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章十,百年滄桑渡瓊華(六)
- 西風山風雨樓
- 姜子塵
- 2202字
- 2019-05-13 08:30:00
他朝廢墟走了幾步,站在那一靈位旁邊,繼而彎下身子,將已被虛埋一半的靈位那種手心,“師父……你看到了嗎?”他吹了下,好讓靈位上的那些塵土吹干凈。“我勝了,似乎沒有任何懸念。就在今年我就能夠徹底擊垮風雨樓。”他輕輕的撫摸著靈位上的字跡——瓊華第三代掌門靈筠之靈位。是的,他曾經最為敬重的師父——靈筠。“靈筠,你就看著吧,我會讓百年瓊華再次垂臨天下。”這次他是跟他師父的說的,字字句句,一字不差。語畢,將手中的靈位拋向天空,繼而凌空一掌,啪的一聲剛才還是一塊完整的靈位瞬間化為齏粉。隨風而逝。
他舉頭看著已然化為齏粉的靈位一動未動,清風襲來灑在他的身上,繼而也灑在他的發髻上,一縷帶著白發的發絲隨風飄蕩。
“二師兄,看你這樣模樣……”那位青藍色長衫女子凝重的說道。她攙扶著,感受到了那種周身上帶來的顫抖,雖然輕微,然而卻依然清晰而明顯的感受得到。自從師父兵解,他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重傷。“這些年,我不在門中走動,確沒發現,掌門師兄確變得如此乖戾。”她的雙眸,帶著晶瑩閃動的光,是的,這還是他嗎?還是從前那位仗義執言,無微不至的關懷的大師兄嗎?曾經那雙明亮而清澈的眼眸為何會變得如此陰郁與迷離?
這些年,他為何變得如此刻毒,竟然對自己的同門師兄弟這般下手?她心中有太多的疑問,有太多的不解,她曾經是那樣的依靠她,將他視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值得信賴的親人。她曾自私的認為,只要他在,或許自己心中的那一灰暗會變得明亮起來,就想會暗中不斷摸索的人,慢慢迎接光的亮麗。
“師兄……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一位郁郁寡歡的女子,看著她一聲灰色麻衣。她青澀而怯生生的說道。
就在剛才,師父說要收她作為自己的關門弟子,瓊華唯一一位嫡系女弟子。
“你過來,見過自己的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一位青衣女子,滿頭黑絲長發,隱約看到其中的一些銀絲,披灑在自己的肩頭,她的眼神是清澈而深邃的,似乎沒人看得懂她一雙眼眸到底蘊藏著怎樣的故事與往昔。
“哎呀,我總算有著師妹了,太好了,今后就不會變的枯燥無趣了。”他歡呼雀躍,似乎很是喜歡他的這位師妹,他趕忙拉住她得手,然而確抽了回去。一時的,有些窘迫。“師父,以后就讓我來叫她武功吧。”那位年齡稍長的英俊男子看著師父說道。
“你是大師兄,以后你要多照顧著點這位師妹啊。”那位女子淺淡一笑,“你可不能欺負她。”
“那當然……”他吐口而出,果斷應答。
******************
時光輕輕而過,轉眼幾十年已經過去了,剛剛認識他,是那樣的瀟灑,自拖,然而……這的一切似乎就想命運的故意捉弄。
晶瑩的淚水,如同鮫人淚一般劃過自己的雙頰,落在自己的衣服上,他終究還是未能忍住。
“你哭了。”秦光轉過頭看了一樣站在身畔的那位青藍色長衫女子,干凈而略顯蒼白的面容帶著一行淺顯的淚痕,他抬起手輕輕的抹去,“幾十年來,自從剛剛認識到現在確看到你哭過這一次。”他輕輕的說道,幾不可聞。
“二師兄……”她輕微的說道,“我只是不忍心看著他這般沉淪。”
“是啊,或許就是因為她吧。”嘆了口氣,抬頭看了遠處群山,“那樣的一句話……”秦光走在一棵樹旁,靠著,他略微喘息。心中的執念,來自心中的魔,那種心魔也或許只有他自己才能化解。他心中這般想著。
“……”聽到那句話,她啞言,“她……”繼而也喃喃自語,說出了一個字。
瓊華后山,祖師祠堂。晚照的夕陽,似乎來的格外的鮮明。那是金的海洋,帶著無限的遐想,潑灑在大地萬物,宛如,整個山脈都沉浸在金色的海洋之中。
西邊的天宇。那是來自海洋的泉頭。霞光萬丈,然而,確帶著越發的清冷。是的。冬的霞光是冷冽而沉寂的。是那樣的令人回望往昔。松樹輕晃,枯黃色的樹葉在這金色的晚霞中飄零,悄然落地。宛如海洋之中的一頁扁舟。
他站在祖師祠堂的門口,已然站了很久,渾身顫抖著,將手中的斷劍放在一旁。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這中地方,站在祖師祠堂的大門口,心中寂寥。青藍色長衫的女子已然獨自離去,一直從容的他此時確固執的讓她獨立離開。
輕輕的,往前走了幾步,一個趔趄,差點跌倒,他已經傷的很重,以至于不能獨自行走。強忍著身上的劇痛,抬起手,推開門,走了進去。
周圍掃地的弟子帶著疑惑的眼光看著他,瓊華之中,是沒人不認識他的,然而確未曾想到今天會鬧成現在這般樣子。有人上前扶他,然而確被他推來。堅持一人走進。
步伐沉重而緩慢,慢慢的走了進去
寬敞的祠堂,在微弱的燭光中忽明忽暗。昏暗的祠堂中整齊的擺放著一個個靈位,有列代掌門,有個個長老和對瓊華的有功之臣。然而拜在第二排確憑空空出一位置,是的,眾多的靈位當中,唯獨沒有自己的師尊,靈筠。現任掌門,他沒能將她放上去。難道是對她的不認同嗎?還是。他眉頭一皺,確只字未提。他抬起手輕輕的擦拭著灑在案桌上的香灰,還帶著一絲溫熱,似乎剛才來過人。他低著頭,從旁邊的一處拿著三根香,點燃用手招了招,插在案桌上的香爐中。
“弟子秦光不孝……”他跪在地上。抬頭看著案桌上的靈位,帶著沙啞的聲音,“愧對列祖列宗。”繼而重重的扣了三個響頭,重重的磕在地上。師父臨終前所交代的那句話,他始終未能實現,確讓瓊華走向無法挽回的路途,他該如何面對列祖列宗。心中捫心自問。將將自己的額頭支撐著地面,渾身輕微顫抖,似乎是在抽噎。緊閉著雙眼,又似乎在懺悔自己的過失。晨鐘暮鼓,聽到瓊華那一季鼓聲。秦光顫巍巍的站起身子,轉身離開。繼而順手將門關上。靜謐而清冷的祠堂繼而有歸于原本的清幽與灰暗。燭光微弱而顫抖,似乎那是帶有生命的脈搏,又似乎是在記錄著往昔歲月與光陰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