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客戶分類與客戶選擇

銀行的個人、企業客戶數量規模龐大,為客戶管理帶來了挑戰。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銀行常會根據自身需要對客戶進行分類,出于節約成本、提高效益等目的,銀行有時還會有選擇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如何進行客戶選擇對銀行來講也是一個戰略性的問題。

一、客戶分類

客戶分類是指銀行按一定的標準區分客戶,對不同種類的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銀行對客戶進行分類,有利于對不同類型的客戶進行針對性的客戶分析,進行分類管理,并分別制定客戶服務策略。

(一)客戶分類的標準

1.交易類指標

交易類指標是指反映客戶在銀行發生的金融交易情況的指標數據。例如,在銀行發生的金融業務次數、業務金額、最大單筆業務金額、平均每筆業務金額、開立賬戶數、賬戶平均余額、購買銀行產品的種類等。

2.財務類指標

財務類指標是指反映客戶財務狀況的數據。例如,個人客戶的收入狀況及儲蓄率,企業客戶的資產、負債、成本、收入、利潤、資本等。

3.特征類指標

特征類指標有客戶自身屬性特征、金融消費行為特征以及客戶消費心理特征。銀行可以按照客戶的資金規模、所處區域、行業等進行客戶分類,可以針對具有不同行為模式的客戶提供不同的金融產品,也可以針對不同消費心理的客戶提供不同的金融產品等。

(二)常見的客戶分類

1.按客戶自身特點分類

按客戶身份分類,可以把客戶分為單位客戶與個人客戶,這也是幾乎所有綜合性銀行的最基本的分類。也有的銀行把客戶分為個人客戶與公司客戶,而公司客戶這一類也包含了事業單位及非營利組織。

2.按客戶與銀行關系緊密度分類

按客戶與銀行關系緊密度分類,可以把客戶分為現有客戶、潛在客戶和流失客戶。現有客戶是已經在銀行開戶的客戶;潛在客戶一般是銀行正在營銷和爭取的客戶,有望成為銀行未來的客戶;流失客戶是指曾經在銀行辦理業務,但因種種原因關閉賬戶、離開銀行的客戶。對潛在客戶進行關注,可以增加持續營銷的力度,有益于新客戶的開發。關注流失客戶,可以讓銀行總結服務失敗的原因,增加挽回客戶的可能。如匯豐銀行就把客戶分為7類:關注類、潛在類、不活躍類、低端、中端、高端及頂端。

3.按客戶貢獻價值分類

按客戶貢獻價值分類,銀行可以將客戶分為高價值客戶、中價值客戶和低價值客戶。高價值客戶一般是需要重點維護的客戶,中價值客戶需要一般維護,而低價值客戶往往是銀行不重視的客戶。

實例2-3

某銀行公司客戶價值評估方法和步驟

第一步,選擇若干個指標,分別給定每個指標在總評價中的比重,各項指標的權重總和為100%。

第二步,確定標準比率,并與實際比率相比較,根據實際比率與標準比率的差異程度評出每項指標的得分。

第三步,采取加權算術平均法計算總得分,從總得分的多少來判斷企業的優質程度。得分越高,表明客戶價值越大。

具體分級情況如表2-2所示。

表2-2 某銀行公司客戶分級情況

4.按銀行對客戶重視程度分類

按照銀行對客戶的重視程度分類,可以大致把客戶分為一般客戶和VIP客戶(貴賓客戶)。具體做法是銀行設置一個存款金額下限或各類金融資產總值下限,存款或資產金額超過某一數值的客戶為VIP客戶。

也有的銀行把客戶分為普通客戶、潛力客戶、VIP客戶。潛力客戶是指介于普通客戶及VIP客戶之間,存款或總資產增長速度較快,銀行認為有發展潛力,未來有可能成為VIP的客戶。

還有的銀行把個人VIP客戶中的少數最高端的客戶單獨劃分出一類——私人銀行客戶。每個銀行的客戶分類方法不完全一樣,在下例中,網上銀行企業客戶被分為三類。

實例2-4

建設銀行網上銀行企業客戶是如何分類的?

