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不學習,媽媽怎么辦
- 親親寶貝
- 1972字
- 2019-02-22 10:33:50
養(yǎng)成記筆記的好習慣
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凡爾納在40年中共創(chuàng)作了100部作品,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了各國讀者的喜愛。比如《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氣球上的五星期》《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這位多產(chǎn)作家有如此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呢?許多人都在探索著這個奧秘,卻又不得而知。
直到凡爾納逝世以后,人們才從他的書房里發(fā)現(xiàn),他為了寫出這100部作品,一生中親筆摘錄了兩萬五千多本筆記。原來他是運用筆記的形式,廣泛搜集資料,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的。比如,為了創(chuàng)作《月球探險記》,他就閱讀了500多冊書,記下了滿滿幾大本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千遍不如寫一寫、記一記,這是孩子愛上閱讀,并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第一,做讀書筆記可以彌補閱讀過后遺忘的弊端,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第二,孩子在做閱讀筆記的過程中需要大量思考,這對孩子的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性有著很好的鍛煉作用。第三,動手記錄筆記也有利于孩子積累課外資料,不僅對語文有益,對其他學科也都有幫助,因為一通百通,孩子獲得的是自己動手整理、加工的學習技能。
家長在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的時候不妨參照下述方法:
1.讓孩子記錄閱讀的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以下幾項:
(1)時間:記錄寫讀書筆記的時間,只要精確到日即可。
(2)篇名:填寫當篇文章的題目。
(3)作者:填寫當篇文章的作者。
2.讓孩子記錄閱讀的主要內(nèi)容
媽媽應教會孩子把所讀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寫下來。可以記錄每部分的內(nèi)容,也可以畫出結(jié)構(gòu)圖,并做必要的文字補充。
3.指導孩子進行摘抄
媽媽要指導孩子摘抄以下內(nèi)容:
(1)不明白的字:有許多寓言故事、成語,這類詞語不僅要懂得整個成語的意思,還要能解釋清楚個別字的意思。如“亡羊補牢”中的“牢”的解釋,指導孩子直接在“牢”的下面打上“·”,并在“牢”的上面記錄“羊圈”;“愛不釋手”中的“釋”的解釋,可以指導孩子直接在這個字上面寫上“放”,這樣孩子既能很清楚地記錄字的意思,又能依據(jù)字義讀懂詞語的意思,提高記錄效率。
(2)好詞:摘抄當篇文章的優(yōu)美詞語。
(3)好句:摘抄當篇文章的優(yōu)美句子。
(4)好段:摘抄當篇文章的優(yōu)美段落。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摘抄的好詞內(nèi)容可以是詞語,也可以是詞組,在孩子摘抄的過程中要注意多摘抄沒學過的詞語、優(yōu)美句子及好句好段。
4.針對書中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并解答
提的問題可以是解釋詞語、句子(格式:××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這句話等),根據(jù)中心提問題(格式:本文的線索是什么?)等。然后根據(jù)所提的問題進行回答。
5.記錄一下收獲、體會
(1)收獲:填寫讀完此文章以后的收獲。“收獲”主要寫懂得了什么道理,學到了什么。
(2)體會:填寫讀完此文章以后的體會。“體會”主要寫感受到了什么,在記錄時盡量要求孩子組織語言,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6.讀完之后要做擴展
做擴展,就是填寫和本篇文章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資源。可以是文章作者的簡介或和本篇主題相關(guān)的名言,也可以是該篇文章的寫作背景,總之一切和本篇文章有關(guān)的內(nèi)容資源都可以。比如在閱讀了一篇關(guān)于動物的文章后,可以摘抄描述小狗、小貓的好詞、好句、好段。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孩子剛開始寫讀書筆記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引導,可以把對讀書筆記的訓練和對作文的訓練結(jié)合在一起。比如,家長在指導孩子寫關(guān)于春天的作文時,可以先讓孩子說說自己眼里的春天是怎樣的。如果孩子只是三言兩語就講完了,此時家長不妨適時地提出讓孩子先積累一些描寫春天的句子,比如描寫春天花朵、天空等的句子。然后在孩子找到相關(guān)精彩的句子后,再引導孩子恰如其分地運用到作文中去。這樣,孩子為了寫好作文就會很認真地做讀書筆記,從而激發(fā)孩子做讀書筆記的興趣。
如果孩子每一次都能認真地做讀書筆記,書寫整潔大方,那么,孩子不但可以真正學習到課外知識,而且可以養(yǎng)成認真做事、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受益終身。
聽也是一種讀
閱讀和做筆記整理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孩子看書累了之后,家長可以準備一些音頻資料,以聽代看。
1.當一回解說員
孩子在聽完之后可以向其他人述說一下聽到的內(nèi)容。比如,在聽完一個完整的故事后,孩子可向媽媽詳細地復述出剛才聽到的故事,或者把剛聽到的故事用彩色的畫筆畫下來。
2.修改故事結(jié)局
在孩子聽完某個故事后,可以嘗試著按照自己的意愿對結(jié)局進行修改。比如在聽了安徒生的《美人魚》后,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小作家”,發(fā)揮想象來改變美人魚的命運,這對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很有幫助。
3.從“聽”的過程中獲取素材
在聽之前,孩子可以準備好一個記錄本、一支筆,將聽到的收獲記錄下來,說不定哪天就可以在作文中用到這些素材。
聽一聽就可以掌握書中的內(nèi)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聽就是一種讀。家長不妨帶領孩子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