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王昌齡

王昌齡(約698—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進士,為校書郎。后舉弘詞科,授汜水縣尉,遷江寧丞,后貶龍標尉。安史之亂時回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與高適、岑參等同為唐代邊塞詩人代表。原有詩文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昌齡輯》。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終不還

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注釋

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云。

孤城:即玉門關。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一作“雁門關”。

樓蘭:漢時西域國名。西漢時樓蘭國王與匈奴勾通,屢次殺害漢朝通西域的使臣。此處泛指唐西北地區常常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政權。

簡析

這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意境蒼涼,慷慨激昂,充分展示了盛唐氣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兩句詩寫邊塞壯闊之景,是對西北邊陲景觀的一個總體概括。“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兩句,直抒胸臆,表達殺敵報國的堅定斗志與信念。“黃沙百戰穿金甲”,極其概括地寫了戍邊的戰事,“黃沙”寫作戰環境之惡劣,“百戰”暗示戰爭時間的漫長和頻繁。“穿金甲”則寫敵軍之強悍,側面烘托戰斗之艱苦激烈。即使這樣,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絲毫減損,反而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

背景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帝王銳意進取、衛邊拓土,而那個時代的人也希望在這樣一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爭取建功立業的機會,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詩人的筆抒發豪情,譜寫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七首》就是盛唐詩人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此類邊塞詩。

名家點評

〔清〕沈德潛:“不破樓蘭終不還”句,作豪語看亦可,然作歸期無日看,倍有意味。(《唐詩別裁》)

〔明〕周埏:李夢陽曰:語亦悲壯。(《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清〕黃叔燦:玉關在望,生入無由,青海雪山,黃沙百戰,悲從軍之多苦,冀克敵以何年。“不破樓蘭終不還”,憤激之詞也。(《唐詩箋注》)

〔清〕張文蓀:清而莊,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唐賢清雅集》)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

從軍行七首(其六)

唐·王昌齡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注釋

胡瓶:一種工藝品,可用來儲水。

敕:專指皇帝的詔書。

星馳:像流星一樣迅疾奔馳,也可解釋為星夜奔馳。

簡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位將軍欲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

詩的首句寫這位將軍的戰時裝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轉寫邊塞之景,意在營造和烘托氣氛,暗示將軍之心時時想著邊塞的安危,時時準備奔赴邊塞,保境安民。這兩句著力鋪陳將軍的裝束和邊地景色,既襯托出將軍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勢,在如水秋月的廣闊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裝的將軍的剪影,威風凜凜,一位勇武的將軍形象就被傳神地勾勒了出來。詩的后兩句,豪氣生發,尤顯英雄本色,既寫出了部隊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對唐朝強大國勢和軍力的一種自信和自豪心理。

背景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帝王銳意進取、衛邊拓土,而那個時代的人也希望在這樣一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爭取建功立業的機會,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詩人的筆抒發豪情,譜寫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七首》就是盛唐詩人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此類邊塞詩。

十五役邊地,三回討樓

代扶風主人答

唐·王昌齡

殺氣凝不流,風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遠,游子彌不歡。

依然宿扶風,沽酒聊自寬。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

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嘆。

便泣數行淚,因歌行路難。

十五役邊地,三回討樓蘭。

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

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

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

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

鄉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

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

禽獸悲不去,路旁誰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靜波瀾。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少年與運會,何事發悲端。

天子初封禪,賢良刷羽翰。

三邊悉如此,否泰亦須觀。

注釋

扶風:唐代郡名,在今天的陜西省鳳翔縣附近。

殺氣:秋天的蕭條之氣。

休明:指政治清明。

刷羽翰:指賢良才智之士奮飛得志,比喻振奮精神。

三邊:泛指邊境地區。

簡析

這是唐代詩人王昌齡所寫的一首詩。開頭八句,詩人自述行跡,渲染環境氣氛,景物描寫比較沉悶壓抑,晦澀黯淡,給全詩奠定了陰冷沉悶的基調。此詩借扶風主人之口,揭示了邊境征戰的慘況,希望有志之士珍惜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有所作為。