根據客戶所選服務功能,可以分為普通客戶、高級客戶和VIP客戶三類。

普通客戶擁有中國建設銀行認證中心頒發的證書,享有賬務查詢、解付E票通等普通服務。提供網上查詢與解付E票的服務,不可辦理網上資金轉出業務。

高級客戶擁有中國金融中心頒發的證書或中國建設銀行認證中心頒發的證書,并且證書存儲在IC卡或USB Key中,除了享受普通客戶的服務外,還可簽發、解付E票通,辦理代發代扣業務,也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對其子公司的賬務進行實時監控,在集團公司內部及相關企業間進行資金調撥。

高級客戶具有一定的級別或者交納服務費后,可升級成為VIP客戶,VIP客戶除可享受高級客戶所享受的服務外,還可享受銀行提供的大批量賬戶查詢、異步批量查詢、定頻率轉賬、批量收款等消耗資源較大的服務。

根據客戶使用系統的不同,可以分為簡易版客戶、高級版客戶兩類。簡易版客戶包括普通客戶,高級版客戶包括高級客戶和VIP客戶。

(資料來源:http://www.ccb.com/cn/corporate/corpebank/1129796887100.html

二、客戶分析

客戶分析的基本內容有客戶信用分析與客戶財務分析,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客戶貢獻價值分析。

(一)客戶信用分析

銀行是經營貨幣及信用的特殊金融企業,客戶的信用狀況是銀行對客戶分析的重點之一,尤其是企業與個人的信貸客戶的信用狀況是銀行十分關注的問題。在信用分析法中,5C分析法和5P分析法是常見的兩種銀行客戶信用分析方法。

1.5C分析法

5C分析法是銀行對客戶作信用風險分析時所采用的專家分析法之一,是指重點分析影響信用的5個方面的一種方法。5C是指Character(借款人的道德品質)、Capacity(還款能力)、Capital(資本實力)、Collateral(擔保)、Condition(經營環境條件)。

(1)Character,這是評估客戶信用的首要指標,指客戶的還款意愿及誠信程度。從公司以往履行合同的記錄、信貸記錄及納稅記錄方面可以判斷企業的品質。

(2)Capacity,是指對客戶的償債能力評價,銀行對客戶的償債記錄、經營活力以及產品的市場份額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3)Capital,指客戶的自有資金實力和財務狀況,如總資產規模、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財務指標。

(4)Collateral,是信貸資金的第二還款來源,當客戶無力還款時,銀行可以通過處置客戶提供的擔保品來獲得補償。

(5)Condition,這里的環境是指可能影響客戶財務狀況的經濟指標、經濟態勢的變化。

銀行的專家從以上5個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基本上可以對客戶的信用品質進行綜合評估,判斷借款人的還款意愿及還款能力,最終得出客戶的信用狀況,據此銀行就可以確定哪些客戶是可以為之提供信用服務的。

2.5P分析法

5P分析法是從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資金用途因素(Purpose Factor)、還款財源因素(Payment Factor)、債權保障因素(Protection Factor)和企業前景因素(Perspective Factor)進行分析的方法。

(1)個人因素。包括企業領導者品德、誠信程度、還款意愿等,還包括企業經營者的管理能力及領導能力等。

(2)資金用途因素。分析客戶的資金主要是用于生產流通,對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還是對固定資產的投資。

(3)還款財源因素。客戶的還款財源有現金流量及資產變現。現金流量數據需要關注的是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及凈流量。考慮資產變現方面,需要關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應收賬款及存貨的周轉情況。

(4)債權保障因素。債權保障有內外兩類,內部保障要依賴于企業的穩健經營,需要對企業的營業收入及利潤變動進行持續關注和變化原因的分析;外部保障方面主要考慮擔保的問題,要分析擔保人的信用狀況和財務實力。

(5)企業前景因素。企業前景分析關注的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企業前景的因素包括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競爭力、新產品開發情況等。

(二)客戶財務分析

分析客戶財務信息,可以使銀行了解客戶的經濟狀況、收入能力等,為進一步的客戶分類和評價積累數據。

財務信息分析,是指對客戶的財務能力及財務結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目的是使銀行能對客戶的資信狀況及償債能力有一個客觀的評價。

