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倒下與接力

合作社批下來的那天,父親天沒亮就起床。我透過門縫看見他站在鏡子前,一絲不茍地扣好那件多年未穿的米色工作服,胸前還別著已經褪色的“農業技術能手“徽章。

“爸,太早了吧?“我揉著眼睛走進廚房,母親已經烙好一摞蔥花餅,用油紙仔細包好。

母親頭也不抬,說道:“你爹非要帶些吃的去,說今天大伙兒要干重活。“她的聲音平靜,捏著油紙的手指關節微微發白。

父親走進來,精神抖擻得像個小伙子,笑道:“時間緊,任務重。今天得把那塊地的雜草清干凈,趕在下雨前把黃芪苗種下去。“他抓起一塊餅就往嘴里塞,被母親拍了下手背。

“燙!“母親瞪他一眼,把晾好的粥推到他面前。

程桐揉著眼睛走進來,懷里抱著她的“農耕手冊“,問道:“爺爺,今天我能去看你們種地嗎?“

父親摸摸她的頭,說道:“今天不行,地里活多亂。“看到孫女撅起的小嘴,他又補充道,“等苗出來,爺爺第一個帶你看。“

程桐立刻來了精神,翻開本子畫了起來,說道:“我要畫好多好多苗!“

父親笑著看她畫畫,突然對我說:“得勝,你要沒事也去看看吧,記點素材。“他努力使語氣隨意,眼里閃著期待的光。

我點點頭,隱約明白這對他意味著什么。這不只是一次普通的勞動,是他們這群老人重新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

太陽剛露頭,父親就騎著那輛老式自行車出發了,車把上掛著母親準備的吃食和水壺。我步行跟在后面,看著他挺直的背影,在晨光中漸行漸遠。

合作社分配的地塊在村子西頭,是塊約五畝的邊角地,三面圍著水溝,大農機進不來。我到的時候,已經有七八個老人在地頭忙活。

父親正和張老漢蹲在地邊研究什么,兩人對著土壤指指點點。

“張叔好。”

“好,好。”張老漢笑著起身,跟我打招呼:“你爸可了不得,把農業局的人都說服!“

父親假裝沒聽見,嘴角微微上揚,明顯壓不住。他拿起一把鋤頭,在地上畫出幾條線,吩咐:“咱們分三組,一組清雜草,一組挖排水溝,一組整地。天氣預報說三天后有雨,得抓緊。“

老人們自動分成幾組,各自拿起工具。我驚訝地發現,雖然他們頭發花白,腰背佝僂,一拿起農具,動作立刻變得利落起來。

父親揮舞鋤頭的姿勢,尤其好看,每一下都恰到好處,既不浪費力氣,又深達土壤深處。

我坐在田埂上,打開筆記本,記錄這一幕:“老農們的手,布滿皺紋和老繭,比任何精密儀器都更了解這片土地...“

快到中午時,太陽毒起來。父親脫掉外套,只穿著洗得發白的背心。我注意到他的動作比早上慢了些,額頭上的汗珠不斷滾落,他仍堅持著,甚至拒絕別人替換的建議。

“老程,歇會兒吧!“李嬸遞來水壺。

父親擺擺手,說道:“再干會兒,趁太陽大好多曬死些草根。“他彎腰去拔一叢頑固的雜草,突然踉蹌了一下。

我以為他被絆到,正要起身,父親的手猛地捂住胸口,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的嘴唇蠕動著,似乎想說什么,然后整個人像被砍倒的樹一樣,直挺挺地倒在剛翻新的土地上。

“爸!“我沖過去時,張老漢已經扶住父親的頭。父親的眼睛半閉著,呼吸急促而淺弱,汗水浸透整個后背。

“快叫救護車!“李嬸尖叫道,熟練地解開父親的衣領。

我的手抖得幾乎拿不住手機,撥號時按錯了三次。等待救護車的二十分鐘,像一輩子那么長。我握著父親的手,那只曾經能輕松掄起幾十斤麥袋的手,此刻無力地蜷縮著,冰涼得可怕。

救護車終于來了,醫護人員迅速給父親戴上氧氣罩,抬上車。我跟著跳上車,回頭看了一眼那塊剛清理出來的土地。父親的鋤頭還倒在那里,旁邊是他掉落的“農業技術能手“徽章,在陽光下閃著微弱的光。

醫院走廊的燈光,慘白得刺眼。周曉梅接到電話后,立刻帶著母親和程桐趕來。母親的臉色比醫院的墻壁好不到哪去,強撐著安慰程桐:“爺爺沒事,醫生在給他檢查...“

程桐緊緊抱著她的“農耕手冊“,大眼睛里蓄滿淚水,點頭說道:“奶奶,爺爺答應要帶我去地里看苗的...“

“得勝,爸的情況怎么樣?”周曉梅把我叫到一邊,低聲詢問。

“不算好。”我說。

搶救室的門,終于開了。一名男醫生走出來,看年齡五十多歲,滿頭的白發,他摘下口罩,問道:“誰是病人家屬?”