“主人就我飲”四句是過渡句,引出扶風客舍的主人,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兵。“十五役邊地”至“路旁誰忍看”,是扶風主人描繪自己的軍旅生涯。“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一句,寫出扶風主人內心有幾分慶幸,這為下文抒寫珍惜太平盛世的生活感慨作了過渡。

“幸逢休明代”以下四句是扶風主人抒發欣逢盛世及年老體衰的感慨,大致是說,幸好趕上了這樣一個政治清明的時代,普天之下一片祥和,百姓安康。“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兩句說的是自己雖然還想為國效力,無奈已經年老體衰,希望能夠得到好好的休養。“少年與運會,何事發悲端”兩句說的是詩人,你現在正好趕上了好的時運,為何還如此悶悶不樂呢?收尾六句是扶風主人對詩人的勸慰勉勵之詞,語重心長,感情真摯。

全詩寫景敘事,有條不紊。老人的言語略帶滄桑之感,但又不流于傷感,感人至深。此詩從風格上看,雖有幾分沉郁,但仍是盛唐氣象的回響,內容和形式結合巧妙,謀篇布局頗見匠心,不失為一首優秀的邊塞詩作。

名家點評

〔明〕周埏:纏綿激楚,如怨如訴。(《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明〕唐汝洵:此夜宿扶風述舍主人之辭,以刺明皇之黷武也。言我因風景、蕭條沽酒以消客況,乃有主人就飲,泣涕而歌。(《唐詩解》)

〔明〕譚元春:看其出沒,其五言古中宏肆高格也。結“否泰亦須觀”五字耳,又是一篇深遠大文章。(《唐詩歸》)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唐·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注釋

從弟:堂弟。

南齋:面南的書房。

澹:水緩緩地流。

演漾:水流搖蕩。

幾盈虛:月亮圓缺反復多次。

吹:一作“出”。

蘭杜:蘭花與杜若,均為香草。

簡析

這首詩的主題是玩月思友,由月憶人。詩人與堂弟高臥南齋時,月亮剛剛出來。漸漸升高后,皎潔的月光灑在水上、樹木上,傾瀉在窗戶上。詩人用“澹”和“漾”兩個字,逼真地形容出了月光照地時,人對月光的感覺。借助月亮,詩人開始引發感慨:自古以來,月亮總是圓了又缺,缺了又圓,人呢?人也是一代又一代,代代人都看著月亮。月光依如從前,人生卻不常。緊接著,詩人又想起朋友崔少府必定也在這清水之下、清江之畔吟詩。詩人與朋友相隔千里,但同在望月。最后一句,沒有直接說出對朋友的思念,而是寫蘭杜之芳,能否吹到朋友那里?朋友是否知道我在思念他呢?全詩筆不離月,景不離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濟,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背景

詩人與堂弟高臥南齋時,月亮剛剛出來,有感而作此詩。

名家點評

〔清〕沈德潛:高人對月時,每有盈虛今古之感。(《唐詩別裁》)

〔清〕王闿運:著墨不多,自覺深遠。(《王闿運手批唐詩選》)

張中行: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是盛唐詩的共同特點。這首詩由此人此景聯想到彼景彼情,且情景交融,獨具特色。(《超純齋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沙雅县| 桃源县| 曲阜市| 海丰县| 铅山县| 宣城市| 龙泉市| 安平县| 琼结县| 松潘县| 遂昌县| 昌宁县| 天门市| 邳州市| 洛南县| 西平县| 乡宁县| 财经| 凤山县| 阿拉善盟| 中山市| 额济纳旗| 新建县| 惠水县| 体育| 明光市| 广州市| 尼木县| 永昌县| 鄯善县| 临邑县| 抚远县| 麻江县| 炎陵县| 五寨县| 承德县| 肥乡县| 游戏| 芒康县| 祁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