皇后在旁邊問:“陛下擔心什么?”
“王帥畢竟是宋人,他的父母和另一個妻氏家族沒有搬過來,前不久他去住了大半年。”
“一個醫生,沒什么根基,能起什么風浪?”皇后溫柔的給皇帝捏捏肩膀。
“他看天下有大格局。”
“宋皇和朝廷重臣不會用他的,他沒有考過科舉,據說只是個屠夫的兒子,卑賤的出身會限制他,也就是夏國給了他機會,陛下聆聽了他的見解。”
“你不恨他了?”皇帝問。
皇后搖搖頭說:“我后來想通了,如果夏國不接手,大遼也是落在金人手里,那些金人很能戰阿。”
李乾順沉默了一會兒,擺擺手,皇后離去。
西夏派外交人員聯系了金國,完顏氏對入侵大宋有興趣,主要的原因是童貫在燕云前線的大敗徹底敗壞了金國對大宋的崇拜心理,而中原的富庶吸引著自己。雙方約定一起南下,夏兩路兵馬,一路入環州,一路入太原;金國借路燕云,南下入大名府,破防衛軍隊后,合圍東京汴梁。
其實王帥給西夏和金國出了一個殺招,這是王帥對國家之間的博弈并不專業,也就是說他以為這樣可以攪亂三國,實際上夏金兩國只要沒有矛盾合力南下,就如同當年金國獨自滅北宋一樣,所不同的是西夏的力量還卷了進來。力量上有何不同呢?那就是金國在歷史上滅北宋除了自己的軍隊外,還席卷了大遼的軍隊,也就是漢軍,跟隨金人滅宋。
從一個現代人的歷史觀來看,東北、內蒙古、寧夏等都是現代中國的版圖,這導致王帥的心理混亂了,因為他心中并沒有很看得起北宋王朝,尤其是宋徽宗時期的皇族和士大夫。同時也因為他內心把整個版圖都當作華夏,所以他更多的是考慮如何不要上演靖康之恥,不要把漢民族的精神脊梁打斷了。
問題是如果夏金滅了北宋,怎么保證結局不上演呢?
穿越者并不都是帶著無所不能的光環來的。
在夏國皇帝詢問王帥的近況時,重慶府的洪災退卻,一片狼藉,好在處于山間的巴縣并無太大損失,鄉野卻倒了大霉,不僅僅是巴氏家族的滅頂之災,其他的鄉村莊園也大量被水淹沒,這使得清風觀、巴氏家族山莊覆滅的故事并不那么突出。林宋卿知州和陳知縣忙于救災,向朝廷申請救援。
大災后有大疫,仁濟醫館向社會開放醫療資源,救助醫患,并向林宋卿提議贈送一批青蒿素,防治瘟疫。王屠和鄭屠都沒有資格見知州和知縣,但鄭妍通過林公子向知州提議,并迅速得到官府采納和表彰。
這是王帥給鄭妍留的第一個錦囊,那就是如逢大災,如何處理家族事務,重中之重是幫助家族樹立名聲。因此除了贈送藥材,免費救助外,王鄭鐵李四個家族也捐助錢糧,派人協助官府救災。
慶余堂的東家幾乎全部滅亡,城里一些子弟和家眷卻忙于爭奪家產,一瞬間掌柜的沒了主意,或參與,或等待巴氏家族在城中的剩余子弟分家產完畢。好在周掌柜還有些意識,也開義診,總算沒有讓坊間出現非議,但風頭就被仁濟醫館蓋過了。
興慶府與巴蜀地區的貿易通道已經建立,每個月都有固定的商隊來往于興慶府和恭州,再從巴縣向成都府、荊襄地區發送。西夏輸入這邊的商品多半是成品的藥物、毛皮等,經渭州的一條分支再輸入棉花,重慶輸往興慶府的多半是中藥材原料、面布。這是王帥自己內部對俄貿易,基本上還是圍繞著藥材和紡織品為主。至于鐵器和家具都無法運輸,前者是因為禁運,后者是因為太重,劃不來。古代的物流成本是異常高昂的,要利潤超過數倍才有可能遠程銷售,藥材其實是最好的。
輸入興慶府的藥材變為青蒿素、大黃素、青霉素等等,又擴散到夏國境內、原遼國境內、甚至到達金國和西遼的上流社會,協和醫館的名聲已經廣為人知。
王帥在迅速積累一種未知的力量,比他擁有的國際視野和缺乏的權謀更加龐大,只是他還沒有意識到。
他仍年輕,尚未從急診外科醫生的角色里脫離理工男的氣質,但也在這幾年的生存中積累強大的經驗和教訓。
而教訓的代價是非常嚴重的,盡管沒有發生在他自己身上,那就是夏金聯合南下滅宋。
后果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