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花令·雪(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625字
- 2019-02-21 10:57:23
劉長卿
劉長卿(約709—約785),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天寶進(jìn)士,曾任監(jiān)察御史、長洲縣尉、隨州刺史等職,世稱“劉隨州”。劉詩以五言見長,被稱為“五言長城”。其詩善于描摹自然景物,風(fēng)格簡約恬淡。

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注釋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這里大約是指湖南桂陽或?qū)庎l(xiāng)的芙蓉山。
日暮:傍晚的時候。
蒼山遠(yuǎn):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綽綽顯得很遠(yuǎn)。蒼:青色。
白屋:未加裝飾的簡陋茅草房。一般指貧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歸人:夜間回來的人。
簡析
這首詩用極其凝練的語言,描繪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fēng)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
首句“日暮蒼山遠(yuǎn)”,“日暮”點明時間是傍晚,“蒼山遠(yuǎn)”,是詩人風(fēng)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yuǎn)迷蒙,暗示跋涉的艱辛和詩人急于投宿的心情。“天寒白屋貧”突出了詩人借宿主人家茅舍的簡陋,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三字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后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jìn)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fēng)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茅屋主人披風(fēng)戴雪歸來了。
全詩純用白描手法,語言樸實無華,格調(diào)清雅淡靜,卻具有悠遠(yuǎn)的意境與無窮的韻味。
背景
詩人劉長卿受人誣陷獲罪,被貶為睦州司馬。此詩寫的是嚴(yán)冬之景,當(dāng)作于遭貶之后。
名家點評
〔明〕唐汝詢:此詩直賦實事,然令落魄者讀之,真足凄絕千古。(《唐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