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等的都是命運,敢拼的才是人生
- 趙望鋒 康純佳
- 1488字
- 2019-09-16 10:32:24
補短板真的那么重要嗎
很多人都曾聽說過“木桶理論”,即一個木桶能盛多少水,并非取決于它那塊最長的板,而是取決于它那塊最短的板。木桶理論自提出后就很盛行,人們也從木桶理論聯想到自身,因而紛紛主動給自己補足短板,因為他們覺得短板決定了自己優秀的程度。然而,雖然木桶理論與人才發展理論有著很多微妙的關聯,但是生搬硬套地把木桶理論用于我們自身的發展,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首先,每個人的天賦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擅長某一領域,而有的人卻天生在某個方面是短板。如此一來,倘若我們一味地想要改善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而忽視了對于優點和長處的發揚光大,無異于舍本逐末。歸根結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的精力花在某一方面多一些時,那么用在其他方面的就會相應減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孩子如果非常擅長數學,對語文卻一竅不通,那么倘若他把所有課外的時間都用于提升語文的水平,則最終他的語文成績依然難以令人滿意,反而數學成績也受到拖累,有所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讓孩子一味地補充語文,不如讓孩子更好地發揮數學的天賦,語文只要進行適當的提升即可。由此可見,人們補充短板與木桶補足短板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必須要區別對待,因人而異。
1917年,羅家倫報考了北京大學文學系,他的語文試卷文采飛揚,才華的氣息撲面而來,這讓閱卷的胡適對他刮目相看,幾乎不假思索地給他的語文試卷打了滿分。因為感受到羅家倫的與眾不同,胡適還特意向學校招生委員會推薦了羅家倫,說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校委會的負責人在翻閱了羅家倫的成績單后不由得大為驚訝,原來,雖然羅家倫語文成績是罕見的滿分,但是他的其他各科成績都很不起眼,甚至數學成績居然是個大大的“鴨蛋”??吹搅_家倫的偏科情況如此嚴重,校委會的人員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甚至有人主張不要錄取羅家倫,覺得他的能力不足以完成在北大的學習。當時,蔡元培校長負責主持招生會議,他和胡適一樣看到了羅家倫的獨特才華,因此極力主張錄取羅家倫。就這樣,羅家倫得以進入北大學習,后來更是成為“五四運動”的領袖人物,極大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得到眾人一致認可和傳誦的《五四宣言》,就是羅家倫親自書寫的。
時間一晃過去了十二年,這時,羅家倫已經擔任清華大學的校長,成為清華大學的當家人。當看到錢鐘書數學15分、英文滿分和國文特優的成績時,他似乎看到了當年的自己,甚至可以說錢鐘書的數學還略勝他一籌呢!羅家倫毫不遲疑,大筆一揮,就破格錄取了錢鐘書。錢鐘書后來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被人們尊稱為“國學泰斗”,這也與羅家倫的賞識是分不開的。
在這個事例中,先是羅家倫以嚴重偏科的成績得到了蔡元培校長的破格錄取,考取了北大,后來又是錢鐘書得到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的賞識,同樣以嚴重偏科的成績得到破格錄取,順利進入清華學習,最終成為“國學泰斗”。倘若他們當初都沒有竭盡全力地發揮自己的所長,而是投入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彌補自身的短板,那么他們還能有這樣令人矚目的成就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墨守成規,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照搬那些理論,只有根據自身的情況更好地進行抉擇,我們才能順勢而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幫助自己在某個領域取得長足的發展,最終令人矚目。
類似于羅家倫和錢鐘書的事例還有很多,例如臧克家數學也是零分,最終卻成為優秀的文學家,季羨林當初的數學成績也很差,但是依然成為了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由此可見,決定我們人生成就的并非是短板,而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長板。和彌補短板相比,更重要的是發現人生的長板,這樣才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進而幫助自身取得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