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過程
正如伊查克·愛迪思在《企業生命周期》中把企業生命周期分成不同階段一樣,我們也可以把企業成長的時間維度分為起步階段、增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變革/衰退階段。
知名管理學者吉姆·柯林斯著有四本關于企業成長的暢銷書,分別是《選擇卓越》《從優秀到卓越》《基業長青》和《再造卓越》。在成長的過程這一部分,我為你解讀這四本書。
選擇同一位作者的著作來解讀同一個管理話題是有風險的。原因之一,這位作者的著作不一定都能被稱作經典之作;原因之二,這些著作之間可能沒有一致性。但值得欣慰的是,我為你選擇的柯林斯的這四本著作,都稱得上是經典之作,而且它們分別討論了企業在成長的四個階段所面臨的問題。
如圖0-5所示,《選擇卓越》對應的是企業的起步階段,《從優秀到卓越》對應的是企業的增長階段,《基業長青》對應的是企業的成熟階段,《再造卓越》對應的是企業的變革/衰退階段。

圖0-5 企業成長的過程
基于《選擇卓越》這本書,我為你解讀的重點是:卓越不是運氣帶來的,而是選擇帶來的。卓越的企業面對選擇時往往表現出三個特點:非常謹慎地進行選擇;非常自律地堅持選擇;時刻警惕伴隨選擇的風險。
基于《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我為你提煉的要點包括:之所以存在很多優秀的企業,而很少有卓越的企業,是因為優秀是卓越的大敵。企業需要從人、組織和戰略三個方面入手,打造由第五級經理人帶領的組織,秉承專注和專業的刺猬理念,憑借正反饋的飛輪機制,才能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
基于《基業長青》這本書,我幫你總結的關鍵點是:實現基業長青的公司,靠的是堅實的用戶基礎、組織基礎、業務基礎和市場基礎。基業長青的企業都有對用戶價值的持續追求,甚至達到了拜用戶教的程度;基業長青的企業都有“造鐘而不是報時”的制度體系;基業長青的企業都秉承“保存核心,刺激進步”的戰略;基業長青的企業都有永遠不夠好和以終為始的市場追求。
基于《再造卓越》這本書,我幫你提煉的核心觀點包括:雖然死亡通常被看作生命歷程最后的一個時點,但衰老的過程早在生命最青春的時候已經開始了。對于企業而言,衰退的危機在企業的青春期已經潛伏下來了,在企業的中年期開始顯現,在企業的老年期開始惡化。然而,有些企業在進入老年期之前可以成功地逆轉危機的惡化,再造卓越,這些企業靠的是重識用戶、激活組織、品類創新和開拓藍冰市場等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