“我是。”

“我也是。”

我和母親都跑上前去,圍住醫生。

“病人是高血壓引發的輕微心梗,幸好送來得及時。“他嚴肅地看著我們,說道,“以后,必須嚴格控制體力勞動,這種情況不能再發生。“

“好,好。”母親的身體晃了晃,我趕緊扶住她。她的嘴唇顫抖著,說道:“我…早該堅持不讓他...“

病房里,父親躺在雪白的床單上,顯得格外瘦小。各種管子連在他身上,監控器發出規律的“滴滴“聲。

我從未見過他這樣虛弱的樣子。那個在我記憶中永遠力大無窮的父親,此刻看起來像個脆弱的老人。

母親走到床邊,輕輕握住父親的手。那只布滿老繭的手,無力地躺在她的掌心,讓她終于崩潰了。淚水無聲地滑下她布滿皺紋的臉,哭泣道:“這個倔老頭...我早該把他的鋤頭,藏得更嚴實些...“

原來,母親早就發現父親最近經常半夜腿抽筋,有時還會頭暈。她偷偷把他的血壓藥換成效果更強的,還一次次把他珍愛的農具藏起來,就是怕他太勞累。

“他每天晚上,都在書房看那些農業資料到深夜...“母親抹著眼淚,說道,“我知道他需要這個,可是...“

我抱住母親的肩膀,不知該如何安慰。程桐輕輕爬上病床,小心翼翼地把頭靠在爺爺的胳膊旁,像只依戀主人的小貓。

父親直到傍晚才醒來。他茫然地看了看四周,目光最后落在母親臉上,虛弱地笑了笑,說道:“哭什么,我這不是好好的...“

母親想發火,最后只是更緊地握住他的手:“程守田,你再這樣嚇我,我就...我就...“

“就什么?“父親心情好,居然還有心思逗她,“把我鋤頭藏起來?“

我們都笑了,笑聲里帶著淚。醫生進來檢查后,說父親需要靜養幾天,合作社的活是絕對不能干了。父親的眼神,黯淡下來,他什么都沒說,只是轉頭看向窗外。

那里,能看到遠處的一片田野。

晚上,周曉梅點了外賣。吃過飯,她帶著母親和程桐回家休息。我留下來,陪護父親。病房里,安靜得只剩下監護器的聲音。

父親突然說:“得勝,把我的包拿來。“

我從柜子里,取出他的舊帆布包,里面裝著合作社的規劃圖,種植計劃和一份簽了一半的合同。父親顫抖的手指,撫過這些紙張,說道:“我答應老伙計們的事...就這……“

“爸,你先養好身體。“我按住他的手。

父親搖搖頭,眼神固執,說道:“地不等人。三天后,那場雨...“他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嚇得我趕緊按鈴叫護士。

等父親再次平靜下來,已經是深夜。他勉強喝了點水,突然問我:“《麥浪》寫得怎么樣?“

我愣了一下,說道:“快寫完了,就差結局...“

父親點點頭,閉上眼睛:“寫個好的結局...老農們值得一個好結局...“

看著他漸漸睡去,我打開筆記本,借著病房昏暗的燈光,繼續寫作:“當老農倒在土地上時,他聽到的不是死亡的召喚,而是大地的心跳。那些皺紋里藏著的不僅是歲月的痕跡,更是陽光、雨水和風霜的印記...“

