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老子研讀
  • 董平
  • 1016字
  • 2019-02-28 15:41:14

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本章主要講“有無相生”,重點突出“無”之“用”。不過我們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本章所講的“有”、“無”,均是就現象而言,與作為本原性實在之道的“無”應當在領會上有所區分。

“三十輻共一轂”,是講車輪。“轂”是車輪中心部位,中間空虛,用以安裝車軸。輪緣與車軸之間是靠輻條來連接的。古代車制,輻條三十,以象日月,所以說“三十輻共一轂”。“埏埴以為器”,是用陶土做成器皿,比如我眼前的這個紫砂杯。“鑿戶牖以為室”,“戶”是門,“牖”是窗,只要是“房屋”,便必有門窗。輪轂是虛空的,輻條之間也是虛空的,但正因其為虛空,才成就了車輪的作用;陶器的內部是虛空的,正因其為虛空,才成就了陶器的作用;房屋的門窗、四壁之內也都是虛空的,正因其為虛空,才成就了房屋的作用。車輪、陶器、房屋無疑是“有”,而“虛空”即是“無”。“有”之所以能夠為人們所利用,能夠發揮它作為“有”的作用,是因原本有虛空之“無”在。若無“無”,則“有”之用不顯,所以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無”的關系問題,是老子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現象世界事物存在的一般狀況而言,老子充分注意到了“有無相生”這一關于存在物存在的實然狀態。一切現象物的“存在”,其實都是“現在”,也即是“顯現而在場”,是即所謂“有”。但“有”的“現在”必有其虛空的背景,虛空即是“無”,也即是“空間”。所以在存在物“現在”的意義上,“空間”是一切事物之所以可能獲得其“現在”的必要條件,“無”是“有”的基礎性前提。反之,“有”既然已經呈現為“有”,“無”即同時通過“有”而獲得其“現在”。“有”、“無”是相互表達的,是必然同時共在而構成一個共享的空間場域的。正因為如此,就存在物的功用而言,“有”、“無”實質上是相互依賴的。在本章中,老子選取生活中的三個例子,而突出強調了“無”對于“有”的作用,不僅具有更為深刻的哲理性,而且事實上也更接近于“真理”。

盡管“有之以為利”,是因為“無之以為用”,但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往往只關注“有”而忽視“無”,更多的是以“有”的攫取與把持為生活目的,而并不懂得“無之以為用”的真實之用。正是在“有”的不斷追逐之中,生命的自身存在走向了其目的的背反,生命存在的價值導致其現實性上的“價值逆轉”。所以下面一章,即轉向對于這種現象的批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疏附县| 中江县| 九台市| 嘉荫县| 阳城县| 绵竹市| 白城市| 双流县| 宣化县| 沅江市| 南陵县| 得荣县| 无极县| 东安县| 西贡区| 西乌珠穆沁旗| 甘谷县| 梁山县| 玉树县| 福清市| 达州市| 九寨沟县| 太和县| 南靖县| 庆云县| 仁怀市| 南江县| 当阳市| 灵川县| 惠州市| 台前县| 铁岭县| 赣榆县| 台州市| 文水县| 盘锦市| 枣强县| 繁昌县| 博湖县|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