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領帶
領帶的好處在于小小面料,少少裁剪,稍稍縫工便能成其為一種商品,明窗亮櫥里地那么一擱,賣個不錯的價錢。
一旦戴上領帶,它便占盡了你形象的中面中央中心和中線,突出在似乎是一切外套襯衣和面孔的背景上,完了還不忘在你最要害的喉結處打個死結——看你往哪里逃?!
第一個發明以領帶來充作某種標志的人,看來,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自有一番難言的人生苦衷于其中。好端端地擺著舒坦、閑散與輕松不揀,人,偏要去追求一種自我束縛,鉆進一環預設的圈套,且還強調說:所謂“克己復禮”的孔訓,您瞧,古為今用之后還輪到中為洋用。早戴晚除,別說領帶除了氣管保暖外就一無實用——據領帶推銷商介紹,領帶功用多元化,既展覽了前程也留備了后路:春風得意時,讓它飄飄然地張揚人生,哪天破了產,不用墮樓跳海地吆喝眾人前來圍觀,一次悄悄的懸梁,便能了斷一切——包括債務。
當然,領帶的表現并不總是悲觀,極端以及靜態的。
那天,你站立在嶺顛崖端,帶咸腥味的海風迎面吹來,揚起的除了長發,就剩下領帶。山盟在你腳下,海誓在你眼前,美人在你緊緊的臂腕間。面對旭日或者落日,哪一只人生故事不會動人似童話?而那一段愛的情節不會瀟灑如飄然的領帶?所謂紅色代表熱情,金碎象征豪邁,斜紋涵意穩重,圓點喻示關懷——那天,在總經理室的大班桌前,高大俊挺的你風度翩翩,一個起立的動作便故意讓那截色彩與圖案的絕佳搭配悠蕩悠蕩在了女秘書桃面柳眉的流波盼顧里,如此招數,再傲的芳心還不怕不一下給征服了?再說,在斯文的生意談判桌上,有時也難免會有爆發粗野爭執戰的時候,面對對手顯明而卑劣的敲詐,領帶筆挺的你或許會出其不意地將它臨時充當為某件演戲的道具,你扯著脖子上的那條紳士們的標簽將自己朝前拉去,青筋暴凸,怒目彪圓:想將我狗似地牽著走?哼,沒門!!
鑒于上述種種用途,領帶,便在世界上疫癥一般地,無藥可救地流行開來。在那些堂皇的Office、華麗的歌劇院、莊嚴的審判庭,竟然還有門牌告示說,非領帶(結)的佩戴者嚴禁入內。而這些,自然是領帶制銷商們所十分樂聞的,他們在電視雜志街口路邊地大做廣告,繁榮了社會也繁榮了自己的腰包。當然,回饋非但有,有時還很慷慨,比如在那個舉國上下一起戴領帶也是在近若干年才風行起來的國度里,某個在海外靠做領帶生意發了達的商人就一擲億金地捐了個帶“委”字頭的官銜來當當。有人說,這會不會也太那個了?我說,怕啥?如此交易自古皆有,看要看他的那筆捐款究竟能撐起幾座“希望工程”?
因為希望是必須永遠要保持的,即使失敗,也要堅信成功一定會在明天。懸梁——領帶的那種末道功用——畢竟要三思,不,應該是六思九思乃至十二思,而行。依我說,絕望這個字眼壓根兒就應該從辭典中清除出去;待要長夜一過,朝霞依舊時,再度系上領帶,披上西裝,提起考克箱,對著鏡子校對一下笑姿,然后就出門:相信自己也相信領帶,——在朝陽的照耀里,美麗的領帶畢竟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97年元月廿一日于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