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歲女孩養(yǎng)育法
- 辛芝榮
- 1767字
- 2019-02-21 11:26:35
給孩子再多的愛都不過分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生的、自然的,這是最原始、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女孩就像是一個小天使,相比調皮好動的男孩,女孩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和疼愛。
周國平說過:“愛和溺愛的區(qū)別在什么地方?當然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不論怎么愛都行,怎么愛都不算溺愛。溺愛和愛就是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溺愛就是給他創(chuàng)造特別豐厚的物質環(huán)境,要什么給什么,但是精神上沒有辦法,不和他聊天,沒有在一起歡聲笑語過。但是如果只要精神上有關懷,怎么愛都行,愛不壞的。”然而,很多父母只注重給女孩足夠的物質上的溺愛,對她處處滿足,事事順從,或者對她所犯的錯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卻忽略了與她進行溝通,這種愛會逐漸轉變成寵愛、溺愛,對女孩的成長有害無利。因此,父母給予女孩的愛既要豐富,又要恰當。
什么樣的愛才是既豐富又恰當?shù)哪兀烤腿缰車剿f,給女孩的愛要能夠讓她的精神更加富足,讓她生活在歡聲笑語中,變得更加樂觀、堅強、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對自己充滿信心。
心心是一個6歲的小女孩,雖然沒有人見人愛的外貌,但是,她的臉上始終掛著自信和滿足的笑容。
心心長得胖乎乎的,有一次她被小伙伴嘲笑了,她感到很難過、很沮喪。爸爸知道后,特別認真地對她說:“我的女兒胖乎乎的,好可愛,我真想天天給你拍照,把你可愛的樣子記錄下來。”
心心和小伙伴們一起做游戲時總是輸,有時還會被小伙伴們捉弄,所以她就認為自己比較笨。但是,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地對別人說:“我女兒唱歌非常好聽,還會做家務,我覺得她是一個聰明勤勞的好孩子。”
在父母的鼓勵下,心心不再認為自己的胖是缺點,也不再覺得自己笨;相反,她慢慢地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有很多優(yōu)點:懂事、友愛、堅強……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孩子的“精神食糧”,可以轉變成孩子的精神財富,成為她追求卓越、奮斗一生的動力之源。
當孩子遇到傷心事時,把她擁入懷里,輕輕安撫她;當她感到害怕時,拍拍她的肩膀,給予她鼓勵;當她遇到困難時,與她一起探討解決困難的方法;當她取得好成績時,給予她表揚和贊賞……給予孩子豐富而恰當?shù)膼郏脨廴コ湟绾⒆幼畛跄菃渭兌崛醯男撵`,取代女孩內心中的一些負能量,使之成為一生都能夠激勵女孩奮進的信念。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還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 給孩子更多理智的愛
幼兒時期的女孩都愛哭,但并不是因為她的心眼小,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批評和懲罰她的時候,她會覺得父母不再愛她了,所以她才會那么傷心。
在養(yǎng)育女孩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給予女孩更多的愛,讓她時刻感覺到愛就在身邊,且永遠不會消失,這樣,她才能成長為一個自信、堅強、樂觀的優(yōu)秀女性。
需要提醒的是,理智的愛能讓女孩更加優(yōu)秀,而太多非理智的愛往往會阻礙女孩的健康成長。父母要給女孩更多理智的愛,一方面是疼愛但不包辦。比如,父母要鼓勵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在她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要給予她足夠的指導和關注。另一方面是寵愛但不嬌縱。比如,寵愛她,但她如果犯了錯誤,就要及時指出并批評,且在批評之后,一定要讓她知道,父母還是深深地愛著她的。
2 媽媽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很多女孩都把媽媽作為模范對象,在生活中,向媽媽學習待人處世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在各個細節(jié)中感受媽媽傳遞的自我、女人、男人以及生活的一般觀念。在某種意義上說,媽媽是什么樣的人就決定著女孩將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因此,媽媽想把女兒塑造成什么樣的人,就得先成為這樣的人。例如,媽媽總是要求孩子上進,可是媽媽卻一遇到事情就畏縮不前,如此教育出來的孩子絕對不會勇敢和上進。首先,媽媽要停止抱怨和嘮叨,以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其次,媽媽要保持女性該有的形象,不要把生活壓力轉嫁給孩子,逼著孩子成長;最后,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去影響孩子,好的品德是父母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3 爸爸不要忘了要多給孩子鼓勵和支持
很多時候,爸爸不可能像媽媽那樣給予孩子細膩的愛,但也不能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和愛。爸爸要盡可能地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當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爸爸的一句“你真棒”可以拉近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如果孩子有一位關注她并善于表達自己情感的父親陪伴她,就會變得自信、樂觀,做任何事情都會充滿積極向上的動力。相反,如果爸爸不善于表達,孩子就會誤認為爸爸不愛自己,因而會產生自卑、悲觀的心理,甚至會對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