第二天一早,劉局長聞訊趕來。他在病房外告訴我,局里很重視這個老年合作社項目,已經列為今年的創新試點。他憂心忡忡地問我,“老程這樣...項目還能繼續嗎?“

我看著病房里正在被護士檢查的父親,做了一個自己都沒想到的決定:“能繼續,我來幫我爸完成。“

劉局長驚訝地看著我,說道:“可你,不是...“

“我是不懂種地,“我承認道,“我可以負責規劃,協調和宣傳。具體的農活,我...可以請技術員指導老人們干,我爸當顧問。“

劉局長眼睛一亮,笑道:“這個主意好!老程的經驗加上你的文字能力,說不定能做成品牌!“

我們正說著,周曉梅帶著程桐來了。小姑娘手里捧著一個塑料盒,里面是她和奶奶連夜包的餃子。

“爺爺最愛吃的韭菜餡兒,“程桐昂起頭,驕傲地宣布,“爸爸,我還包了三個呢!“

父親見到孫女,精神立刻好許多。他勉強吃了兩個餃子,夸程桐手藝好,逗得小姑娘眉開眼笑。

趁他們說話時,我把劉局長拉到一邊,詳細說了我的想法。他越聽越興奮,當場打電話安排技術員支持,還承諾提供更多政策扶持。

回到病房,父親正教程桐在他的規劃圖上認作物圖標:“這個小葉子是黃芪,這個花是板藍根...“

“爸,我和劉局長商量了個方案。“我坐下來,把我們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他。

父親聽完,久久沒有說話。最后,他輕聲問:“你工作那么忙...“

“《麥浪》快寫完了,正好需要些新素材。“我故作輕松地說,“再說了,哪有兒子不幫老子的?“

父親的眼圈紅了,他轉過頭去假裝看窗外,我知道他是不想讓我們看到他的眼淚。程桐爬上床,用小手抹去爺爺臉上的淚痕,說道:“爺爺不哭,爸爸說他會種好多好多黃芪!“

我們都笑了。父親握住我的手,那雙手很虛弱,傳遞出的卻是一種堅定的力量,他望著我的眼睛,臉上寫滿期待:“得勝,規劃圖在包里...排水要特別注意...“

接下來的幾天,我奔波于醫院和合作社之間。白天處理合作社的事務,晚上在病房陪父親討論進展,深夜則繼續寫《麥浪》。

奇怪的是,盡管疲憊不堪,我的思路卻異常清晰,文字如泉水般涌出。

合作社的老人們聽說父親病了,輪流來看望。他們帶著自家種的蔬菜、水果。李嬸帶來她特制的草藥茶,我拿暖瓶打開水,給父親泡上。

父親喝過后,連聲稱贊。隨后,詢問地里的情況,大家也都默契地向他“匯報工作“。

“雜草清干凈了,按你說的撒了石灰粉...“

“排水溝挖好了,昨天下雨試了試,通暢得很...“

“黃芪苗運到了,放在陰涼處,等你發話呢...“

父親聽著,眼睛漸漸恢復神采。

半個月后,醫生查完病房,臨走時說:“病人恢復得不錯,再觀察兩天就能出院。注意,回家后不能再干重活。”

母親聽了,立刻表態,她會把家里所有農具都鎖進倉房,鑰匙隨身帶著。

出院前一天晚上,我把修改好的合作社計劃書拿給父親看。除了原來的種植計劃,我增加品牌建設、網絡銷售和農耕文化宣傳等內容。

父親戴著老花鏡仔細閱讀,臉上的表情從驚訝到欣慰。

“這些新點子...“他指著電商銷售那一頁。

“我請教了幾個做農業的朋友,“我解釋道,“咱們的中藥材品質好,可以走精品路線。“

父親點點頭,又翻到最后一頁,那里印著“守田農耕文化社“幾個大字,下面是一行小字:“傳承農耕智慧,守護土地記憶“。

“這個名字...“

“您起的啊,“我笑著說,“小時候您常說,種地不只是為了收成,更是'守田',守護這片生養我們的土地。“

父親的眼睛濕潤了。他摘下眼鏡,用袖子擦了擦,又仔細把計劃書折好,放在枕頭下,說道:“明天...明天咱們再細說。“

程桐從她的寶貝“農耕手冊“里抽出一張紙,鄭重地遞給我:“爸爸,這個給你。“那是一幅畫,上面有爺爺教爸爸種地的場景,稚嫩的筆跡寫著“爺爺和爸爸的農耕手冊“。

我接過畫,喉嚨發緊。父親摸摸孫女的頭,對我使了個眼色。在那一刻,我仿佛聽見某種無聲的交接,關于土地,關于記憶,關于傳承。

夜深了,父親睡下后,我打開筆記本,寫下《麥浪》的最后一句話:“老農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因為,每一粒種子都藏著無限可能,每一雙手都能傳遞生命的溫度。“

窗外,一輪新月掛在天空,溫柔地注視著這個安靜的小鎮。遠處的田野里,新播下的種子正在土壤中沉睡,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病房里,我的父親,那個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農安穩地睡著,嘴角帶著一絲滿足的微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台北市| 涟水县| 宜州市| 双峰县| 上林县| 灵山县| 垦利县| 永清县| 万山特区| 兴文县| 鄱阳县| 沽源县| 胶州市| 涞水县| 宜都市| 曲阳县| 安远县| 伊宁市| 安陆市| 土默特左旗| 论坛| 施秉县| 宿迁市| 攀枝花市| 富阳市| 利津县| 洛宁县| 北川| 瑞金市| 韶关市| 临高县| 正安县| 普格县| 宜川县| 伽师县| 时尚| 南宫市| 太仆寺旗| 新化县| 偃师市|