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服務型政府:公正高效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加快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2004年2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高級研究班上的講話中,首次提出了“服務型政府”的概念。2005年3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要抓緊制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服務型政府建設。2013年2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民主協商會,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中共中央擬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和擬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推薦的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向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通報情況,聽取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行政體制改革是推動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必然要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必須深化已進行30多年并取得重要成果的行政體制改革,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

黨的十八大從我國發展全局出發,提出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要求和任務,強調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這十六個字有豐富的內涵。

職能科學意味著:第一,政府職能的確定既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又要符合自然規律,在順應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確定政府的主要職能;第二,政府職能的實施能有效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第三,政府職能能夠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趨勢,積極主動地以較小成本、較大社會經濟效益進行自覺調整,能夠防止僵化。

結構優化意味著:第一,數量結構優化,也就是說,政府部門的數量比較恰當;第二,質量結構優化,也就是說,政府部門之間職責能夠相互匹配、相互協作;第三,人員結構優化,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員數量適度,也包括政府工作人員基本上能夠適應職能的要求。

廉潔高效意味著:第一,政府是廉潔政府,政府工作人員的腐敗問題被遏制住,存量被大大壓縮,增量土壤被基本清除,政府審批權限被關進制度的籠子中;第二,政府是高效政府,政策制定過程是高效的,政策執行也是高效的,政策監督與評估是高效的,政策修正以及改革也是高效的。2013年3月26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提出:著力建設一個廉潔政府。李克強總理從六個方面提出了建設廉潔政府的方法:一是簡政放權。抓緊推進職能轉變,下決心把該放的權力放下去,這是反腐倡廉“釜底抽薪”之策,也有利于激發社會活力和創造力,釋放制度紅利。不能干了市場的活兒,弱化甚至失了政府的責。二是管住權力。防止腐敗的利器之一是深化改革,特別是要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化改革,同時以完善的規則和嚴格的法律制度,來約束和規范權力運行和政府行為,從源頭上減少和治理腐敗。三是管好錢財。筑牢預算約束力的防線。財政資金、公共資產都是納稅人的錢,任何人都沒有貪污浪費的權力。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制度,把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納入預算,逐步做到所有政府開支都要事先編制預算,讓人民能有效進行監督。四是政務公開。讓權力公開透明,也是最有效的防腐劑。五是勤儉從政。在財政增收趨緩而剛性支出增加的形勢下,政府必須首先過緊日子。有困難不能難百姓,只能難自己。六是依法促廉。讓權力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各級政府和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所有行政行為都要于法有據、程序正當。《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266—273頁。

人民滿意意味著:第一,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就是讓人民群眾滿意,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第二,以公共服務為導向,大力提供種類更多、質量更優的公共服務,滿足老百姓的物質文化服務需求。為此,就要改革政府治理方式,比如要從審批制轉向清單制:確需設置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

在服務型政府建設中,還要注重法治政府建設。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明確了法治政府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在這一目標之下,還包括以下具體目標:(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的目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基本理順,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職責依法全面履行。(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的目標:提高政府立法質量,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使政府管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3)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的目標:行政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決策法定程序嚴格落實,決策質量顯著提高,決策效率切實保證,違法決策、不當決策、拖延決策明顯減少并得到及時糾正,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大幅提升。(4)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目標: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規章得到嚴格實施,各類違法行為得到及時查處和制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經濟社會秩序得到有效維護,行政違法或不當行為明顯減少,對行政執法的社會滿意度顯著提高。(5)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的目標:科學有效的行政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基本形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進一步健全,各方面監督形成合力,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切實保障,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違法行政行為得到及時糾正,違法行政責任人依法依紀受到嚴肅追究。(6)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目標: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公正、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全面形成,行政機關在預防、解決行政爭議和民事糾紛中的作用充分發揮,通過法定渠道解決矛盾糾紛的比率大幅提升。(7)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的目標: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明顯提高,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推進政府各項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南城县| 进贤县| 汶上县| 沈丘县| 涡阳县| 中西区| 合山市| 宁海县| 德令哈市| 芦山县| 社旗县| 垦利县| 秦皇岛市| 富宁县| 菏泽市| 台州市| 航空| 霞浦县| 西乡县| 伊宁市| 建昌县| 浦北县| 桃园市| 安福县| 屏南县| 武义县| 青田县| 乐平市| 清徐县| 寿阳县| 道孚县| 平塘县| 攀枝花市| 荥阳市| 淮滨县| 定州市| 论坛| 阳西县| 新泰市|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