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接戲拍戲
- 群演大明星
- 江南池柳
- 2164字
- 2019-02-21 07:00:00
晚上11點,蕭毅被肚子給餓醒了。
用手機在網上點了份外賣,然后坐在床上玩著手機。
碰巧鄔靜琪薇信發來信息:“不好意思啊,這幾天每天都拍戲到很晚哦,都沒時間回你的信息。[吐舌]”
蕭毅看了信息微微一笑,看來對方確實是很忙,現在才回昨天晚上發的信息。
遂回了一條信息:“沒關系啊,我最近也比較忙,只有晚上才有些時間。”
看到鄔靜琪的消息內容提到了拍戲,蕭毅想了一下,給蘇云平也發了一條信息,
“平哥,明天有戲接嗎?”
培訓班是每周六和周日才上課,周一和周五可以正常去接戲拍。
一來可以賺點生活費,二來蕭毅也想在片場觀摩學習別的演員是如何演戲的,以便讓自己能更深刻的學習演戲的知識。
過了半個小時蘇云平都沒有回復信息,蕭毅以為他已經休息了,隨意跟鄔靜琪聊了幾句。
結果在外賣送來之后,準備吃飯時,蘇云平回了信息:“明天有兩場戲,第一場戲是白天拍的,已經滿人了。
另外一場是拍下午和晚上的,你接不接?。”
九月真不愧是拍戲旺季,蘇云平這個小群頭一天都能接兩個劇組的戲了。
不過這跟蕭毅沒什么關系,蘇云平問要不要接戲,蕭毅沒怎么考慮就答應下來了。
蘇云平:“那好,明天中午12點半在宋城景區門口找我,下午1點鐘就要拍戲,時間很緊,不要遲到了。”
蕭毅回道:“好的,沒問題,明天中午準時到。”
接著蕭毅吃完了這頓不知道該稱為晚餐還是夜宵的外賣,然后沖了個冷水澡。
剛睡了幾個小時,一時半會也睡不著,蕭毅拿著手機查找一些關于演戲技巧的內容。
同時在考慮著,明天在片場,應該關注哪些方面的東西。
臺詞肯定是要關注的。
形體?這個也很重要,明天是在宋城景區拍戲,應該是拍宋朝背景的戲。
鏡頭?站位?這些是培訓班不教的,自己應該在片場多關注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想到這里,蕭毅趕緊在網上查找關于鏡頭前站位的知識。
雖然自己是群演,到時被安排的位置肯定不怎么樣,可能拍到自己時只有個邊角或離得太遠鏡頭虛化掉,但如果站的位置好,還是有些機會出現在鏡頭里的。
......
第二天中午,蕭毅在宋城景區找到蘇云平報到,然后跟著他一起進了景區內。
很快就有人過來給群演們安排角色,有的被安排成逛街的書生、挑擔的商販、推車的苦力、上街采購的婦人等各種各樣的角色。
給蕭毅安排的角色是賣糕點的小商販,不用到處走動,只要站在攤子前吆喝就行了。
蕭毅右邊兩三米處是個賣簪子首飾的攤子,只是蕭毅向右邊看過去的時候,發現扮演攤主的人似乎用蔑視的眼神看了下自己。
蕭毅疑惑,這人似乎不是跟自己一起進來的群眾演員,難道是什么角色或者特約?
只是,他用那眼神看自己是什么意思?
想不明白的蕭毅也沒有繼續再想下去,副導演一路過來安排眾演員們的走位,叮囑各位扮演攤販的演員們注意吆喝攬客。
不要求你吆喝什么,可隨意發揮,這個是不算臺詞戲的,只是一種情景需要,你要是不想出聲,隨便張張嘴也行。
雖然要求是這樣的,但蕭毅收到任務后,還是低頭沉思了一下,自己該怎么吆喝,該如何攬客。
蕭毅首先想的是宋朝都有哪些糕點,可惜的是蕭毅本身對糕點了解的就不多,最終憋出了綠豆糕、紅棗糕兩個詞。
具體是不是這么叫的還不確實,只能應付的這樣用了。
另外還要想吆喝的詞,這個真的難為死蕭毅了。
現代大街上也有擺攤的,但一般都沒人張口吆喝了。
即使是有吆喝的,也是用音響或電音喇叭,喊的是《江南皮革廠倒閉了》這類的段子廣告...
直到導演喊了開始,街上的人開始走動起來,蕭毅也只能硬著頭皮喊起來:“剛出爐的綠豆糕,好吃不上火,走過路過的過來看一看,嘗一嘗嘞~”
見有人從攤前走過,蕭毅伸手招一下:“客官,剛出爐的綠豆糕,要不要買點回去嘗一嘗。”
對方搖搖頭,從攤前走過。
蕭毅也不介意,努力讓自己臉上堆起笑容,繼續吆喝:“剛出爐的綠豆糕,好吃不上火...”
有人走過就招手示意一下。
坐在監視器前的導演看到這一幕,拿起對講機說了一句:“二號機,往右移一點。”
蕭毅余光瞧見攝像機往自己的方向移了一下,忍住好奇心沒有看過去。
昨天在網上查找資料的時候有了解過,群眾演員最忌直視攝像機。
因為群眾演員很少會有正面的鏡頭,但偶爾也會被鏡頭拍到。
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好奇看鏡頭一眼,可能會表現的很不符合戲里的情景,到時候鏡頭就會被剪掉。
蕭毅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盡量不想鏡頭的事。
繼續堆起笑容,吆喝攬客。
這時候,男、女主角從街頭走了過來。
這部戲是部網劇,主演蕭毅看著有些眼熟,但叫不來名字,應該只是稍微有些名氣的演員。
兩人邊走邊聊,隔得太遠蕭毅沒聽到他們在說什么。
走到蕭毅右邊的首飾攤時倆人停了下來,女主似乎看中了一個簪子,問過價格后又覺得太貴。
攤主極力推薦購買,大聲夸贊:“姑娘您花容月貌,戴上這個簪子就更加光彩奪目了。”
本身就喜歡這個簪子,加上攤主在一旁說好聽的話,女主想要但又覺得太貴了,依依不舍的放下。
旁邊的男主卻直接拿了起來,給了攤主一錠銀子,買下了。
然后就沒攤主什么事了,男主把簪子送給了女主。
至于倆人說了什么,蕭毅就沒有聽到了。
而蕭毅雖然有用余光注視著那邊,但嘴里卻沒忘記向自己攤前走過的路人吆喝推薦自己的糕點。
只是,兩位主角走過蕭毅攤前時卻看都沒看一眼。
不過,蕭毅卻沒注意到旁邊的攝像機多次對著自己拍攝。
自從導演通知二號機往蕭毅的方向移動時,攝像師就注意到了蕭毅,一直在關注著蕭毅的行為。
發現這個群演確實與其他群演不一樣,于是很自然的把鏡頭多次拍到他。
可能大多數群特的鏡頭時間都不見得有蕭毅的鏡頭時間長。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