基于財務分析,銀行需要關注及不斷補充客戶的下列數據:客戶的資本狀況、客戶的資產負債狀況、客戶的盈利狀況等。這些數據來源主要是客戶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

其中比較重要的數據有:資產、負債、收入、支出、利潤、資本等。通過這些數據,可以進行客戶的財務能力分析。

1.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指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有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通常最低流動比率為2,合理的速動比率為1。長期的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這個指標在60%以下比較合適;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這個指標至少要大于1。

2.營運能力分析

這類分析是對企業資金周轉狀況進行的分析,資金周轉快說明資金利用效率高。這類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余額)等。

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主要有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額/資產平均總額)、資本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等。

(三)客戶貢獻價值分析

不是所有的客戶都是有充分價值的客戶,銀行在確定目標客戶群之后,就需要對客戶的總體貢獻價值進行評估。在對顧客價值的分析中,有兩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客戶到底能給企業帶來哪些價值,一個是如何計算客戶的價值。

1.客戶貢獻價值的內涵

客戶貢獻價值是指客戶從多個方面為銀行做出的綜合貢獻。銀行的客戶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為銀行貢獻價值:①使銀行增加業務量;②給銀行帶來收入;③使銀行成本降低;④提升銀行的聲譽。

2.客戶貢獻價值的分類

從財務分析的角度可以將客戶的貢獻價值分為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

(1)客戶直接貢獻價值

客戶直接貢獻價值是指客戶因在銀行發生的金融交易而為銀行創造的凈收益,也可以稱為直接價值、經濟價值、原生價值及財務價值,包括購買金融產品,支付利息及手續費,使銀行服務成本降低等。客戶直接貢獻價值是客戶辦理的業務給銀行帶來的收益減去銀行為提供服務而發生的成本得到的差額凈值。

所以,要使客戶直接貢獻價值增加,就要使客戶的交易量增加,交易價格提高,交易頻率增加,交易程序簡化。

(2)客戶間接貢獻價值

客戶間接貢獻價值是指與直接交易無關的價值,也被稱為間接價值、非經濟價值、衍生價值及非財務價值。例如,由于老客戶對銀行的積極宣傳,口碑提升使銀行吸引新客戶的成本降低、業務量增加等。

3.客戶貢獻價值的測算

(1)VBC法

VBC(Volume-based Costing)法是基于產量的成本分攤法,做法是將銀行的間接成本或一般費用,按照銀行業務消耗的直接成本的比例或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進行匹配。

例如,某公司將客戶分為甲、乙、丙三個細分市場,每一個細分市場的銷售額都為100萬元,而它們直接成本為20萬、30萬、50萬,管理費用為50萬,銷售費用為60萬,按照VBC法計算客戶貢獻價值的過程如表2-3所示。

表2-3 VBC法示例 單位:萬元

從表2-3可以看出,盈利程度高的客戶群為細分片甲客戶群,屬于高價值客戶群;細分片乙的客戶群為中等價值客戶群,而丙客戶群為低價值客戶群。

(2)客戶終身價值測算法

客戶生命價值理論認為客戶的貢獻價值不僅包括過去價值和現在價值,還包括未來價值。

客戶終身價值測算模型認為客戶生命價值是客戶未來價值的一個貼現值,模型如下:

其中,n是客戶與銀行保持關系的年限;Pt是客戶在第t年為銀行帶來的利潤;i是貼現率。這種測算法的啟示是注重對客戶關系的維護,尤其是高價值客戶的關系維護,使客戶的終身價值得到不斷提升。

實例2-5

某銀行優質客戶分析評判標準

第一,在一定時期內有比較好的現金流。

例如,若一個企業資本運作能力比較強,它很可能在某一階段有大量的利潤,但它不見得是一家經營穩健的企業,也不見得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因此,沒有比較好的現金流的利潤是虛的,而有好的現金流的利潤才是真正的利潤。

第二,所屬行業及其在行業中的排名比較靠前。

第三,看一個企業有沒有特有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看三點:

(1)看企業的管理是否規范,企業的信用是否良好。

(2)看企業有沒有一些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3)看企業有沒有一個強大的分銷網絡。

