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港建設投融資與管理研究
- 徐淑紅
- 1908字
- 2019-09-16 14:54:38
2.5 空港經濟特性與融資選擇
上一節已闡述了空港具有公益性和收益性雙重屬性,從總體上說具有準公共產品的特征。即既要提供公共服務、滿足公共利益,又要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由于各個空港的類型不同,每個空港具體投融資項目的公益性和經營性的組合方式不同,不同功能區域的建設具有不同的性質特征和營利能力,故在具體的融資模式上,應采取不同的融資模式進行融資。融資方案選擇的基本核心應根據上述的不同特征進行細分,即根據不同類型的空港、空港的不同功能區域,聯系相關建設項目的公益性特征、收益性特征等因素設計和匹配相應的融資方案(如圖2-8所示)。

圖2-8 空港融資方案選擇基本核心
在空港融資選擇上,重點考慮兩個層面:從政策層面來看,政府應該制定更加務實、富有成效的政策規定。公益性與收益性、壟斷性與競爭性并存于空港之中,使得明確空港定位、界定公益性空港與收益性空港的不同,成為政府有效監管的必然選擇。從空港自身來看,應該在國家政策許可的前提下,設計一個適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體系和符合未來發展趨向的融資模式,通過實施具備高成長性和強生命力的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國內和國際競爭力。
2.5.1 政策層面分析
從政策層面看,政府對空港公司的經濟特性定位和政策導向是空港有效融資的前提和基礎。空港在不同的地域位置、不同的發展階段,其公益性和收益性的特點組合有所差異。空港內部的經營項目,其公益性和收益性也有所差別。具體來看如下:
(1)對于收益性空港,明確其企業型定位,賦予其更大的經營自主權和財權。在建設投資方面,主要通過引導民間資本投入或空港自我融資進行建設,空港的一般維護建設財政不再投入資金,但空港飛行區等公益性建設可申請政府投入。在運營方面,鼓勵和幫助收益性空港從傳統運營模式向現代運營模式轉變。可以考慮通過制定規章或其他法律形式,明確空港專營權概念。
(2)對于公益性空港,明確其事業型定位,主要由政府進行公益性投資并承擔經營責任。這類空港不以營利為目標,空港管理機構的職責是維護空港的正常運轉。為實現普遍服務的目標,政府應對這類空港的運營虧損進行補貼。
表2-4表明空港定位及其政策導向情況。
表2-4 空港定位及其政策導向

2.5.2 空港自身分析
從空港自身看,對行業經濟特性的把握以及相關的對空港公司產業發展戰略的遵從、空港公司長短期利益的均衡,是影響空港公司具體融資方式選擇的重要因素。
1.行業經濟特性
空港行業經濟特性要求機場企業:首先,在融資過程中要以收益性經營項目資金平衡公益性非經營性項目資金;其次,壯大自身財務實力、開拓多元化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以適應局部有限壟斷及更大區域范圍內的行業競爭;最后,考慮空港不同功能區域的經濟特性、現金流量特點不同,從而需要各自匹配的融資方式。也就是說,對不同的建設項目,由于其功能不同、項目大小不同、營利能力不同,所采用的融資方式也應有所不同。因此,應根據不同項目的性質特征和營利能力,采取不同的融資模式。具體來看如下:
(1)空港飛行區中的跑道、滑行道、停機坪等項目屬于公益性項目,其特點是投資回收期限長、項目壽命長、投資額大、財務贏利狀況不佳(起降服務收入往往不能彌補初始投資的折舊、運行維護費用等成本)等。所以應首先考慮政府投資或者組建新的空港公司進行投資,并且在政府規定的經營收費標準下出現運營虧損時,爭取政府的財政補貼。
(2)航站區的項目,主要包括航站樓、停車場、貨運中心等,項目具有經營性的特征,是營利性很強的優質資產,比較而言投資回收期限短、財務贏利狀況良好。對此類項目可采用股份制的方式進行融資,即成立股份公司,吸引民間投資或者外資為投資主體,實行市場化、商業化經營。
(3)延伸區的建設項目,主要包括酒店、餐飲、娛樂休閑、油料供應、地面通信服務等設施,是空港的配套和延伸,具有明顯的競爭性特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穩定的客貨流,往往可以獲得良好的投資收益,故應進行徹底的市場競爭,允許各類資本進入。空港可以通過出售特許經營權來獲取利益,也可以通過直接參與市場競爭來獲取利益。
表2-5表明空港功能區的經濟特性與融資選擇構成情況。
表2-5 空港功能區經濟特性與融資選擇

2.空港公司的產業發展戰略
空港不同功能區域的經濟特性不同,并且,相當多的運營項目有明確的區分界面,可以單獨進行融資。在這些運營項目的融資方式和控制權的選擇中要服從空港公司的產業發展戰略,做到有進有退。
3.空港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平衡
資金融入都有成本和代價,對于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而言,不僅有近期的利息和紅利的支付問題,還有長期的控制權是否被稀釋的問題。同時也應看到,這里所稱的利益不僅僅是財務利益,還包括對企業治理結構、經營管理水平的影響。因此,這是一個綜合評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