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花令·冬(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601字
- 2019-02-21 10:58:51
李世民
李世民(598—649),即唐太宗,生于武功之別館(今陜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守歲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注釋
芳殿:華麗的宮殿。下文綺宮亦同。
年:歲月。
麗:使動用法,使……美麗。
寒辭:年終歲寒。
去:消融。
馥:香氣。
盤花:此指供品。
簡析
年終歲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宮闈里似乎吹進了和煦的春風。巨大紅燭點燃了,遠遠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團。君臣歡宴飲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辭舊歲,通宵歌舞。“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作者以夕陽斜照、“年華”把芳殿、綺宮裝扮得更加金碧輝煌來點明皇上于宮苑逢除夕,暗示題旨,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緊承首聯指出除夕是冬春交替之際——冰雪消融,寒冷的隆冬過去了;暖氣回升,和煦的春天來到了。在這里,詩人從時令的轉換角度給人以溫馨的快意,釀造了一種暖洋洋、樂融融的節日氣氛。“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此句敘寫梅花綻開,陣陣飄香。進一步渲染了春意。最后兩句“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緊扣“守歲”,由宮廷而至天下。概述舉國歡慶、共度良宵,辭舊迎新的普遍現象,從而濃化了宮苑守歲的熱烈氣氛。
背景
貞觀年間,國家繁榮強大。在除夕守歲間出現了皇宮里外迎新年,辭舊歲的繁華景象,唐太宗為此作下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