三、客戶選擇

(一)“二八法則”理論下的客戶選擇

“二八法則”是指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而80%的人掌握著20%的財富;20%的客戶會為銀行帶來80%的業務規模和回報,而80%的客戶只能為銀行帶來20%的業務規模和回報。由此得出的結論是銀行應該用80%的精力去維系20%的客戶。

貫徹“二八法則”的結果是,銀行會精心維護優質客戶、提升潛在優質客戶,而對普通客戶只提供標準化服務。

銀行為了貫徹該法則,會利用服務制度及產品的創新,為少數大客戶創造更多的便利,或讓利于大客戶,從而爭取更多的大客戶。

(1)產品提供上的區別。銀行會為大客戶進行新產品開發,設計出功能更加多元化的或者更具個性化的金融產品,滿足大客戶需求。

(2)人力資源分配調整。根據“二八法則”的指導思路,銀行可以壓縮服務普通客戶的人員,同時增加為大客戶服務的人員,尤其是客戶經理隊伍的建設,招募、培訓專職客戶經理為大客戶提供服務。

(3)排隊管理上的安排。打破以往對所有客戶的資源平均分配,為大客戶提供綠色通道、插隊服務、貴賓室等業務優先渠道,盡量縮短大客戶等候時間。

(4)讓利于大客戶。很多銀行都會在利差和手續費方面對大客戶提供優惠,為大客戶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縮小買賣點差的外匯買賣服務,減免部分手續費等。

(5)網點機構的整合。很多銀行都開設私人銀行部,或建立專門的私人銀行機構,為大客戶中的高端客戶提供私密的業務空間和理財管家式的專門化金融服務。內容涵蓋資產配置、投資收藏、藝術品鑒賞指導、健康計劃、子女教育規劃,甚至遺產安排等。

對于“二八法則”的信奉,有的銀行甚至發展到漠視普通客戶的訴求,甚至排斥小客戶,通過減少普通客戶業務柜臺、小額賬戶收費、提高業務起點金額等方式使小客戶感到不便。

實例2-6

外資銀行利用“二八法則”挖掘高端客戶

外資銀行對高端客戶和低端客戶的態度截然不同。高端客戶能夠享受到品種繁多的各種免費增值服務,但低端客戶不僅不能免費,還要向銀行繳納賬戶管理費。

匯豐銀行在宣傳單上明確寫道:如同一客戶號碼下的所有賬戶月平均總余額低于人民幣1.6萬元或等值外幣,將收取每月55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服務月費;如外幣活期賬戶連續24個月無支賬,將每半年收取165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睡眠賬戶費;如開戶后3個月內結束賬戶,則一次性收取410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渣打銀行開戶“創智理財”,不足1萬美元每3個月要收取150元服務費。花旗銀行每月綜合賬戶總額日均余額低于1萬美元或等值外幣,要繳納每月50元人民幣的賬戶管理費;貴賓客戶不足5萬美元,要繳納每月100元人民幣的賬戶管理費。

(資料來源:人民網.外資行“二八法則”攻高端客戶 普通民眾難享服務.http://mnc.people.com.cn/GB/54823/5190632.html

(二)“長尾理論”指導下的客戶選擇

但銀行業長期實踐“二八法則”后發現了問題所在,當所有的銀行都奉行“二八法則”時,大客戶市場就會變成競爭慘烈的“紅海”。很多時候銀行主要還是靠價格競爭,讓利給客戶來贏得客戶,就使得大客戶能夠帶來的利潤越來越少。為了搶奪能夠帶來80%利潤的大客戶激烈競爭,但競爭的最終結果可能是所謂的“優質客戶”變得越來越名不副實,銀行從他們身上得到的利潤不斷縮水,(Long Tail)有時一些銀行甚至為維護客戶關系而倒貼錢。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尾理論”的提出與實踐為銀行指出了不一樣的客戶選擇之路。

長尾理論是一種新理論,它認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當產品提供的渠道足夠寬廣,并且產品的銷售成本急劇降低時,市場就會變得可觀起來。

