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花令·蘭(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1071字
- 2019-02-21 10:58:33
陳子昂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其詩風(fēng)骨崢嶸,寓意深遠(yuǎn),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詩作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等。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感遇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dú)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fēng)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注釋
芊蔚:草木茂盛貌。
朱蕤:紅花。
裊裊:形容細(xì)長柔軟的東西隨風(fēng)擺動。
簡析
這首五言詩通篇詠香蘭杜若。香蘭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麗芬芳。蘭若的美,不僅在于其秀麗的花色,還在于綠葉的襯托?;ㄈ~掩映,枝莖交合,蘭若才顯得絢麗多姿。所以,作者從蘭若的枝葉入手,疊用了“芊蔚”與“青青”兩個同義詞來形容花葉的茂盛,中間貫一“何”字,充滿了贊賞之情。
如果說“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襯托花色之美的話,“朱蕤冒紫莖”則是由莖及花,從正面刻畫蘭若的美。這一筆著以“朱”“紫”等鮮明的色彩加以描繪,并用一“冒”字,將“朱蕤”“紫莖”聯(lián)成一體。全句的意思是:朱紅色的花下垂,覆蓋著紫色的莖。不僅勾勒出了蘭若的身姿,還突出了它花簇紛披的情態(tài)。
蘭若不像菊花那樣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像牡丹那般濃妝艷抹,富麗堂皇。蘭若花紅莖紫,葉兒青青,顯得幽雅清秀,獨(dú)具風(fēng)采。“幽獨(dú)空林色”一句,贊美了蘭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來反襯蘭若的卓然風(fēng)姿。對比和反襯手法的結(jié)合運(yùn)用,增強(qiáng)了藝術(shù)效果?!坝莫?dú)”二字,有孤芳自賞的命意。
詩的前四句贊美蘭若風(fēng)采的秀麗,后四句轉(zhuǎn)而感嘆其芳華的零落?!斑t遲白日晚,裊裊秋風(fēng)生”一句,說的是由夏入秋,白天漸短?!斑t遲”二字即寫出了這種逐漸變化的特點(diǎn)?!把U裊”形容秋風(fēng)乍起、寒而不冽,十分傳神。后面以“白日晚”“秋風(fēng)生”寫芳華逝去,寒光威迫,充滿美人遲暮之感?!皻q華”“芳意”用語雙關(guān),借花草之凋零,悲嘆自己的年華流逝,理想破滅,寓意凄婉,寄慨遙深。
此詩全用比興手法,詩的前半部分重點(diǎn)贊美蘭若壓倒群芳的風(fēng)姿,其實是以其“幽獨(dú)空林色”比喻自己出眾的才華。作者托物感懷,寄意深遠(yuǎn)。與初唐詩壇上那些“采麗競繁”、吟風(fēng)弄月之作相比,顯得格外充實而清新,猶如芬芳的蘭若,散發(fā)出誘人的清香。
背景
《感遇》是陳子昂所寫的以感慨身世及時政為主旨的組詩,共38首,本篇為其中的第二首。詩中以蘭若自比,寄托了個人的身世之感。
名家點(diǎn)評
〔明〕高棅:劉云:又以芳草為不足也。(《唐詩品匯》)
〔明〕程元初:詩欲氣高而不怒,怒則失于風(fēng)流。此詩氣高而不怒。(《唐詩緒箋》)
〔明〕唐汝洵:唐云:僅存漢魏口氣。(《匯編唐詩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