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胡改生事
- 晉文公的應援系統
- 山西點子王
- 2075字
- 2019-01-28 23:34:36
魏武子率先說道:“公子,這有什么好議的,他們都走了,咱們大搖大擺的回去不就行了嗎?”
魏武子莽夫一個,生平做事基本靠莽,沒有那么多花花腸子。
重耳搖頭道:“言不正,禮不順,我們貿然出擊,會給別人落下話柄。”
旁邊的郭嘉接上話說道:“公子無需擔憂,我早已想好對策。”
重耳說道:“說來聽聽。”
郭嘉自得的晃了晃腦袋,說道:“安邑發生民變,我等率軍前往助陣!”
“噗!”
重耳一口老血噴在地上,這郭嘉怎么是個復讀機啊!
這話不是晉獻公的說辭嗎?
但郭嘉的一番話引的眾人紛紛點頭稱贊,重耳的兩位舅舅狐偃和狐毛更是拍手叫好。
不過重耳一想,確實沒有什么借口比這個更合適了。
第二日,重耳對著上蒼一翻鬼扯,和從未出現的老天爺交代了一下安邑民變之事后,點兵兩千,踏上大道出發安邑。
秋日的陽光雖已不毒辣,但依舊晃眼。
“停下!”
重耳猛的勒住戰馬,馬匹發出一陣嘶鳴。
身后的郭嘉趕上來問:“公子,為何停下?”
重耳沒有回答,偏著腦袋用力的吸著氣,說道:“你聞聞,這是一股什么味?”
郭嘉學著重耳的模樣,嗅了幾下。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稻米的的香氣,秋風吹過,其中還夾雜著一些特殊的味道。
郭嘉反應很快的說道:“血的味道!”
重耳點了點,拍馬繼續前行。
越靠近安邑,這股混合的味道就越濃烈,在就要抵達安邑時,他們才發現這股味道的來源。
馬上的郭嘉用力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有看錯。
大道旁,橫七豎八的擺著被殺死的安邑平民,看衣著,大部份是野人,參雜著幾個國人。
一路數下來,足足十幾具。
在這個還算炎熱的季節,大部分尸體已經腐爛,上面漂滿了蟲子。
重耳頂著惡臭,上前查看,他拋開幾具已經長蛆的尸體,找到了一副還算比較完整的。
通過身上的尸斑,和傷痕處的血跡,重耳判斷這些人被殺不過三日。
順著這些尸體看過去,是無數不整的腳印,它們告訴重耳一個信息,安邑真的民變了。
重耳皺著眉頭,想著是因何起,但左思右想不得結果。
只能吩咐士兵將這些安邑平民掩埋后,繼續向安邑進軍。
等重耳行至安邑城外,只見城門打開,城上也空無一人,空氣中也彌漫著一股濃烈的血腥味。
進入城中,原本還算繁華的街道上也空無一人,地上也橫七豎八的躺著不少尸體。
一一看過去,有平民有士人。在一處瓦房旁,竟然還掛著一個本地小宗。
重耳心想糟糕,看這情況應該是安邑平民與貴族起了矛盾,難道是因為自己?
又前行幾步,終于看到一個活著的人,看起來是一個普通國人,他奄奄一息的躺在路邊,重耳急忙下馬上前問道:
“城中發生了什么?”
這人明顯認識重耳,說道:“公子,您可終于回來了,我們等您很久了。
城中小宗突然要收回您分給我們的土地,昨日在城外殺了好幾個收糧的國人,現在大伙把他們堵在姜子房子里,公子您快去為我們做主!”
重耳一聽,腦袋嗡嗡作響,當初自己為了止住謠言,一時興起的主意,竟然釀下了禍端。
城外的良田,之前大部份是屬于安邑小貴族們的,自己把他們的地分出去,小貴族們肯定不樂意。
當初是重耳率軍坐陣,貴族們也不敢生事,后來晉軍進城,貴族們就開始蠢蠢欲動,現在晉軍一走,他們立刻就組織起來,派家兵收回土地。
但收到實惠的百姓怎么可能將自己的地拱手讓出,他們中的大部份人這輩子都沒擁有過土地,自打重耳來了,不僅納糧少,土地還變成了自己的。
這讓他們有種翻身做貴族的感覺。
你是小宗,所以你有土地。
但是現在我們也有了土地,和你們是平級的,你憑什么牛x?
這是大部份拿到土地的平民所想的。
雙方都認為地是自己的,當然鐮戈相抵,誰也不肯讓誰。
小宗們一看這還了得?以前無名無姓的賤民們都要站起來和自己平起平坐,還敢拿武器指著自己。
孰可忍,貴族不可忍!
小宗們畢竟念過書,知道乘人不備的道理,所以率先發難,在昨日一大早,將幾個秋收的百姓殺死,然后在城內宣布土地主權。
但很明顯,貴族們看輕了百姓對土地的熱愛程度,剛剛看到被掛起的小宗,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重耳起身,命手下將此人送下去喂幾口清水。
以他身上的傷口,再配上這個時代的運氣醫療法,活命是沒多大希望了。
重耳嘆了一口氣,別人穿越怎么就那么懂行呢?各行各業安排的明明白白,自己怎么就這么不成事呢?帶著系統來都麻煩四起。
但現在不是苦惱的時候,重耳爬上馬,帶兵向著那國人所說的宅邸行去。
“公子重耳來了!”
也不知道哪傳來的一聲吼,引姜子宅邸外眾人歡呼,進攻更是猛烈,宅子里的幾個小貴族們則是瑟瑟發抖。
“咚!”
一聲行軍鼓響,重耳身后排著長蛇陣的兩千人舉起兵器,霎那間,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這是一只接近全職的軍隊,每日基本上都在操練,其中原因,除了重耳有意打造一只強軍之外,更多的原因是蒲城沒有那么多地讓他們去種。
“公子重耳聽聞安邑有變,特來相助,現在全部停手!”
郭嘉上前喊道。
這次不是復讀,安邑真的民變了。
軍隊獨有的氣勢讓兩邊都停了下來,重耳徐徐上前說道:“呃……”
這一路重耳都在想到底該說些什么,一時的疏忽,已經把自己逼上進退維艱的地步。
如果說繼續堅持原來的樣子,那這些貴族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的。
但如果再把地還給這些貴族,那豈不是背上了言而無信的罵名。
思不得果的重耳在心里罵起了晉軍。
你們這幫王八犢子在這里呆了這么久都沒把這個事情解決掉,真是一群吃空餉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