長尾理論對“二八法則”的挑戰在于,這種理論認為80%的大多數形成的“長尾”不是僅占20%的份額,而是更多,還有可能達到甚至超過50%,如圖2-2所示。

圖2-2 長尾理論示意圖

圖2-2中橫軸代表客戶數量的增加,縱軸代表客戶為銀行創造的價值的增加,A部分代表少數大客戶為銀行帶來的回報,B部分代表大多數普通客戶為銀行帶來的回報。如果把A看做是曲線的頭部,B部分看做是曲線的尾部,長尾理論在強調,當“尾”部夠“長”的時候,一樣可以帶來豐厚的回報。

過去經營者只關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當用正態分布曲線來描繪的時候,就意味著關注曲線的“頭部”,因為這部分能帶給經營者更加豐厚的回報,而曲線的“尾部”代表著大多數的客戶,如果要滿足他們的需求,需要更多的精力、成本。過去銀行的經營者們做的就是越來越關注少數“VIP”客戶,而不斷減少數量上居于大多數的普通客戶。但隨著電子銀行業務的發展,普通客戶的業務成本如果能大量下降,銀行就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關注曲線的“尾部”,有時候關注“尾部”產生的效益甚至可能會超過“頭部”。經過多年的發展,很多銀行的電子銀行建設已初見成效,有的銀行還擁有大量的網絡客戶,這就為服務成本的降低和服務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實例2-7

銀行踐行“長尾理論”掘金悄然升溫

傳統銀行業信奉“二八法則”,如今,“長尾理論”正在打破這一定律: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貸款需求正通過互聯網展示出來,成為各家銀行不容忽視的“長尾需求”。

以往銀行把小型企業視為較差的貸款候選人,是因為這些企業的生命周期短、經常有不良財務記錄、缺少重大資產或其他形式的抵押物。但現在不少銀行開始從海量的小企業中發現可靠的目標放貸客戶,即利用互聯網手段,以低成本挖掘“長尾需求”,從中獲取高額利潤。建行浙江分行行長表示,“與阿里巴巴聯合推出的‘網絡聯保貸款’自2007以來已經放貸超過16億元,而不良貸款率只有1.13%,低于平均水平,證明中小企業不僅需要錢,也能用好這筆錢。”

據悉,浙江已有1000多中小企業通過“網絡聯保”的方式從銀行獲得超過20億元貸款。這項計劃還將擴展到廣東、山東和江蘇,以及上海和深圳。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8家銀行已經加入此計劃,大約有9000家中小企業已經申請了各類網絡貸款,融資金額預計將超過60億元。專家預計,隨著貸款需求的展示渠道足夠寬廣,貸款審核成本隨信息科技的發展而急劇下降后,任何以往看似無利可圖的融資需求,都將構成豐厚利潤。

(資料來源:張若斌.銀行踐行“長尾理論”掘金悄然升溫[N].證券時報,2009-7-22.)

在“長尾理論”的指導下,銀行的客戶選擇策略會與以往有所不同,不再只是簡單地忽略普通客戶需求,甚至排斥小客戶。在這一理論指導下,越來越多的銀行會致力于通過金融創新方式及低成本的渠道,為眾多需求相同的小客戶提供針對性產品,滿足其未滿足的需求,但是長尾理論能夠成功的前提是市場達到一定規模,并且找到成本較低的服務渠道及模式。

“二八法則”是一種爭奪優質客戶的目標市場營銷戰略,而“長尾理論”則是一種挖掘潛在市場的藍海戰略。這兩種客戶選擇理論,都有各自的道理,也有成功的案例,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是實踐“二八法則”的先驅,而尤努斯的格萊珉銀行則以“窮人的銀行”著稱,同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實際管理中,銀行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去評估、細分市場,評價客戶價值,找到提供服務的最適合的渠道,然后再確定運用什么樣的客戶選擇方法。

延伸閱讀

銀行爭奪海量商業數據

銀行開始自建網購商城?這背后暗藏玄機。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最近進軍電商頻頻發力,劍指的其實是電商交易背后積累的商家和用戶數據,并嘗試開拓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金融服務。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阿里巴巴。從最早的阿里小貸到最近的信用支付,一度被誤解為“做銀行”的阿里金融戰略實際走向卻是“挖掘數據為銀行、商家和用戶提供對接服務”。大數據時代,在金融機構倒逼的形勢下,金融機構與傳統電商將打造出怎樣一個電商格局?

動向:看中巨量交易數據,銀行自建電商平臺

伴隨著傳統電商業務攀升,目前已有銀行看中了電商平臺。在平安的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平安明確表示,未來發展中互聯網是很大的部分。“互聯網經營將是未來盈利的增長點。未來一兩年有兩個東西不能放過。一是移動技術,二是大數據”。

有此察覺的銀行并不止一家,有先驅者已先行一步,開始自建平臺。建設銀行、招行銀行從2012年年底開始打造電商平臺,并在春節后開始大規模推廣,以此迎接網絡時代對銀行帶來的挑戰。建設銀行“善融商務”平臺面世,招商銀行“出行易”頻繁發力,傳統電商平臺受到了來自銀行資金大鱷的挑戰。

在廣州的東郊科技園,建設銀行一個有上百號人的善融商務研發中心坐落在這里。同時,建設銀行還有一個運行中心設在合肥,專門接受投訴和客戶服務,現在善融商務業務由總行直線管理。顯而易見,建行重資搭設的首個電商平臺善融商務正在發力全速前行。

“按照傳統方式做中小企業業務投入產出太高,B2B線上交易信息一目了然,上下游資金鏈條可見可跟蹤,依托大數據的金融是未來銀行創新的方向,即便目前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但我們認為不能錯失先機。”沈奕明明確表示。

截至2月初,建設銀行善融商務認證上線商戶1.2萬戶,注冊會員92萬戶,企業商城累計交易金額40億元,交易筆數3萬筆,個人商城累計交易金額接近1億元,交易筆數15萬筆。與傳統電商不一樣,由于看準的是金融數據信息,建設銀行打出了“永遠不收費”的宣傳招牌。

建設銀行的創舉觸動了不少銀行。“一直很關注善融商務的發展,不過,目前華夏銀行搭建電商平臺的條件仍不充分,但不排除隨著業務的發展深入搭建電商平臺的可能。”近期推出對接電商交易“平臺金融”的華夏銀行中小企業部總經理盧小群說。

在華夏銀行的規劃里,“平臺金融”可將傳統的企業融資、現金管理、資金結算等金融服務電子化,這一產品與電商平臺的距離只有“網上撮合”一步。

析因:與電商合作時被封鎖信息,銀行另起爐灶

然而,打著金融信息算盤的,并不只有銀行。作為當前交易數據的擁有者,傳統電商也嗅到了線上交易“大數據”對傳統線下金融服務的推動和變革意義。今年3月初,阿里巴巴集團再推出“信用支付”業務,在金融方面繼續擴展,進軍金融業務的野心昭然若揭。在半年前的2012年9月,“商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重慶成立,法人代表為馬云,注冊資金3億元。

面對進軍銀行的質疑,阿里巴巴集團全力辯解,表示只為“服務銀行沒有辦法覆蓋的小型企業,通過數據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實現更低的壞賬率,更低的交易成本,讓銀行站在自己的統一戰線而不是對立面”。通過向銀行收費,阿里巴巴集團為銀行提供企業交易信息,同時將信息流和資金流都聚集在阿巴巴集團里的商務圈里。

在參與這場電子商務盛宴的模式選擇上,的確有銀行買阿里巴巴集團的賬。從最初建設銀行等聯合阿里巴巴合作推出電子商務小企業貸款,到中信銀行牽手騰訊打造在線授信平臺,銀行最初嘗試與電商合作并感受到了電子商務數據的強大魅力。但不少銀行先行者卻逐漸發現,在這樣的合作模式中,銀行與數據始終隔著一層紗,缺乏自主主導權使得數據信息的作用未能淋漓盡致地發揮。

“一開始,雙方合作創新性地利用起電商所掌握的商戶信用和交易記錄,解決小微企業貸款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是,隨著業務越做越大,阿里巴巴不再無償提供信息,開始向銀行索取貸款額度2%的信息費。這2%毫無疑問會轉嫁到貸款商戶頭上去,貸款成本一高就影響了企業的接受程度。”熟知情況的銀行業人士表示。

銀行還發現了比收費更大的問題。“由于電商信息與銀行不完全共享,導致銀行很難核準電商平臺商戶交易的真實性。銀行后來發現,有部分企業為了要貸款而去注冊阿里巴巴賬戶,捏造交易數據。”真假難辨為基于信息的金融服務蒙上了風險迷霧。最終,建設銀行不得不終止與阿里巴巴的業務合作,而選擇自建平臺。

趨勢:銀行做電商前景難料,數據之爭未定勝負

“從銀行自身角度來看,此時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有相當的緊迫性。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大量涌現,使得銀行支付結算服務已經失去一大片城池,加上電商平臺對客戶資料、客戶交易詳情等信息進行了屏蔽,銀行急需一個切實可行的模式切入電子商務領域。”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分析指出,銀行作為專業的金融服務平臺,有非常豐富的個人和企業客戶資源,便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快速搭建;另一方面,從對企業的服務而言,信用體系的建立,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資金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局,雙方業務相互滲透是大勢所趨。

對于電商頻頻向金融領域發起進攻,銀行似乎并未擔心。“要做小貸,電商系的小貸公司肯定做不過大銀行,資本金實力要求不同,小貸公司資金成本也較高。另外,像TCL、美的、格力等龍頭企業的供應商和銷售代理商,很多都是中小企業,這類客戶與銀行打交道做信貸的機會比較多。總體來說,我們認為不會有太大的沖擊,因為市場實在太大。”對于與傳統電商的競爭,建設銀行如此認為。

對此,華夏銀行的盧小群有不同的考慮,他認為自建平臺需要很長時間和資金投入,而對于一種全新的經營模式,需要在最短時間內獲取客戶基礎。因此,與大型企業ERP或第三方平臺對接合作,則滿足了上述要求。“現在多家銀行都在籌謀電商化,重要的就是先發優勢。大家選擇的路徑和模式也許不同”。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由于銀行涉足電商沒有先例可以學習和模仿,銀行必須自己摸索學習,然后在符合銀行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對制度進行突破,創新適用于電商平臺的金融服務產品,這些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協調和論證。銀行做電商路遠且艱辛,但不踏出第一步永遠不可能走向勝利。

調查:銀行做電商只為“信息”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是什么原因促使銀行從以往與電商合作到目前另起爐灶?業內人士認為,一個電商平臺背后,有大量商家的交易信息、出貨、支付、成交的記錄,甚至只是一個點擊查看的動作,都能夠進行統計分析,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金融創新。銀行做電商為的就是這些信息,解決授信中最大的難題——信息不對稱問題。把握平臺上的所有信息,甚至是對細枝末節加以分析,才會發現客戶的需求在什么地方。這是銀行與電商合作模式所達不到的,合作方只會提供單方面的信息給銀行,難以進行金融創新,甚至真實性都難以核實。

大數據信息集中對銀行金融創新邊際有多廣、邊際效應有多大,目前還很難測算。短期內給金融業務帶來的推動還不是很明顯,一定要積累到1~2年后才能判斷出交易的真實性,大量的信息才會發揮其巨大的作用。

電商平臺推出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中小企業,銀行是沖著專業市場去的,初期先積累成交數據,再用于貸款業務發放的分析和判斷。按傳統方式做,中小企業業務投入產出太高,電商必然是未來的趨勢,也是銀行創新業務模式的藍海。即便投入很高,但銀行認為不要浪費了先機。有了這個平臺后,掌握的信息基本能讓金融服務滲透到客戶的經營活動中,便于銀行更有效管理。

(資料來源:黃倩蔚.銀行爭奪海量商業數據[N].南方日報,2013-04-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玉溪市| 耒阳市| 根河市| 宁乡县| 嘉祥县| 五莲县| 永兴县| 柘城县| 新安县| 卢湾区| 宝应县| 海林市| 葫芦岛市| 浑源县| 佛坪县| 鸡东县| 饶阳县| 拉孜县| 井冈山市| 区。| 古田县| 鹤岗市| 赤水市| 镇平县| 出国| 宜昌市| 玛纳斯县| 湘潭市| 灵台县| 沛县| 合川市| 西丰县| 通城县| 什邡市| 冕宁县| 都昌县| 石首市| 南部县| 罗江县|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